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韩东一:位于美国洛杉矶市的House耳科研究所以它在耳科研究领域的惊人业绩被同行仰慕。该所近年来及未来研究的重点包括①人工假体(包括人工耳蜗,脑干植入等)和诊断装置的开发;②耳发生的细胞及分子基础研究:③耳疾病及NF2的分子发病机理研究;④内耳干细胞及再生医学:⑤以细胞为基础的药物开发;

  • 标签: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代表团 内耳干细胞 中国 耳科研究 人工耳蜗
  • 简介:摘要我国对于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后的医师如何进行专科医师培训尚缺乏相应制度,美国的Fellow制医师培训体系可作为有益借鉴。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头颈外科自2014年开始探索Fellow制专科医师培养,明确培养目标、制定详细培养计划、导师一对一指导、严进严出、细化考核方式。对已完成培训的13名医师进行调查,从完成手术量和论文发表量上看,Fellow的临床和科研培训均得到了充分的保证;自评结果显示临床思维、临床能力及临床自信等都有较大提升;对于Fellow制专科医师培养体系满意度高。期望能为我国专科医师培训制度的建立提供参考。

  • 标签: 专科医师培养 Fellow制培训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适宜的护理干预对预防耳鼻咽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5月我院进行耳鼻咽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患者采用改良的护理干预措施。采用VRS法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进行评估,时间点为术后3d,共分为四个等级。采用自拟的满意度调查问卷收集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并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疼痛率为25.00%,远低于对照组的84.50%(F=34.578,P<0.05)。实验组满意度(95.0%)较对照组(72.5%)显著升高,差异显著(F=7.440,P<0.05)。结论:有效护理干预措施的运用能显著缓解耳鼻咽术后患者的疼痛,减轻患者的生理与心理负担,增强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 标签: 舒适护理干预 耳鼻咽喉 术后患者
  • 简介:摘要对于耳鼻咽头颈外科学来说,这门学科的所包含的知识内容非常多,并且涵盖面也非常广,但是在大多数的高等院校当中,这门学科的教学课时却较少,为提高耳鼻咽头颈外外科学的教学质量,就需要对其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研究。本文就通过对耳鼻咽头颈外学科教学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为提高教学质量,就对耳鼻咽头颈外科学的一些常用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究。

  • 标签: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教学方法 教学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在小儿电子鼻咽镜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进行电子鼻咽镜检查的患儿200例作为对象,按照检查时间分为对照组(n=100例)和观察组(n=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心理行为干预,经过干预后对患儿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鼻咽镜检查一次插管成功、耐受程度;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后,观察组一次插管成功率94.00%高于对照组70.00%,且观察组检查耐受优良率67.00%高于对照组43.00%(P

  • 标签: 心理行为干预 小儿电子鼻咽喉镜 一次插管成功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耳鼻喉科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于2021年3月~2022年5月,选取接受气管切开术治疗的耳鼻喉科患者70例进行研究,平均分为两组,对比分析两种护理干预方式对耳鼻喉科患者行气管切开术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生活质量的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是一种理想的耳鼻喉科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耳鼻喉科 行气管切开术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以耳鼻咽科气管切开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综合护理措施,与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优化护理措施,期望能够给同专业领域护理人员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选取气管切开后患者共26例,起始时间为2021年1月;结束时间为2023年12月,针对26例患者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13例患者;一组为观察组13例。对护理干预前后的两组患者进行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的评估,进行统计学分析;记录所有患者干预4周后的拔管成功率、住院总费用以及因肺部感染使用的抗生素费用。结果在CPIS与NIHSS评分中,干预前两组患者间无差异,但在干预后,两组患者改善显著,尤其是观察组13例患者更优于对照组13例患者,数据间差异突出(P<0.05)。观察组患者4周后的拔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住院总费用以及因肺部感染使用的抗生素费用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实施基于综合康复干预的气道管理模式,不仅能够显著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而且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并且降低患者的住院和治疗费用。

  • 标签: 综合康复干预 气道管理模式 气管切开术 护理应用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集束化护理在电子鼻咽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了我院于2022年6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180例行电子鼻咽镜检查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90)和对照组(n=90)。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模式,组间比照的指标包括检查配合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电子鼻咽镜检查患者,检查配合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电子鼻咽镜检查患者,开展集束化的护理工作,可以有效提升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配合程度,提升对护理满意度,降低检查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护理方法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电子鼻咽喉镜 集束化护理 护理满意度 不良反应发生率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以耳鼻咽科气管切开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综合护理措施,与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优化护理措施,期望能够给同专业领域护理人员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26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抽签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例。对护理干预前后的两组患者进行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的评估,进行统计学分析;记录所有患者干预2-3周后的拔管成功率、住院总费用以及因肺部感染使用的抗生素费用。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的CPIS评分和NIHSS评分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上述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减低,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2-3周后的拔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住院总费用以及因肺部感染使用的抗生素费用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实施基于综合康复干预的气道管理模式,不仅能够显著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而且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并且降低患者的住院和治疗费用。

  • 标签: 综合康复干预 气道管理模式 气管切开术 护理应用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这项研究关注耳鼻咽科手术对于听力恢复的疗效评估与探讨。我们对一系列曾接受耳鼻咽科手术的患者进行追踪研究,使用纯音测听、习惯性声纳测听和言语发声阈值等客观听力测量方法,以评估其术后听力恢复情况。结果发现,经过手术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的听力有显著改善。以中耳疾病患者为例,术后听力平均提升约20分贝。同时发现,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以及既往病史等因素都会影响手术疗效。尤其是那些患有慢性中耳炎或中耳骨折的患者,其疗效更为显著。此外,手术过程中的微创技术和精细操作也在提高治疗效果上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一研究结果对于临床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听力,提高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耳鼻咽喉科手术 听力恢复 疗效评估 中耳疾病 微创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获得耳鼻咽科门诊中咽喉反流性疾病(laryngopharyngeal reflux disease,LPRD)及焦虑、抑郁患者的患病率;探讨精神心理因素(焦虑和抑郁)在其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反流症状指数(reflux symptom index,RSI)量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HAD)量表对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头颈外科门诊的1 111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男486例,女625例,年龄18~96岁,中位年龄38[30,53]岁)。获得LPRD及焦虑、抑郁患病率。病例组选取RSI阳性患者,对照组选择RSI阴性患者,比较两组间HAD评分的差异,并对咽喉反流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例组151例,对照组960例,LPRD患病率为13.59%(151/1 111)。不同性别LPRD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40岁年龄段患病率最高,各个年龄段(18~40岁、41~65岁、>65岁)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饮酒者的LPRD患病率均较非吸烟、饮酒者高,两组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I量表最常见的症状为咽喉异物感(92.72%,140/151)、持续清嗓(88.74%,134/151)、痰过多或鼻涕倒流(82.12%,124/151),两组间各症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患者共91例,患病率为8.19%(91/1 111);抑郁患者共76例,患病率为6.84%(76/1 111)。LPRD患者中,综合医院焦虑量表评分阳性占29.14%(44/151),综合医院抑郁量表评分阳性占17.22%(26/151)。LPRD组的焦虑症状、抑郁症状得分均高于非LPRD组,两组间上述各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焦虑、胃食管反流病症状为咽喉反流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耳鼻咽科门诊中LPRD患病率为13.59%,焦虑患病率为8.19%,抑郁患病率为6.84%。咽喉反流患者中,焦虑患病率为29.14%,抑郁患病率17.22%。年龄、吸烟、饮酒、文化程度、病程、胃食管反流病症状、咽部异物感等与LPRD相关。精神因素(焦虑、抑郁)可能在LPRD中发挥作用。吸烟、焦虑、胃食管反流病症状与LPRD发病有较密切的关系。

  • 标签: 喉咽反流 焦虑 抑郁 反流症状指数量表 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口干燥症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以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鼻咽癌患者30例,所有患者在放射治疗后均发生口干燥症,对所有患者的口干燥症加强护理干预,并查看干预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在干预后的口干程度明显减轻,焦虑水平明显降低,且与护理前相比P<0.05。结论加强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口干燥症的护理可明显减轻患者的口干程度,降低焦虑水平,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鼻咽癌 放疗 口干燥症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耳鼻喉科手术患者在术中的护理安全隐患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96例患者在术中发生的护理安全隐患事件进行分析。结果:在96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信息核查不到位,有32例患者存在心理障碍,发生过8例手术器械清点困难。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安全隐患,保证患者安全,并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 标签: 护理安全 护理隐患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案例视频在耳鼻咽科临床技能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医院耳鼻咽科进行实习的60例实习生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实习生入医院实习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30例实习生给予传统理论讲解的带教方法,命名为对照组;另外的30例实习生给予案例视频教学,在实习结束后,对比两组实习生的实习效果。结果经两周实习后,两组学员的实际操作成绩和笔试成绩均得到大幅度提高,且研究组的提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实习后,组间两项成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耳鼻咽科临床技能带教中应用案例视频教学,能有效改善教学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案例视频 耳鼻咽喉科 临床技能带教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耳鼻咽头颈外科伤口护理中的常见问题以及相应的处理策略。方法回顾分析了本院近三年耳鼻咽头颈外科伤口护理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对其发生情况及占比进行统计。结果326例患者中,其中常见护理问题包括术前准备、护患沟通、术中感染、疼痛护理四方面。结论在耳鼻咽头颈外科护理中,护理人员应采取科学规范的护理方法,以便提高治疗效果,继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伤口护理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近年来,耳鼻喉疾病呈现高发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与正常生活。耳鼻咽头颈外科作为医院重要科室,在临床疾病诊治及伤口护理工作中面临着诸多的风险问题,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处理不慎极易引发护患纠纷,降低患者满意度。基于此,本文以我院2019年8月份-2020年8月份所接诊的108名耳鼻喉患者为例,探讨分析了耳鼻咽头颈外科伤口护理中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

  • 标签: 耳鼻喉 伤口护理 常见问题 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