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常需在重症监护室(ICU)接受密切监护和治疗,待其病情稳定后再转入普通病房接受后续的治疗。而在转出ICU过程中,由于医疗环境从重症监护室转变为普通病房,护士的配置从1名护士负责1~2名患者转变为1名护士负责8~10名患者,诊疗环境和护理模式的改变,破坏了护理的连续性,患者在习惯了ICU密切的护理后,可在转出ICU后出现焦虑、担忧、恐惧、紧张等负面情绪,部分患者还因未能得到有效照护而出现病情变化、生命体征改变及并发症的发生,导致非计划重返ICU,不仅增加患者的身心痛苦,增加治疗和护理的难度,还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本文旨在探讨心脏外科术后患者ICU转出过渡安全的影响因素,并针对此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 标签: 心脏外科 ICU转出 过渡期 安全影响因素 护理对策
  • 作者: 彭星星
  • 学科: 医药卫生 > 妇产科学
  • 创建时间:2022-10-12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第17期
  • 机构:吴兴区人民医院&吴兴区妇幼保健院,浙江 湖州 313008
  • 简介:目的:研究妈富隆治疗绝经过渡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绝经过渡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使用妇康片治疗,观察组使用妈富隆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起效时间。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的98.00%高于对照组的84.00%,P<0.05。在起效时间上,观察组出血控制时间(23.11±5.14)h、完全止血时间(50.01±8.66)h,分别短于对照组的(35.66±7.79)h、(70.33±9.34)h,P<0.05。结论:在绝经过渡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治疗中,使用妈富隆进行治疗,能提高治疗效果,加快起效速度,临床效果更理想。

  • 标签: 妈富隆;绝经过渡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慢性病青少年患者从儿童到成人医疗的过渡过程充满挑战,作为过渡护理的核心环节,过渡准备的水平对于过渡的成败尤其重要。过渡准备不足会使青少年慢性病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发病率和病死率增加,生活质量下降等,帮助青少年慢性病患者做好过渡准备可以减少其心理焦虑,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通过探索青少年慢性病患者过渡准备影响因素,可以提供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帮助其提高过渡准备水平,实现医疗过渡。本文从个人、家庭、社会3个角度综述国内外慢性病青少年患者过渡准备的影响因素,旨在为构建有效干预方案提高患者的过渡准备水平提供参考。

  • 标签: 综述 慢性病 青少年 过渡准备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冰山能力素质模型管理在ICU过渡患者护理安全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由科室护理骨干组成护理安全小组,采用冰山能力素质模型分析2018年1~12月导致ICU过渡患者发生护理不良事件"人"方面的原因,根据原因制定管理对策,实施1年的模型管理。比较管理实施前后ICU过渡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家属及患者的满意度、ICU重返率等指标。结果冰山能力素质模型管理实施后,ICU过渡患者脱管、误吸、气道堵塞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高于管理前,72 h ICU重返率低于管理前,平均住院日短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冰山能力素质模型管理能够改进"人"方面的因素,提高ICU过渡患者的护理安全。

  • 标签: 冰山能力素质模型管理 ICU 过渡期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过渡护理模式在女性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过渡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50例。记录两组患者术前紧张度、术中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满意度。结果过渡护理组患者在术前紧张度、术中或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过渡护理可降低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女性患者术中或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 过渡期护理 女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士主导的服药偏差管理在医院-家庭过渡癌痛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河南省肿瘤医院2019年4—6月住院治疗的癌痛患者80例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10—12月住院治疗的癌痛患者80例为试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标准化的疼痛三阶梯规范化治疗和常规的院外维护,试验组患者接受护士主导的服药偏差管理模式,按照收集、查对、修正及沟通的"4C"流程进行服药偏差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服药偏差的累计发生率,采用汉化版服药信念问卷(BMQ)评估患者的服药信念。结果试验组患者出院2个月、出院3个月服药偏差发生率分别为3.75%(3/80)和7.50%(6/80),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262、7.680;P<0.05)。出院后3个月,试验组患者BMQ总均分(4.41±0.87)分,对照组为(2.25±0.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631,P<0.01)。结论护士主导的服药偏差管理可以降低医院-家庭过渡癌痛患者服药偏差,提高患者的服药信念。

  • 标签: 肿瘤 服药偏差 护士主导护理模式 癌痛管理 服药信念
  • 简介:ICU过渡护理模式(ICUtransitionalcaremodel,ICUTCM)是指由ICU护士和其他医务人员所提供的在ICU转出前、转出中和转出后的护理,以保证患者从ICU转到其他护理单元的过程中获得连续性的护理。关注过渡护理的目的是提高患者自我照顾能力,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食管肿瘤 重症监护病房 过渡期护理模式
  • 简介:摘 要:针对目前陕西省普通干线公路养护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以“条块结合”为主的管理模式的利与弊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陕西省普通干线公路养护工程过渡管理模式的改革思路,对陕西省普通干线公路养护工程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与实际意义。

  • 标签: 干线公路 养护工程 管理模式 改革思路 过渡期
  • 简介:摘要目的实施转入普通病房过渡护理模式,建立过渡病房对ICU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10月从ICU过渡到神经外科病房的58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建立过渡病房,采用过渡护理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重返ICU发生率情况。结果实施过渡护理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不良事件、重返ICU率、患者焦虑、抑郁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建立过渡病房,实施过渡护理模式,有利于减少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减轻患者心理压力,降低患者重返ICU率,促进了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早日康复。

  • 标签: ICU 过渡期 护理模式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
  • 简介:目的探讨过渡护理模式在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由ICU转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2月在本院ICU室就诊的188例食管癌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4例。对照组按常规流程从ICU转入普通病房,ICU护士与普通病房护士完成交接、填写交接确认单后,由病房护士负责执行后续护理。观察组采用过渡护理模式。比较2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并记录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重返ICU率和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ICU重返率和患者满意度分别为0.00%、1.06%、97.8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渡护理模式在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由ICU转诊中具有良好效果,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食管癌根治术 ICU 普通病房 过渡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过渡护理模式应用在儿童紫癜性肾炎出院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2月选取的70例紫癜性肾炎患儿,以随机平行分组方法分组,分为甲组35例、乙组35例。甲组施行过渡护理模式,乙组施行一般护理模式,对两组的护理效果实行比较。结果甲组患儿依从性、患儿家长紫癜性肾炎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乙组(P<0.05)。结论儿童紫癜性肾炎护理中过渡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较好,主要表现在可提高患儿依从性、患儿家长紫癜性肾炎相关知识掌握率,以及减少患儿实际住院时间等方面。

  • 标签: 过渡期护理模式 儿童紫癜性肾炎 出院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过渡护理在慢性肺阻塞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ICU后综合征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性分析本院自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70例慢性肺阻塞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名,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过渡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血氧饱和度、RICU重返率、护理满意度和不良情绪评分。结果:对于重症COPD患者RICU后应用过渡护理,可以改善临床状况,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RICU重返率,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结论 面对慢性肺阻塞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应用过渡护理,可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满意度,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同时也会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因此,值得推广采纳。

  • 标签: 过渡期护理 COPD 呼吸衰竭 ICU后综合征
  • 作者: 邹燕琴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2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第9期
  • 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江西赣州341000
  • 简介:目的:研究过渡护理计划模式在肝癌肝动脉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间在我院收治的40例行肝动脉介入术治疗的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过渡护理计划模式,而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等指标进行比较,评估过渡护理计划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过渡护理计划模式能够有效缩短肝癌肝动脉介入术后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生活质量。因此,该模式在肝癌肝动脉介入术后患者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 标签: 过渡期护理计划;肝癌动脉介入术;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围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设计急诊科过渡护理模式,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研究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入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作为观察对象,入组后,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0例),一组观察组予以急诊科过渡护理,一组对照组予以急诊科常规护理,对比不同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急诊救治时间低于对照组,急诊救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急诊科过渡护理模式融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能够提升患者的急诊救治效果,价值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急诊科 过渡期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进行腹膜透析出院患者过渡护理干预对减少并发症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11月于本院行腹膜透析并出院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过渡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疾病自我检测、规范操作、无菌观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渡护理干预在腹膜透析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提高患者认知功能,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腹膜透析 过渡期护理 认知功能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