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中有效的麻醉实践方式。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3月于我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5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行单纯全麻)与联合组(全麻复合连续硬膜外麻醉)各2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及术后苏醒时间。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术后苏醒时间为(29.64±8.33)min,不良反应率7.14%(2/28),明显低于对照组,指标的组间比较结果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应用于LC中,具有更高的麻醉安全,且麻醉效果好,可推广使用。

  • 标签: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麻醉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肾肿瘤切除期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对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心理护理、肠道准备、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引流管护理、饮食、活动指导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肾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提供规范、系统的护理,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痊愈出院。结论做好腹腔镜下肾肿瘤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腹腔镜 肾肿瘤切除术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LC)规范手术方式和防治胆道损伤。方法回顾我院2005年12月至2012年12月开展LC手术所有病例共625例。结果共发生胆管损伤5例,发生率0.8%。结论严谨规范实施LC手术流程是降低胆管损伤并发症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 标签: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规范 手术并发症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素瘤切除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2例胰岛素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回顾总结,围手术期护理的重点是动态监测围手术期血糖变化。结果22例患者术后均出现反跳高血糖,经对症治疗后血糖控制正常。其中1例出现胰瘘,所有病例均无出血、胰腺炎等并发症。结论通过严密监测血糖和病情变化,及时地识别低血糖的各种表现,可减少胰岛素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 标签: 胰岛素瘤 血糖监测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两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随访资料,回顾分析两孔法40例患者,三孔法50例患者资料,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数据用SPSS20.0进行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时间、采用t检验;术后疼痛情况、术后患者满意度、术后并发症采用卡方检验,且以P值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9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且无并发症发生。两孔法手术时间(41±12.3)min比三孔法(48±15.88)min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7,P=0.036)。两孔法与三孔法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2±0.22)d比(1.9±0.17)d、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1.2±0.22)d比(1.9±0.17)d、术后住院天数(3.8±0.85)d比(5.1±0.71)d,均比三孔法有优势,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疼痛评分为0分者两孔法组有22例(55.0%),三孔法组仅有13例(26.0%);疼痛评分介于7~10分之间的患者两孔法组有4例(10.0%),三孔法组有8例(16.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2.552,P=0.010)。满意度评分两孔法组5分者有14例(35.0%),三孔法组有8例(1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428,P=0.015)。结论两孔法患者较三孔法患者疼痛明显减轻、术后满意度好,值得推广。

  • 标签: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对比研究 两孔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结节患者采用甲状腺腺叶切除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50例,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实验组患者给予甲状腺腺叶切除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甲状腺次全切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而且术后声嘶、术后再出血、低钙抽搐、饮水呛咳等各指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甲状腺结节患者时,采用甲状腺腺叶切除具有比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中转开腹的病例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0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12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中转开腹病例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所有患者均行常规全麻麻醉后,“四孔法”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中转开腹手术的原因及出现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中转开腹手术原因为胆囊床出血37例,胆囊三角粘连49例,胆囊动脉出血17例,胆囊管残端处理不佳6例,胆囊周围粘连致分离困难7例,肝面破裂4例。所有患者经中转开腹手术后,均为一次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中转开腹手术主要原因胆囊周围、胆囊三角解剖不清楚、胆囊床及胆囊动脉出血等。术前准备评估,中对胆囊床及胆囊三角进行合理处理,是有效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中转开腹手术治疗的有效方案。

  • 标签: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开腹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临床治疗慢性宫颈炎,应用宫颈微波与宫颈电环切除的效果及安全。方法随机将我院自2012年3月~2013年7月收治的18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进行分组,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采取宫颈微波治疗;试验组采用宫颈电环切除治疗。结果试验组中轻、中度的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100%和94.8%,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重度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颈微波与宫颈电环切除均可治疗轻中度宫颈炎,但采用宫颈电环切除治疗重度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极高,应广泛推广。

  • 标签: 宫颈微波术 宫颈电环切除术 慢性宫颈炎 安全性
  • 简介:摘要妇科肿瘤严重威胁着女性的健康,手术切除子宫为其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其中微创手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妇产科学,为重要的切除手段,通过查阅近几年国内外文献,以了解几种不同手术的优缺点,为临床选择手术方式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妇科肿瘤 不同术式 子宫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包虫囊肿切除与常规内囊摘除复发概率的对比。方法2009年3月~2012年3月我科共收治肝包虫囊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行肝包虫囊肿外囊完整切除者40例设为观察组,行常规内囊摘除者40例设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出血量明显较多,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少,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无1例复发,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包虫囊肿外囊完整切除与常规内囊摘除比较能减少肝包虫囊肿病术后各种并发症、降低原位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肝包虫囊肿 完整切除术 内囊摘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的38例需在后腹腔镜指引下切除肾上腺肿瘤患者围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在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治疗的38例肾上腺肿瘤患者行肿瘤切除,在围手术期对患者进行特殊护理。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分析特殊护理对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体会。结果对我院的38例肾上腺肿瘤患者切除期进行特殊护理后,可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病情好转率及患者对手术的满意程度,并减少手术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有效的护理手段对于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围手术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腹腔镜 肾上腺肿瘤 围术期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对单纯修补与胃大部分切除治疗胃穿孔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58例胃穿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9例患者,给予单纯修补进行治疗;对照组29例患者,给予胃大部分切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优于对照组,两种方法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p<0.058);对照组患者的复发人数优于对照组,两种方法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p<0.058)。结论单纯修补与胃大部分切除在治疗胃穿孔上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是两种方法均有各自的临床特点,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以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单纯修补术 胃大部分切除术 胃穿孔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与单纯修补在治疗急性胃穿孔方面各自具有的临床效果,并将其进行对比,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有利的手术方式。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4年10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96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46例,观察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胃大部切除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用单纯修补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需要的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所需要的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经过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患者手术需要的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所需要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但是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两种手术方式各有千秋,P<0.05,具有显著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结论胃大部切除与单纯修补在治疗急性胃穿孔的过程中各有优势,需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治疗的方案。

  • 标签: 胃大部切除术 单纯修补术 急性胃穿孔 临床效果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式全子宫切除及阴道前后壁修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行阴式全子宫切除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患者104例,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04例患者术后各项指标均明显好于治疗前,手术平均时间为123min,平均出血量为180ml。术后随访1年中10例患者出现不良症状。结论阴式全子宫切除及阴道前后壁修补可以有效改善手术指标,提升手术适应证的控制效益,确保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阴式全子宫切除术 阴道前后壁修补术 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护理干预在结石胆囊炎胆囊切除围手术期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到2014年5月进行胆囊切除的64例结石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者32例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综合的护理方法;对照组32例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排气等指标。结果通过临床手术治疗并配合护理,观察者32例患者,总有效率93.75%(30/32);对照组32例患者,总有效率81.25%(26/32),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种护理方法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结石胆囊炎患者在胆囊切除的围手术期中给予特殊的护理干预,临床效果好。

  • 标签: 护理干预 结石性胆囊炎 围手术期
  • 简介:目的对比观察电视胸腔镜下经胸径胸腺切除与胸骨正中切开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疗效。方法选择重症肌无力患者,随机分为给予电视胸腔镜下经胸径胸腺切除治疗的观察组和胸骨正中切开胸腺切除治疗的对照组,观察手术相关指标及应激状态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监护时间、伤口引流量、重症肌无力危象发生例数、镇痛药物使用例数、术后卧床总时间、血糖水平、汉密尔顿焦虑自评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自评量表(HAMD)评分、数字评估量表(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血胰岛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下经胸径胸腺切除能减小手术创伤、促进术后恢复、缓解应激状态,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重症肌无力 胸腺切除术 胸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LC)过程中护士的配合及护理要点,确保手术成功。方法对439例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中护理配合的总结和分析。结果在LC439例中,429例成功,其中2例同时行阑尾切除,10例行中转开腹手术。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中手术配合是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手术成功的基础。

  • 标签: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术中护理 手术配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腹腔镜行大子宫全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妇产科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大子宫(子宫>孕12周)行子宫全切的患者42例为研究组,以同期收治的大子宫行子宫全切的患者41例为对照组。研究组给予腹腔镜全子宫切除,对照组给予开腹全子宫切除,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少,经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经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腹腔镜大子宫切除,只要严格把握适应症,中仔细解剖,提高手术技巧,合理应用手术器械,就能充分发挥腹腔镜的优势,取得满意临床疗效。

  • 标签: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开腹全子宫切除术 大子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中配合会诊。方法对45例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的手术配合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病例,手术时间60min~180min,平均90min,中出血量30mL~200mL,平均50mL,住院时间4~7d。

  • 标签: 腹腔镜 子宫切除术 术中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