高中计算机学科的特点及教学内容浅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为培养跨世纪接班人,发展和提高我国的计算机技术和水平,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意识,普及计算机文化,提高科学文化素质,许多中学都相继开设了计算机课程,计算机课程将逐步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计算机课程的开设,丰富了基础教育的内涵,改变了中学生的知识结构,从而对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性能的提高,价格的下降,在社会和家庭中的进一步普及与应用,作为学生接受计算机普及教育的主渠道——计算机学科教学,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目前,开设计算机课程的学校数成倍增加,浙江省教育委员会还规定了省重点高级中学的计算机省证书会考,并制订了相应的教学大纲.但由于计算机学科教学是一门新兴学科,计算机的发展很快,又具有很多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特点.特别是现在很多高等师范院校还没有设立中小学计算机教研室,很多市、县的教研室还没有相应的专职或兼职的教研员,各学校的教学设备与课时的安排又很不平衡.因此,各学校的计算机教学,从内容安排、教材选择、教学模式到教学评估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那么在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跟踪把握其发展趋势和脉络,让中学生掌握哪些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教学内容应如何科学合理地安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丽水学院学报》 1999年2期
出版日期 1999年02月12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