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新式剖宫产的具体操作方法,分析其术后的愈合优点,提倡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的手术护理措施及其配合。方法对60例患者行剖宫产,回顾性分析手术室的护理措施。结果60例患者并发中大出血3例,经过中及时抢救,所有患者均安全返回病房。结论巡回护士术前详细、准确的掌握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加强手术室护士对剖宫产的手术配合是确保母婴安全及手术成关键。

  • 标签: 剖宫产 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中用药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方法制定和落实剖宫产中用药流程与规范,定期组织护士进行用药安全管理培训,建立健全各项查对制度,掌握识别、分析、确定用药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因素。结果强化了手术室护士用药安全意识,手术室剖宫产患者中未见用药缺陷、用药错误或过敏反应等情况。结论做好剖宫产中用药安全管理工作,是确保手术安全的基本前提。

  • 标签: 用药 安全管理 剖宫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寻求一套可以有效提高剖宫产术后病人满意度的个性化护理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室自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216例剖宫产孕妇,全部患者在术后均采用个性化的护理方式,与以往剖腹产术后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的患者在产后恢复状况、产后并发症以及母乳喂养等方面相比较。结果两组孕妇在产后并发出血分别为2例(1.85%)、5例(3.07%),并发产后抑郁症分别为5例(2.31%)、10例(6.13%),产后母乳喂养分别为52例(24.07%)、34例(20.85%),以及患者满意度和产妇下床活动时间相比较,个性化护理组产后的护理效应均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剖宫产术后的病人在护理方面采用个性化护理方式可以大大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剖宫产 术后 个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大庆油田总院近年来针对产科剖宫产腹部切口患者实施的护理。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术前指导和心理护理,术后加强切口护理,对患者饮食、康复指导,及时消除术后切口疼痛,促进了患者的早日康复。结论通过对本院1185例剖宫产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患者切口愈合好,均痊愈出院,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剖宫产 腹部切口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索一种理想的阴茎延长式。方法对9例患者进行改良的阴茎延长式即二针贯穿缝合固定填充联合切口皮瓣减张推进缝合方法。结果9例患者术后阴茎平均延长3.5-5.5cm,外观理想,随访性生活满意。结论该式延长阴茎的长度效果确切,手术操作简单,容易掌握。

  • 标签: 阴茎 海绵体延长 手术
  • 简介:冻结肩是中老年人常见病,治疗方法颇多,但疗效不一。采用改良关节松动治疗冻结肩患者113例,治愈2例,占54.9%;显效28例,占24.8%;好转18例,占15.9%;无效5例,占4.4%,总有效率为95.6%。改良关节松动是治疗冻结肩的有效方法之一,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关节松动术 冻结肩 中老年
  • 简介:隐睾治疗的基本目的是将睾丸下降入阴囊并固定。本院采用下腹部腹横纹处横切口,中保留睾丸引带,行阴囊肉膜囊固定治疗124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睾丸 下降固定术 外科学 疗效
  • 简介:环状混合痔是一类较严重的肛门疾病,首选手术治疗,以往常用Milligan-Morgan治疗。但术后易产生肛门狭窄、水肿、疼痛等并发症,肛门功能也可能受损害。我科于2003年4月至2004年4月对12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分别进行了传统与改良的Milligan-Morgan,现通过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年复发率和肛门功能等指标对比,分析改良的MiMgan-Morgan的优缺点。

  • 标签: 手术治疗 MILLIGAN-MORGAN术 改良 环状痔 并发症发生率 环状混合痔
  • 简介:摘要探讨一种改良的面中部除皱。方法沿下睑缘下2-3mm处切开皮肤,切除部分眼轮匝肌,去除眶内多余脂肪,彻底止血,分离下睑眼轮匝肌,形成肌皮瓣,将下方深层眼轮匝肌向外上方提紧,悬吊固定于外眦角下1cm处的眶骨膜上,修剪外眦角多余组织,最后5-0丝线缝合。结果18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1-53岁,平均46岁,有效率达95%以上。结论改良的面中部除皱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同时对眼袋修整也一并进行。

  • 标签: 面中部除皱术 鼻唇沟 眼轮匝肌 眼袋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采用改良Brisson治疗儿童隐匿阴茎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32例隐匿阴茎患儿,年龄3~10岁,平均7.2岁。采用改良Brisson进行矫治,记录手术并发症、术后和随访情况。结果32例隐匿阴茎患儿术后当日均有疼痛,30例可忍受,2例需止痛泵;出院后未见切口感染及裂开;所有患儿随访6个月至1年,均获得满意效果。复查可见阴茎体外观似包皮环切术后外观,延长显露明显,阴茎阴囊角及阴茎耻骨角正常显露,未见明显回缩,5例包皮内板轻度水肿,2个月内水肿基本消失。结论改良Brisson治疗儿童隐匿阴茎,能够较好地矫正其病理结构,最大程度保留阴茎皮肤的完整性,术后瘢痕少,阴茎外观自然。

  • 标签: Brisson术 隐匿阴茎 儿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宫产改良剖宫产手术结局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于我院接受剖宫产手术的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1例。其中,参照组采用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宫产方式,实验组实施改良剖宫产方式,对比2组产妇手术时长、出血量、住院时长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长、出血量及住院时长明显优于参照组,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切口感染、大出血及休克等并发症发生比例较低,组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改良剖宫产与传统剖宫产方式相比效果更好,产妇分娩时间较短,不良反应发生比例较低,应予以临床推广。

  • 标签: 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宫产 改良式剖宫产 手术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不断上升的趋势,尤其对综合医疗技术水平较低的基层医院,术后出现的腹腔粘连给再次剖宫产带来困难,我们对在我院220例二次剖宫产时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比较,探讨改良剖宫产再次手术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比较220例第一次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剖宫产手术再次剖宫产的孕产妇腹腔粘连情况,第一次采用改良剖宫产组110例,新式剖宫产组110例,两组再次剖宫产进行比较。结果第一次采用改良剖宫产患者,再次剖宫产时腹腔粘连轻,手术难度降低,减轻手术风险,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改良剖宫产再次手术在综合医疗技术水平较低的基层医院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改良式剖宫产再次剖宫产手术 基层医院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不同剖宫产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在我们医院选取需要再次进行剖宫产的产妇7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时间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按照“随机抽签方法”展开分组,可以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均包含36例患者,对照组应用传统纵切剖宫产,观察组改良横切剖宫产。比较两个小组手术相关指标、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个小组存在差异(P<0.05);切口愈合情况比较,对照组比观察组差,两个小组存在差异(P<0.05)。结论应用改良横切剖宫产,能够改善手术相关指标。

  • 标签: 不同剖宫产术式 再次剖宫产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再次剖宫产应用剖宫产产钳的娩头困难进行解决。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0年1月份到2012年1月份收治的180例再次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产妇采用手取胎头的方法,实验组产妇采用产钳娩头的方法。对两组产妇胎头分娩时间、婴儿窒息情况、婴儿产伤情况、产后出血情况以及切口延裂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产妇在妇胎头分娩时间、婴儿窒息情况、婴儿产伤情况、产后出血情况以及切口延裂情况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在再次剖宫产中应用剖宫产产钳,能够有效减少胎头的分娩时间,降低新生儿的异常情况以及产妇子宫切口撕裂情况,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推广和普及。

  • 标签: 再次剖宫产术 剖宫产产钳 娩头困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剖宫产式对再次行剖宫产的影响。方法我院自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72例孕妇,根据孕妇前次剖宫产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5例)与参考组(37例),两组孕妇再次行剖宫产,比较两组患者产妇手术时间、胎头娩出困难发生情况、中出血量、盆腔粘连程度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产妇手术时间、胎头娩出困难例数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中出血量、盆腔粘连率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式剖宫产引起较严重腹盆腔粘连,影响再次手术,术后恢复情况好,因此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手术方式。

  • 标签: 不同剖宫产术 再次行剖宫产 胎头娩出 盆腔粘连 术后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