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治疗胃溃疡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4年1月来我院治疗胃溃疡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黄芪建中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和一年后的复发率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芪建中治疗胃溃疡临床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大力应用。

  • 标签: 黄芪建中汤 胃溃疡 复发率 总有效率
  • 简介:摘要黄芪建中系张仲景《金贵要略》中经方之一,既可温中补虚,缓急止痛,又能甘温除热,调和阴阳,临床常用于治疗气虚、里寒、腹痛,自汗,脉虚等病症。本文依照曹志群教授临床经验,从黄芪建中辛甘化阳,酸甘化阴,益气补中,进而补益心脾,调和阴阳,论述其治疗消化道溃疡。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黄芪提取长期服用的安全性研究。方法 采用限量法的雌、雄性大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体外哺乳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90天经口毒性试验。结果 采用限量法,在本试验条件下黄芪提取雌、雄性大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的LD50大于20.0g/kg·BW,根据急性毒性剂量分级标准,该样品属实际无毒级;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体外哺乳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均为阴性;黄芪提取以2g/kg·BW、4g/kg·BW 和6g/kg·BW的剂量经口给予大鼠90天,受试动物一般情况良好,体重、食物利用率、脏器重量、脏器系数均无异常改变;眼部检查未发现异常变化;尿液指标、血液学指标及生化指标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各脏器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未见与受试样品有关的病理改变。结论 黄芪提取长期服用具有安全性。

  • 标签: 黄芪提取物 毒性
  • 简介:摘要参考历代医家论述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认为临床应用《金匮要略》之枳实薤白桂枝时应把握胸阳不振之主证,以及痰阻气滞而致的“胸满而,气从胁下上逆抢心,舌苔白腻”等,应注意辨别虚实病性,勿急于求功;既要继承原方配伍思想,也需根据患者当前病情合理加减。临床中,还需注意与相似方剂鉴别,如本方以除满为主,瓜蒌薤白白酒汤以通阳为主,瓜蒌薤白半夏以祛痰为主;本方主要用于治疗胸痹偏实,阴寒邪气较著者,而人参主要用于治疗胸痹偏虚,中焦阳气衰减者。

  • 标签: 枳实薤白桂枝汤 《金匮要略》 经方 胸痹 主证 临证思路 中药方剂学
  • 简介:冻疮治疗比较困难,常须次年春暖寒消方可痊愈,本病虽非大病,却也痛苦异常,往往影响休息妨碍工作。桂枝外洗有药简、价廉、效优、使用方便、无选择性等优点,无论已溃或未溃皆可应用。

  • 标签: 桂枝汤 外洗 冻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与方法:通过对临床上有关使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以及其加减等方剂对各种证型心悸病例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从而得到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对各种证型心悸治疗效果以及其药味加减依据,进而提升使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治疗心悸的临床效果.本文探讨了通过对临床中使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以及其加减方治疗各种证型心悸的150份病例的对比及观察从而得到的相应结论.

  • 标签: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临床病例 各种证型心悸 资料分析
  • 简介:摘要桂枝,中医方剂名。为解表剂,具有辛温解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之功效。主治发热头痛、鼻鸣干呕、汗出恶风、苔白不渴以及脉浮缓、浮弱者。其组成为桂枝(去皮)、芍药、生姜、大枣(切)各9克,甘草(灸)6克。

  • 标签:
  • 简介:摘要桂枝是《伤寒论》群方之冠。归纳其加减运用有用量变化,加味变化,减味变化,加减味变化,加味及增量变化,合并应用变化等。仲景的用药特色体现在灵活化裁,使其方尽其法,方法贴切,治尽其能。正所谓“师其法而不泥于方”。

  • 标签: 《伤寒论》 桂枝汤 加减 运用
  • 简介:摘要以桂枝汤加减治疗畏寒、无汗症、胃脘、寒冷性荨麻疹四则。指出桂枝有外调营卫,内和脾胃,滋阴和阳之功。

  • 标签: 桂枝汤临床应用
  • 简介:桂枝汤原为治疗太阳中风之证而设,柯韵伯赞誉桂枝“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鉴于其调和营卫、气血、阴阳的作用,被仲景及后世医家广泛应用,不仅用于外感疾病,而且加减应用于内伤杂病,并在其主治范围上不断扩充。

  • 标签: 桂枝汤 临床应用 药理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加味桂枝治疗小儿遗尿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间接收的60例小儿遗尿症患者采用加味桂枝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不良反应、复发情况等进行观察。结果60例患者经过治疗,43例痊愈,7例显效,4例有效,6例患者无效,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60例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同时患者未出现复发的情况。结论加味桂枝治疗小儿遗尿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同时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治疗后不会复发,因而值得借鉴使用。

  • 标签: 加味桂枝汤 小儿遗尿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桂枝在《伤寒论》中首见于太阳病篇第12条,用以治疗发热、恶风、头痛、汗出的中风表虚证,全方用药精当,配伍严谨,发汗而不伤正,止汗又不留邪,桂、芍、草、姜、枣药相合,共同发挥解肌祛风,调和营卫之功。关于桂枝的功效,是归属于方剂学中的解表剂、调和剂、温补剂抑或其他,至今说法较多,且颇具争议。本篇主要通过历代部分医家对桂枝功效归属的论述以及桂枝中部君药桂枝的药性方面来分析归纳桂枝的功效归属问题,以期为临床桂枝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 标签: 《伤寒论》  桂枝汤  功效归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桂枝茯苓白术细辛治疗腰痛的效果。方法:本次样本抽取时间在2021年5月-2022年5月之间,样本总容量为78例,均为腰痛患者,统计患者的入院编号,以其奇偶性作为分组依据,奇数39例纳入观察组,而偶数39例则纳入参照组,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电磁疗法及腰背肌功能训练,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入桂枝茯苓白术细辛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取得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中仅有1例治疗无效,有效率达97.44%,而参照组中则有9例无效,有效率仅为76.92%,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开始前、治疗后1个月及治疗后3个月时均需对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展开对比,治疗开始前的数据相似度高(P>0.05),治疗后的数据则显示观察组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桂枝茯苓白术细辛治疗腰痛效果显著,患者的疼痛感得到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桂枝茯苓白术细辛汤 腰痛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加味黄芪参麦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5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加味黄芪参麦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同时加入加味黄芪参麦,可以更有效的缓解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强患者的心肌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加味黄芪参麦五苓汤 扩张型心肌病 心力衰竭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究不同剂量黄芪的补阳还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为受试者,根据剂量分组,观察组分别用15g、30g、60g黄芪的补阳还,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评价疗效。结果:补阳还治疗总有效率高于盐酸氟桂利嗪(P<0.05),汤剂中的黄芪剂量越高,疗效越强;患者血浆黏度也越低。结论:不同剂量黄芪的补阳还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均有一定的疗效,并且黄芪的剂量越高,疗效越好。

  • 标签: 不同剂量 黄芪 补阳还五汤 慢性脑供血不足
  • 简介:【摘要】 梁超主任医师,学贯中西,将西医消化和中医脾胃融合,创立新型脾胃病。本文结合古今文献记载,分析其中药物,谨从梁超医师在治疗脾胃病时的思路,概述黄芪建中在临床中的运用。

  • 标签: 黄芪建中汤 临床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黄芪建中对于消化溃疡治疗的临床疗效,探究消化溃疡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最近一段时间在我处诊治的消化溃疡100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人,研究组使用黄芪建中治疗,对照组使用奥美拉唑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方法的疗效并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病人有28人痊愈,显效11人,有效的有6人,5人没有效果,有效率为90.0%;对照组病人有22人痊愈,显效8人,有效的有6人,14人没有效果,有效率为72.0%,研究组方法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对于消化溃疡的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并且能够防止疾病复发,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消化溃疡 黄芪建中汤 奥美拉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