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各时代出产的物件皆带有浓郁的时代特征,是当时人们生产、生活的一种侧面反映。瓷器的造型也是如此,它集合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技、艺术、意识等。宋代的瓷器创造了我国瓷器史的奇迹。其陶瓷的造型有效吸收了先前时代的特点,又构成一种特色的艺术风格,表现的美学价值值得今天的我们研究与借鉴。可以说,宋代瓷器在民间艺术与工艺绘画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成果,特别是瓷器细致的外表与丰富的内涵皆使得宋代瓷器更加引人注目。基于此,本文对宋代瓷器进行了概述,侧重分析其独具魅力的装饰绘画艺术特征,对宋代瓷器给后世的影响简要地说明。

  • 标签: 宋代陶瓷 装饰绘画特点 研究
  • 简介:驰名世界的我国制瓷业,在宋代有了蓬勃的发展,成为我国瓷业发展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磁州窑、耀州窑、龙泉窑、建窑、吉州窑、景德镇窑等,是当时全国著称的名窑。这些名窑林立,遍布全国,构成了我国瓷业繁荣兴盛的空前景况。

  • 标签: 白瓷器 耀州窑 景德镇窑 吉州窑 青白瓷 磁州窑
  • 简介:顺治朝为清代开国时期,明末的一些遗风此时仍在延续,瓷器制作方面则显示出承前启后的艺术风格。本文通过故宫藏带有顺治纪年款的瓷器总结出顺治朝瓷器的基本特点,故宫藏单色釉云龙纹盘应为顺治御窑厂瓷器的典型式样;同时根据藏品中带有“大清顺治年制”官窑款瓷器的品质不同,结合文献史料提出御器厂在顺治八年甚至更早已经恢复生产;顺治十一年当为御器厂独立建立窑厂为清宫烧制专供瓷器的标志,但其发展有起伏,不能一概而论。

  • 标签: 顺治朝 御窑厂 官窑款瓷器 纪年款瓷器
  • 简介:瓷器上使用化妆土,三国时期首先在南方出现,目的是为了改善器表的粗糙,后期成为改进青瓷釉色的重要方法。而北方地区许多著名的窑场在最初生产白瓷时都采用了化妆土。晚唐到北宋初,始形成以定窑为代表的不施化妆土的精细白瓷,以及以磁州窑为代表的化妆白瓷。二者发展了富有自身特点的装饰。化妆白瓷成为制作日用瓷的主要方法,开创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装饰手法,特别强调了黑白反差,成为宋元时期瓷器中特点鲜明的装饰风格。明代以后,精细白瓷基苓都来自景德镇,北方窑址几乎全部生产化妆白瓷、宋代先后在北方和南方出现了在青瓷器的露胎部分施护胎釉的工艺,护胎釉成为化妆土的一种新的发展形态、

  • 标签: 瓷器生产技术 化妆土 化妆白瓷 装饰枝法 护胎釉
  • 简介:瓷器由于它的釉色、画面、造型的不同,故有着众多的品种和许多复杂的名称,而青花瓷即其中极负盛名的一种。青花瓷是用钴矿作为着色剂的一种白地上绘蓝花的瓷器。这种名产的烧造历史大致是:创烧于宋,成熟于元,极盛于明,直至现代仍在继续烧造,而且产品更加精益求精。因此,青花瓷是我国瓷器中烧制历史最久,产量最大,最具民族风格,并深受人们喜爱

  • 标签: 青花瓷器 缠枝莲纹盖罐 钴矿 民族风格 于宋 传世品
  • 简介:万年县石镇公社于去年冬季发现元代墓葬一座,随葬物中,有影青狮钮盖瓶两件。影青狮钮盖瓷瓶,通高33、口径7.6、底径11厘米。两件大小相同,造型一致。卷唇,小口,短颈,丰肩,平底。全器施影青釉,仅底部露胎。釉下有暗刻花纹三组:肩部饰缠枝牡丹纹,腹部饰云龙纹,近底部饰仰姿莲瓣纹。盖顶塑坐狮,蹲踞卷

  • 标签: 影青 缠枝牡丹 莲瓣纹 丰肩 底径 墓主
  • 简介:磁州窑是宋代北方地区著名的民间瓷窑之一。所烧瓷器纯供民间使用,因之造型实用,纹饰生动,富于生活气息。它始烧于北宋而终于元代,历时长达400年之久。宋元磁州窑的釉下彩绘瓷器,是我国民间瓷窑中独具一格的艺术精品,集胎釉、造型、绘画、装饰等制瓷工艺于一身,每件彩绘瓷器都是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工艺品。

  • 标签: 元代 大都遗址 磁州窑 瓷器 造型 工艺美术品
  • 简介:1983年以来,赣州市七里镇乌头塘(又名湖头塘)出土一批瓷器。其中青瓷部分已有报道(下文称报道)。乌头塘收集的瓷器非常丰富。包括青瓷、白瓷、青白瓷。参加收集工作的先后有夏金瑞、陈旭、张嗣介、龙年海同志。而我是始终参与者。1983年7月20日,江西赣州贮木场电告该场七里镇四联村乌头塘职工宿舍打井,发现一批残破瓷器。我们即前往了解调查。参与打井的袁昌基、谢正斌、肖善玉、谢盛明等同志收集了一大批残破器物,交给了我们。打井工作在继续进行。我们也定期前往了解情况,陆续收集了一些有特点的瓷片。

  • 标签: 青白瓷 白釉 七里 头塘 圈足 底径
  • 简介:本文空间上是以现在的东北(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行政区划为界定标准,时间上是从忽必烈正式定国号为元开始到元朝灭亡,即公元1271年--1368年.以东北地区出土的元代瓷器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参照公开发表的博物馆藏品,初步探讨元代东北输入瓷器的类型,构拟瓷器流通、传布的路线.这对于揭示元时期内地与东北地区之间的经济与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 标签: 东北地区 出土 元代 瓷器 研究对象 行政区划
  • 简介:郎世宁与脱胎瓷器画彩王佐才,杨小农郎世宁系意大利人,康熙五十四年(公元一七一五年)由欧洲以传教士身份派来中国。他善画翎毛、花卉、人马、狩猎,尤以画马最出名。到北京后不久遂成为宫廷画家。在中国渡过五十年生涯,卒于乾隆三十一年(公元一七六六年)。西洋画在...

  • 标签: 郎世宁 脱胎瓷器 宫廷画家 珐琅彩 六六年 蛋壳瓷
  • 简介:<正>1989年春,竹溪县黄沙乡募缘村八组农民在挖掘一旧房基工程中,挖出一件陶罐。后将罐子打破后。才发现里面装的是小铜片,经送有关人员鉴定,知系王莽时期所铸的钱币“货币”,保存较好,只有少许锈蚀,钱币上的阳文“货布”二字较清晰。钱

  • 标签: 王莽 货币 窖藏 竹溪县 钱币 陶罐
  • 简介:谈辽耶律羽之墓出土的几件瓷器彭善国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耶律羽之墓的发现,是近年辽考古的又一重大收获①。耶律羽之生于唐大顺元年(890年),卒于辽会同四年(941年),翌年归葬故里。耶律羽之墓出土的金属器、丝织品和陶瓷器是研究辽初物质文化的重要材料...

  • 标签: 耶律羽之 考古研究所 古文物 发掘简报 邢窑 鸡冠壶
  • 简介:目前,欧盟委员会对第84/500/EEC号指令《关于与食品接触的瓷器制品的性能标准与合格声明》进行了修订。根据修订后的新指令,在与食品接触的瓷器制品中,采用仪器分析方法检出的铅和镉限量标准由原来的分别为4.0毫克/升、0.3毫克/升修订为0.2毫克/升、0.2毫克/升。从而提高此类产品进入欧盟市场的门槛。

  • 标签: 欧盟委员会 食品用 制品 瓷器 门槛 餐具
  • 简介:1982年4月.灵台县百里镇古城村的野狐湾农民在修挖庄基时,挖出金代窑藏一处,出土了两件宋代耀州窑刻花瓷器:一件是青釉刻花牡丹纹瓷盘,敞口,卷沿外翻,折壁斜收,浅腹平底,圈足,高3.6厘米,口径18.6厘米,足径6.3厘米,重299克(照1);另一件是青釉刻花渣斗,敞口,高领斜直,圆腹下收,小圈足,高11.3厘米,口径11.6厘米,

  • 标签: 耀州窑 瓷器 宋代 古城村 灵台县 牡丹纹
  • 简介:中国嘉德2007年春季拍卖会推出的瓷器部分,有备受藏家们青睐的明青花精品和一件清雍正粉彩御用香炉,以及18件波士顿美术馆委托拍卖的中国清早期瓷器。清代瓷器中出现一件精美的清雍正粉彩御用香炉,无论在造型、烧造工艺、绘画风格上都彰显出清雍正时期皇家御用瓷器的特征,是一件极为罕见的作品。另有清嘉庆粉彩婴戏大瓶是一件艺术品市场中不太常见的嘉庆粉彩大器,让众藏家眼前一亮。

  • 标签: 中国嘉德 嘉德瓷器 拍引人注目
  • 简介:"比德尚玉——龙泉窑瓷器艺术展"是北京艺术博物馆自2010年以来连续引进的"中国古瓷窑系列展"之第八个。此精心设计制作的展览以历史年代为序,青瓷器物贯穿始终,脉络清晰,主题突出,时代特色鲜明。展品中既有龙泉青瓷博物馆珍藏的文物精品,也有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最新发掘出土的窑址标本、制作工具与各式窑具。展览为我们生动讲述了龙泉窑青瓷初创、发展、繁荣、鼎盛与衰落的演进历程,

  • 标签: 瓷器艺术 龙泉窑 比德 文物考古研究所 艺术博物馆 龙泉青瓷
  • 简介:当我们鉴赏一件古代瓷器时,所获得的第一印象往往是瓷器表面的釉色。色釉又称颜色釉,是指利用釉中掺入的不同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在一定的烧成温度和火焰气氛中,呈现不同色泽的釉面。我国传统的颜色釉包括单色釉(纯色釉)、花釉、结晶釉、纹片釉等种类。釉的产生和使用是瓷器出现的必备条件。早自商代中期原始青瓷诞生时起,每朝每代都涌现出许多釉润色美、脍炙人口的颜色釉瓷器。元代以前,中国颜色釉瓷器

  • 标签: 颜色釉 景德镇 瓷器 明代 铜红釉 烧成温度
  • 简介:<正>洛阳博物馆近几年征集到一批宋代文物,现择其中部分精品介绍如下。1、天蓝红彩釉碗:采集于汝阳。口径9.6、高5.4厘米。圆唇,敛口,弧腹斜收,小圈足。除足根外皆施天蓝釉并加施红彩釉。其作工精细,施釉均匀润厚,色彩斑烂。从其造型和釉色来看,很可能是北宋时期汝窑产品。2、六瓣葵口碗:洛阳安乐乡曙光大队出土。口径17.6、高5.1厘米。六瓣葵口,瓜棱腹,圈足。除圈足外皆施釉,釉色为草

  • 标签: 博物馆 洛阳 北宋时期 釉色 瓷器 彩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