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未填写
机构地区 1.教师要为学生阅读教材创造条件一方面要经常对学生进行自学能力重要性的教育,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有了自学能力,才能不断地充实和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适应迅速发展变化的社会,才能不断攀登科学的高峰,另一方面在平时要多为学生阅读课本创造条件.学生自学必须要有时间的保证,现在中学的科目繁多,各科作业也很重,学生每天平均自习的时间只有2至3小时,学生感到做作业都来不及了,哪有时间去看书啊!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一方面必须改革教学方法,改变那种填鸭式的“满堂灌”,一堂课如果一讲到底,学生便始终处于被动状态连思考余地都没有,有些问题即使上课讲了,学生也做了练习了,但一考试还是不懂,这说明只有教师的讲是不行的,还必须有学生的独立思考,自己消化才行,另一方面,作业题应少而精,题目是永远做不完的,重要的是精选典型习题指导学生深入探讨,独立思考,在分析习题过程中探索其规律,使自己在解题的实践中逐步地掌握其思路和方法。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少灌输,多诱导,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学习和钻研问题的过程。例如在上《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这课时,教师可先在班级中发动学生进行猜想,然后通过演示实验验证其中的一个猜想,例如: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密度有关,讲清在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主要是实验中用的控制变量法,保持其它因素不变只研究液体密度的变化对液体压强的影响,至于液体压强与其它因素的关系就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和阅读课文后得出结论,然后教师加以小结.这祥既可以在课堂上有时间让学生阅读课本,又可使学生自己实验、思考、讨论和研究问题,更促使学生去认真钻研教材。
出处 《现代教育科学》 2010年01期
关键词
出版日期 2010年01月11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