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达木单克隆抗体治疗儿童炎症性肠病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分析阿达木单克隆抗体(简称"阿达木单抗")治疗儿童炎症性肠病(IB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使用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简称"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失败后转换为阿达木单抗的IBD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描述性方法统计患儿的一般资料以及阿达木单抗治疗前后疾病活动度和黏膜炎症程度。采用儿童克罗恩病活动指数(PCDAI)、儿童溃疡性结肠炎疾病活动指数(PUCAI)评估疾病活动度,采用内镜严重程度评分(CDEIS、UCEIS)评估黏膜炎症。结果共纳入10例IBD患儿,克罗恩病(CD)9例,溃疡性结肠炎(UC)1例;男6例,女4例;发病年龄0.3~13.3岁;阿达木单抗治疗前的病程38(3~81)个月。根据巴黎分型判断9例CD患儿病变位置,2例为小肠型(L4a+L4b),7例为全消化道型(L3+L4a+L4b)。10例患儿经过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后转换阿达木单抗治疗的原因分别为,英夫利西单抗原发性失应答1例,继发性失应答6例,严重过敏反应3例。10例患儿疾病严重程度:阿达木单抗治疗前,临床缓解1例,轻度活动4例,中度活动3例,重度活动2例;治疗第10周,临床缓解6例,应答1例,无应答3例;随访时间25(10~86)周,临床缓解8例,1例无应答患儿临床症状好转,1例无应答患儿停用后行基因检测,发现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基因半合子突变,考虑X-连锁淋巴细胞增生综合征。10例患儿共发生5例次不良反应,主要为呼吸道感染,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儿童IBD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失败后转换为阿达木单抗治疗,仍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出版日期 2021年08月14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