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乐土——解读《归去来兮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归去来兮辞》,全篇以一“归”字为线,言归由,叙归事,抒归情。以一“乐”字为旨,由“悟”到“安”,再到“乐”,细细读来,会发现在行云流水的文字背后,站立着的是一位临风而歌的田园守望者,一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风骨诗人,一个个性张扬、心灵飞翔的朴真魂魄。归之由,表面上看是“田园将芜”,实则“心为形役”,“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潜之归,根在其“悟”,在门阀氏族乱政专权的黑暗社会,陶渊明数载宦海沉浮,虽有猛志,于世难济。作为诗人,能守望自己的灵魂家园,实属不易。而终于在袁泽令上仅仅八十余日,因不愿在郡督邮面前“束带迎之”,以一句“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的撼世之语,辞官回家。归之事,总的来说,先言家园,后言农事。言家园,即:归途——抵家——入室——涉园;言农事,即:悦情话——乐琴书——事耕种——感吾生。言家园,我们不妨先来作个比较,杜甫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写自己无法抑制的还乡之情:“剑外忽闻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同样是还乡,陶渊明呢?虽然一句“恨晨光之熹微”,情如骏奔;然舟...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语文天地》 2006年21期
出版日期 2006年12月22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