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让古文教学言文归一——以《童趣》教学为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古文的考查,基本上以解释字词、翻译句子、理解文意为主,在分数的驱使下,教学很难会对其语言进行咬文嚼字。这就导致课堂教学单调乏味。围绕应试的字词句讲解,不仅使得学生读古文味如嚼蜡,而且使古文本身所拥有精美、典雅、丰厚的美感丧失殆尽。如此,学生怎能体会古文的唇齿留香?又怎能爱上古文?如果我们在古文教学中能够慢慢地品,细细地赏,对古文的字词进行细细的琢磨,相信古文教学定会别有洞天,古文也定会重现光芒。本文以《童趣》为例谈谈古文教学的咬文嚼字。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语文教学研究》 2013年7期
出版日期 2013年07月17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