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在对感染幽门螺杆菌患者护理期间落实综合干预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在本院治疗的9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病例,将其平均分为参照组(以常规护理方式干预)、研究组(以综合干预模式护理)。对两组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复发率及转阴率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更低、复发率更低、转阴率更高、健康状况评分更高(P<0.05)。结论 感染幽门螺杆菌患者在治疗期间落实综合干预模式,可以有效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患者转阴率。

  • 标签: 综合干预模式 幽门螺杆菌 护理
  • 简介:摘要:探究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是否可以引起胆汁反流性胃炎,如果可以引起胆汁反流性胃炎,那么胆汁反流的程度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程度有何关系。通过国内外文献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患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几率远超非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所以说对于胆汁反流的患者来说,检查幽门螺杆菌感染非常有必要,若患者同时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情况下,我们一定要根除幽门螺杆菌,来提高胆汁反流的治疗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胆囊结石病(GSD)是常见的一种疾病,目前发达国家GSD患病率为20%,我国GSD患病率为10%,并呈逐年增加趋势[1]。胆囊结石的形成是由遗传、环境、代谢和其他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细菌与胆囊结石密切相关,50%-90%的胆囊结石患者的胆汁中可发现细菌感染。据世界胃肠组织(WGO)所发数据,目前全球至少有一半人口感染幽门螺杆菌[2],而我国又是感染幽门螺杆菌中人数最多的国家,其感染率可以高达59%。但幽门螺旋杆菌在胆囊结石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仍不确切。本文就幽门螺旋杆菌对胆囊结石的影响进行综述。

  • 标签: 幽门螺旋杆菌 胆囊结石 作用机制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临床症状以及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将17头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牛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21年10月~2022年6月,分析病牛临床症状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观察并统计病牛治愈情况以及死亡情况。结果:病牛治愈率达94.12%,病牛死亡率达5.88%。结论: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牛临床症状具有典型性,结合实验室检查等可提高疾病确诊率,根据药敏结果科学用药能够提高疾病治愈率。

  • 标签: 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 临床症状 药敏试验 治疗措施
  • 简介:摘要:布氏杆菌病具有非常强的传染性,很容易造成人畜相互感染的局面。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已经确定布氏杆菌病定义为B类动物疫病,中国目前也将该病定义为二类动物疫病。奶牛感染布氏杆菌病后的主要临床特征表现一般包括受胎率急剧下降、流产等,一旦发现奶牛感染布氏杆菌病,可通过流产、亲密接触、乳液等等进行传播,那么奶牛饲养者的身体健康会受到严重的威胁。近年来,布氏杆菌病的流行在世界农牧地区呈流行爆发趋势,给我国畜牧业经济可持续稳定发展进程带来了巨大的障碍,因此本文着重针对这一课题展开了深入积极认真的调查探讨,以期为奶牛布氏杆菌病的防控工作提供有效建议。

  • 标签: 奶牛布氏杆菌病 防控工作 研究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儿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应用幽门螺旋杆菌检测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抽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xx医院收入的儿童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患儿84例,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2例,实验组接受基因芯片技术及联合电子胃镜行快速尿素酶试验(RUT),对照组粪便HP抗原检测(SAT)联合电子胃镜行RUT,就两组检查结果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对照组检出38例,检出符合率为90.48%(38/42),实验组检出41例,检出符合率为97.62%(41/42)。实验组患者纳入分析Hp对甲硝唑、克拉霉素耐药性进行分析,甲硝唑耐药性基因芯片检查符合率为71.43%(30/42),克拉霉素耐药性基因芯片检查符合率为85.71%(36/42)。结论 对于儿童HP感染患儿使用SAT联合胃镜电子胃镜行RUT、基因芯片技术及联合电子胃镜行RUT均可达到较高的诊断准确性,且基因芯片技术能提供克拉霉素耐药情况,指导临床用药。

  • 标签: 幽门螺旋杆菌 儿童人群 电子胃镜 基因芯片技术
  • 简介:摘要:幽门螺旋杆菌(Hp)可作为多种消化道疾病致病因子,同时也是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以此为方向对既往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总结,现综述如下。

  • 标签: 幽门螺旋杆菌 上消化道疾病 致病机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肺结核患者痰中结核分枝杆菌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60例于2020年7月-2022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 然后选择同时期的60例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通过痰中结核分枝杆菌检验,对检验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检验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核分枝杆菌的检验,可以对肺结核疾病进行早期鉴别,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利帮助,值得推广。

  • 标签: 肺结核 结核分枝杆菌 检验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益生菌联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老年胃溃疡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96例老年胃溃疡患者临床资料,治疗时间2020.3月至2022.5月,随机分两组,联治组48例,老年胃溃疡行益生菌联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单治组48例,患者行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比较联治组与单治组老年胃溃疡患者的治疗结局。结果 联治组高于单治组老年胃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两组数据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益生菌 幽门螺杆菌 胃溃疡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自2020年6月~2022年6月到我院就诊的84例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n=42)。参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加行西医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62%,高于参照组85.71%,数据对比差异成立(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疗效,且两组不良反应尚可。

  • 标签: 中西医联合 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 治疗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广州地区公职人员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Hp的科学防治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12月期间在广州市干部健康管理中心健康体检并进行尿素13C呼气试验检测Hp感染的6 436例广州地区公职人员体检资料,其中男3 535例、女2 901例,年龄(45.33±11.38)岁,进行回顾性分析,进行χ2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以了解广州地区公职人员Hp感染情况及Hp感染与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血压、血糖、血脂、尿素、肌酐、尿酸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在6 436例受试者中Hp的总体检出率为30.53%(1 965/6 436),其中男性为31.40%(1 110/3 535),女性为29.47%(855/2 901)。40~49岁年龄组男、女性Hp检出率分别为32.27%(384/1 190)、27.06%(204/7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其他年龄组男、女性Hp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阳性组的男女BMI分别为(24.86±2.94)kg/m2、(22.42±2.81)kg/m2,高于Hp阴性组(24.65±2.82)kg/m2、(22.19±2.87)kg/m2;男性Hp阳性组的舒张压、三酰甘油分别为(74.75±10.20)mmHg(1 mmHg=0.133 kPa)、(1.74±1.62)mmol/L,均高于Hp阴性组(74.02±9.89)mmHg、(1.60±1.58)mmol/L;女性Hp阳性组尿酸水平为(326.22±76.27)μmol/L,高于Hp阴性组(318.54±71.84)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研究人群Hp感染与性别、年龄、BMI、血压、血糖、血脂、尿酸无相关性(均P>0.05),仅影响尿素(OR=0.920,P<0.01)和肌酐水平(OR=1.007,P<0.05)。结论广州地区公职人员Hp感染率无性别、年龄差异,感染Hp人群代谢性指标无显著变化,但影响尿素水平和肌酐水平。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公职人员 感染率 检测指标
  • 简介:摘要近年关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结直肠癌关系的研究一直存在争议。我国"聚食制"餐饮文化及家庭聚集的生活习惯使得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较高,幽门螺杆菌与肿瘤的关系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通过诱导高胃泌素血症、破坏肠道微生态、抑制免疫功能等多种途径促进结直肠癌前病变及结直肠癌的发生,文章对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结直肠癌关系及其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螺杆菌,幽门 结直肠肿瘤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京都胃炎评分判断国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状态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12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同时间段行13C呼气试验和胃镜检查的902例受检者资料,其中HP阳性患者345例,HP阴性患者557例。分析HP阳性及HP阴性受检者的黏膜表现及京都胃炎评分差异,并绘制京都胃炎评分预测HP感染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与HP阴性患者相比,结节[8.1%(28/345)比0.2%(1/557),χ2=86.29,P<0.001]、弥漫性发红[47.8%(165/345)比6.6%(37/557),χ2=413.63,P<0.001]、萎缩[27.8%(96/345)比13.8%(77/557),χ2=52.90,P<0.001]和皱襞肿大[69.0%(238/345)比36.6%(204/557),χ2=175.38,P<0.001]在HP阳性患者中发生率高。对预测HP感染,结节表现出最高的特异度[99.8%(556/557)]和阳性预测值[96.6%(28/29)];弥漫性发红表现出最高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0.707);皱襞肿大表现出最高的灵敏度[69.0%(238/345)]和阴性预测值[76.7%(353/460)]。HP阳性患者的京都胃炎评分高于HP阴性患者[2(1,2)比0(0,1),Z=20.82,P<0.001]。此外,在最佳阈值为2时,京都胃炎评分预测HP感染的AUC为0.779。结论结节、弥漫性发红、萎缩及皱襞肿大对预测HP阳性均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且京都胃炎评分≥2分时,有助于判断HP阳性,从而为临床工作者判断HP感染状态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胃镜检查 京都胃炎评分 黏膜表现
  • 简介:摘要肠杆菌科细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细菌之一,其所致的感染率及耐药率逐年升高,尤其是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更成为临床上抗感染的一大难题。目前临床上针对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的相关风险因素研究较为丰富,且针对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的季节性特征已较为明确。本文对环境温度、平均湿度及人口密度三个重要因素与常见的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综述,为临床及公共卫生制定控制肠杆菌科细菌感染措施提供依据。

  • 标签: 肠杆菌科感染 环境温度 平均湿度 人口密度 季节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苏州地区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病的病原学特征。方法回顾性选取就诊于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确诊为NTM病患者,收集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同时对留痰、肺泡灌洗液、脑脊液、尿沉渣、胸腹水等NTM阳性样本进行全基因测序,建立基因进化树分析菌株间同源性,对100%同源样本进行全基因组共线分析。结果苏州地区共发现NTM病例67例,病例由2014年的3例增加到2018年的22例,以胞内分枝杆菌为主(38株,56.7%)。基因进化树分析发现堪萨斯分枝杆菌各菌株间同源性偏高。同一患者的菌株基因共线性范围较高。结论苏州地区NTM病发现例数逐年增多,致病菌种以胞内分枝杆菌为主。今后需密切关注堪萨斯分枝杆菌在人际间传播的可能性。

  • 标签: 非结核分枝杆菌 全基因测序 基因树 流行趋势 病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