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神经调控改善100例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神经调控(TN)改善胃肠道肿瘤术后胃肠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0年6月于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行胃肠道肿瘤手术的100例患者。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接受TN治疗,50例)与对照组(接受虚拟治疗,50例),比较两组接受治疗后的临床资料[首次排便、排气、下床和恢复进食时间,术后3 d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疼痛评分(0~10分)]以评估胃肠功能的恢复情况。通过比较两组的心率变异性(HRV)分析TN改善胃肠道肿瘤术后胃肠功能的可能机制。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100例患者中,男63例,女37例;年龄(范围)为(67.0±11.3)岁(28~92岁)。治疗组的术后首次排便、排气、下床和恢复进食时间较对照组分别缩短了31.0%、39.8%、38.0%和32.4%[(72.1±3.0)h比(104.5±2.9)h、(49.4±5.7)h比(82.1±3.1)h、(3.1±0.7)d比(5.0±0.9)d、(4.8±0.9)d比(7.1±0.8)d],术后第2天、第3天的疼痛评分和术后3 d内恶心呕吐发生率较对照组分别下降了50.0%、65.5%、26.0%[(1.5±0.6)分比(3.0±0.7)分、(1.0±0.6)分比(2.9±0.6)分、16.0%(8/50)比42.0%(21/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4.28、35.72、11.67、13.66、12.00、14.90, χ2=8.21;P均<0.01)。HRV检测结果示治疗组术后第3天高频率波段高于同组术后第1天,术后低频率波段与高频率波段的比值较同组术前降低(0.5±0.1比0.4±0.1、1.2±0.7比1.9±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81、4.26, P均<0.01),提示TN可增强迷走神经活动。结论TN对于胃肠道肿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可作为加快临床胃肠道肿瘤术后恢复的辅助治疗手段。
出处 《中华消化杂志》 2021年06期
出版日期 2021年07月24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