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何海燕.北京联合人学特殊教育学院讲师。2004年就读于旨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攻读“当代素描技法与教学研究”,师从董仲恂教授。2007年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现任教于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从事素描教学与研究工作。多篇学术论文发表在国家级艺术类核心期刊和教育类期刊,多幅绘画作品参加国内外美术展览。

  • 标签: 油画作品 北京联合大学 教育学院 素描技法 2007年 教学与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为了积极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回报社会各界对老年大学的关爱和支持,湖北南漳县老年大学于2011年12月13日在南漳县水镜文化广场举办了年终文艺演出活动。演出包括歌舞类、乐器类等17个节目,场内座无虚席,过往行人纷纷驻足观看,无不鼓掌欢呼,称赞老年学员精神可嘉。

  • 标签: 文艺演出活动 老年大学 南漳县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公演 文化体制改革
  • 简介:袁宏道的名作《徐文长传》,一直都被当做著名的人物传记来看待,徐文长也因为此传,得以鲜活地呈现于后人心中。但是,此文的文艺批评意义,即对其中蕴含的文学批评规律、文艺批评思想,还没有充分的认识,本文试论之。

  • 标签: 袁宏道《徐文长传》文学批评
  • 简介:摘要1993年我创作的《运动脉象学》(1)第12章专节论述到精神分裂症的戒药性治疗实例,廿多年来共完成41名重症精神病人的戒药治疗(2)这些病人是指无化学药品控制就无法自控的人,笔者对文艺性精神病人的定义是自小学艺,倾心投入,乐而忘返,当剧中天堂与现实不符时,思维仍在剧中,此时艺人已角色错位,思维仍处理想化中无法中止,演员在正、负面剧情诱导下不能自拔,以致不同的形式走向自己的末日,如近十年的中、韩两国像张国荣式的明星自杀多达20多名(3)研究指出文艺性精神病人极易并发躁狂抑郁症,抑郁症,但较难并发躁狂症等其他精神病病种。

  • 标签: 《运动脉象学》 文艺精神病 治疗 探索研究14年
  • 简介: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延安无疑是中国革命转败为胜、柳暗花明的光辉圣地。延安时期(从1935年10月至1948年3月共13年)无疑是中国共产党百折不挠、由弱到强的"黄金时期"。

  • 标签: 文艺工作 党的建设 纲领 文献 延安时期 中国共产党
  • 简介:丁玲作为延安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女作家,无论是政治人生还是文学道路,都在延安文艺运动中发生了巨大转变。以《莎菲女士的日记》和《我在霞村的时候》为例,可以清晰看到在延安文艺建构历程中丁玲在文学创作主题、创作题材、创作手法以及女性形象塑造等方面的巨大转变。

  • 标签: 延安文艺运动 丁玲 革命 现实 女性
  • 简介:在漫长的英国历史中,文艺复兴对英国文学创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开创了英国文学创作的先河,也把希腊和罗马的优秀文学创作传统重新发现,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文学对英国后来文学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英国波澜壮阔的革命以及丰富的人文情感凝结成英国文学丰富的内涵,一批优秀的文学创作者,奠定了英国文学在世界文坛的霸主地位。莎士比亚、弥尔顿、哈兹里特和兰姆等,一批文坛巨匠开创了英国文学时代,从文艺复兴开始,他们以其优美的文笔,壮丽的诗篇,新奇的想象,赢得了世人的喜爱。

  • 标签: 文艺复兴 英国文学 文化
  • 简介:新世纪以来,底层写作的被发掘,也让人日渐关注打工文学,打工作家张伟明、周崇贤、王十月、郑小琼等,都是不少研究者耳熟能详的人物。从社会学或者文艺创作的角度上看,农民工文艺创作现象的出现是有其必然原因的。不过,我想先说明两点:一是农民工文

  • 标签: 农民工作 文艺创作 打工 文学作品 文学性 文学创作
  • 简介:由中国文联主办第八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于2012年10月22日揭晓,我院吕艺生教授的《舞蹈美学》获著作类一等奖,金浩副教授的《论当代舞创作中的文化机杼——兼谈赵明舞蹈作品的艺术特色》获文章类二等奖。

  • 标签: 中国文联 文艺评论 云南昆明 当代文艺 论坛 舞蹈美学
  • 简介:(中国曲艺家协会六届三次理事会通过)为大力弘扬高尚的职业精神,积极倡导"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文艺界核心价值观,努力践行《中国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公约》,争做德艺双馨的曲艺工作者,特向全国曲艺工作者发出倡议:

  • 标签: 文艺工作者 核心价值观 职业道德 文艺界 中国 公约
  • 简介:文彦博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笔者对文彦博诗文进行了综合考证,对《全宋诗.文彦博诗》失收之佚诗1首作了编年校勘;刊正《全宋诗.文彦博诗》中的6处讹误;辑得《全宋文.文彦博文》失收之佚文2篇又2句;刊正《全宋文.文彦博文》中的7处讹误。

  • 标签: 文彦博 辑佚 刊误
  • 简介:记忆中那些鲜活的小名故乡是我心灵皈依和朝拜的圣地。虽然曾被感动的人和事、景和物永远不会复原,但时常会在记忆的底片上清晰地显现出来,灵动起来。故乡给我的感受,除了骨子里的亲近,就是那些此起彼伏呼唤着的鲜活小名。

  • 标签: 作品 鲜活 记忆 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