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于减少留置双J出院患者发生并发症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泌尿外科2016年09月-2017年08月期间结石术后留置双J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97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共97例,按照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护理;实验组共100例按照临床护理路径对其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疾病知识知晓率。结果实验组各项检测项目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留置双J出院患者的的护理中可缩短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丰富患者的疾病知识,提高护理人员及患者的主动性,是一种有计划、有预见性的护理模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路径 双J管 出院患者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术后带双“ J”出院的输尿管结石患者运用延续护理的实际价值 。 方法: 选取 10 2 例 在 2016 年 3 月 -2018 年 3 月本院 收治 的输尿管结石患者,所有患者均 术后带双“ J”出院。 根据随机分组原则 分为观察组(延续护理 )和对照组(常规护理 )各 5 1 人。 统计分析两组 不良反应发生 情况。结果:相比于对照组 不良反应发生率( 19.61% ),观察组( 5.88% )较低 ( P<0.05) 。 结论:术后带双“J”出院的输尿管结石患者运用延续护理 后 ,能够明显 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其临床价值显著 。

  • 标签: 延续护理 术后带双“ J”管 输尿管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气管切开患者戴出院自护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10月43例气管切开戴出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健康指导,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干预指导,对比两组患者戴出院自护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气管内套管清洗消毒、气道湿化及造瘘口护理自护率均明显高于实对照组(P<0.01)。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对戴出院患者的干预健康指导,提高了其套管自护率,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了家属的生活负担。

  • 标签: 品管圈 气管切开 自护率
  • 简介:摘要综述宫颈癌根治术后发生排尿功能障碍的原因,包括手术因素尿路感染、膀胱功能锻炼不足、精神心理因素、年龄药物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护理及延续性护理措施,促进患者排尿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自我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宫颈癌根治术 排尿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静脉治疗护理学组在PICC带出院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为延续护理干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82例PICC带出院患者,根据延续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常规延续护理的对照组(n=41)、加行静脉治疗护理学组的观察组(n=41)。对比两组延续护理干预PICC带出院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组间静脉炎、穿刺点感染、滑脱、导管堵塞等总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ICC带出院患者延续护理干预中实施静脉治疗护理学组干预利于降低感染、导管脱落等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静脉护理学组 PICC带管 延续护理 穿刺感染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干预对于提升输尿管结石手术病人出院携带双"J"使用的有效性。方法:本文病例筛选我医院2018年1月-2021年3月接收的3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所有患者术后均携带双"J"出院,将纳入的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延续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最终护理效果。结果:通过护理后的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情绪和自护能力均得到明显改善,术后发生的并发症也较少,最终对护理满意度评分较高,以上指标结果已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出院患者中行延续护理干预,患者的焦虑情绪改善较为明显,出院后的自护能力也明显提升,发生的并发症较少,最终对护理满意度的评分也较高。

  • 标签: 延续护理干预 输尿管结石 术后出院携带双"J"管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治疗护理学组在PICC 带出院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影响。方法:在时间段2019年8月-2021年11月内,选择88例某监护室诊治的PICC带出院患者,将其分成44例对照组、44例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延续护理、静脉治疗护理学组延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导管堵塞、导管脱落、穿刺点感染等发生率更低(p

  • 标签: 静脉治疗护理组 延续护理 PICC带管出院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系统化干预护理用于血液内科PICC带出院患者的价值。方法:2018年1月-2021年7月本院血液内科接诊PICC带出院病患50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采取系统化干预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并发症等指标。结果:针对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4.0%,比对照组24.0%低,P<0.05。针对ESCA评分,研究组干预后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于血液内科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对血液内科PICC带出院患者实施系统化干预护理的预后效果进行深入分析。方法:选取110例2021年5月-2022年5月期间我院血液内科收治的患者为入组样本,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结果:系统干预护理组的预后效果明显好于常规治疗组,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对血液内科PICC带出院患者实施系统化干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提高了患者的预后效果,因此应当在临床上大力推荐。

  • 标签: PICC带管出院 系统化干预护理 预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内科PICC带出院病人用系统化干预护理的价值。方法:随机均分2021年3月-2021年12月本院血液内科接诊PICC带出院病人(n=80)。试验组采取系统化干预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并发症等指标。结果:关于并发症发生率和sf-36评分:试验组数据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内科PICC带出院病人用系统化干预护理,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生活质量改善更加明显。

  • 标签: 血液内科 并发症 系统化干预护理 PICC带管出院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出院准备服务对老年冠心病PCI治疗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    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心血管内科收治并实施PCI手术的冠心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实施常规冠心病PCI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观察组41例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出院准备服务。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出院准备度的评价和比较采用出院准备度量表(RHDS)。  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出院准备度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出院准备服务后,观察组患者出院准备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出院准备服务 冠心病 PCI 出院准备度
  • 作者: 曾慧韵郑晓娜伍蓓林文颖张桂花罗玉燕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东广州  510080)     【摘  要】按照“以病人为中心、让百姓少跑腿、让信息多跑路”的总体思路,在信息化管理理念下整合原有资源,自主研发计划性出院管理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再造出院服务流程,构建计划性出院管理服务新模式,为优化出院服务流程、提高医院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提供了借鉴。  【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对携带留置尿出院的脑血管病患者实施延续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72例脑血管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和延续组,常规组,对要出院的患者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和告知其注意事项。延续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实施延伸护理干预。结果常规组满意率为77.77%,延续组的满意率为94.44%,并且延续组的感染发生率为8.33%明显低于常规组的38.88%,延对比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降低患者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加速患者的恢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留置尿管 脑血管病 延续护理模式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后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带出院的导管维护状况,分析导管维护状况不佳的影响因素,为后续改善导管维护状况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本院完成PTCD治疗后带出院的8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患者出院1个月不良事件与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患者是否发生不良事件与导管相关并发症分为导管维护不佳和导管维护良好;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并通过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找出恶性梗阻性黄疸PTCD治疗后带出院导管维护不佳的影响因素。结果PTCD治疗后带出院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导管维护不佳发生率为26.25%,其中,胆道出血、伤口感染发生率最高;经单因素与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结果显示,皮肤过敏、未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文化水平低、抑郁/焦虑、自我护理能力低为PTCD治疗后带出院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导管维护状不佳的影响因素(均OR>1,P<0.05)。结论PTCD治疗后带出院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导管维护状况可能受皮肤过敏、未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文化水平低、抑郁/焦虑、自我护理能力低等因素影响,临床应重视有上述风险因素的患者,并针对性给出合适干预方案,可能对改善患者导管维护状况有积极意义。

  • 标签: 恶性梗阻性黄疸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导管维护状况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PICC带出院患者的延续护理中,应用静脉治疗护理学组进行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7年2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20例PICC导管出院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n=60)与对照组(n=60),对照组予以患者常规延续护理,观察组则组间静脉治疗护理学组指导延续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出院随访期间观察组导管脱落率与穿刺点感染率分别为1.67%、3.33%,明显低于对照组11.67%、15.00%的脱落与感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PICC带出院的患者,采取构建静脉治疗护理学组指导延续护理可显著降低患者出院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静脉治疗护理学组 PICC带管出院患者 延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对首次PICC置出院肿瘤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对其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进行分析讨论。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首次PICC置出院肿瘤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时间2020年4月-2021年5月;按照掷硬币法分为参照组55例(行常规护理)和实验组55例(在常规护理导基础上行延续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置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结果 实验组患者相关导管并发症发生率(3.64%)显著低于参照组(16.36%);同时该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158.46±11.58)分明显高于参照组(129.88±6.29)分,组间差异显著,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首次PICC置出院肿瘤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可有效降低其相关导管并发症发生几率,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与生活质量。

  • 标签: PICC置管 肿瘤 延续护理 出院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腺癌术后带出院患者应用远程无缝隙延续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1月~2022年7月收治的106例胰腺癌术后带出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53例)与对照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远程无缝隙延续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心理状态、疼痛程度、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胰腺癌术后带出院患者采用远程无缝隙延续护理模式,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胰腺癌术后带管出院患者 远程无缝隙延续护理模式 不良反应发生率 睡眠质量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在胰体尾切除术后胰瘘带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 年1月~2021年12月于本院行胰体尾切除术66例胰瘘带出院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延续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拔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拔时间早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胰体尾切除术后胰瘘带出院患者中应用延续护理可以降低导管滑脱、导管堵塞、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拔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胰体尾切除术 胰瘘带管 延续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PICC带出院病人实施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对其并发症、生活质量进行观察及研究。方法:将研究病例的摘选时间选定为2022年2月-2023年2月,选取对象为这一期间本院肿瘤科PICC带出院的病人,研究病例数量选定为46例,组别划分依据数字随机表法。将常规护理服务模式用在常规组(共23例),将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用在研究组(共23例),针对两组护理情况展开比较。结果:(1)针对并发症,研究组发生率为8.70%,常规组为34.78%,研究组所处水平明显更低(P<0.05)。(2)研究组生活质量所处水平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特征显著(P<0.05)。结论:在PICC带出院病人中应用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能减少并发症,对其生活质量提升起到促进作用。

  • 标签: PICC带管出院 延续性护理 并发症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