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潘宇 刘晓燕(审校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国际儿科学杂志》 2020年第04期
  • 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儿童发育重大疾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400014
  • 简介:摘要儿童扩张(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主要临床表现为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栓形成、血栓栓塞及猝死。DCM预后差,病死率高,诊断后5年、10年内无移植生存率分别为54%~72%、46%~62%。诊断时左室射血分数较高、病因为心肌炎提示预后较好,诊断时年龄偏大、有心肌家族史、心律失常、严重二尖瓣反流、左室舒张和收缩末期内径越大、心胸比例>0.65提示预后可能较差。儿童DCM治疗以药物为主,以心室逆重构及改善长期预后为目标,主要药物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部分患者药物治疗后心脏功能和大小可以恢复正常;而伊伐布雷定、心肌代谢药物、丙种球蛋白也被报道可改善心功能。

  • 标签: 扩张型心肌病 儿童 药物治疗 预后 风险预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原发性扩张(DCM)迄今为止病因未明,其发展可能与初始的病毒感染介导的免疫反应、自身免疫系统异常网以及细胞的凋亡有关。近十年来其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病死率较高。有资料显示心肌占心脏病住院总人数的25%。我院自1985年12月-2001年12月共收治扩张235例,其中死亡36例。

  • 标签: 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 DCM 临床分析 病毒感染 免疫反应 发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扩张人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收治的扩张人10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对观察组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康复效果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并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扩张人的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性化的护理,对于病人的治疗与康复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 标签: 扩张型心肌病人 人性化护理 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扩张的诊疗方案及预后效果。方法:根据本院2021.03~2022.06这段期间,将收治的扩张,选取66例用于此项研究的对象,以随机数字分配法对患者分组诊疗,分成各有33例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行心电图、24h心动图、胸部X线、心脏CT及实验室检查联合诊断,经确诊后对照组以常规治疗为主,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美托洛尔治疗,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指标及心功能等情况展开分析,比较组间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对照组患者要显著更高,(P<0.05);此外,通过对2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进行评估,观察组患者的心率、LVEDD、LVESD及LVEF比对照组患者更优,(P<0.05)。结论:体检、心电图、24h心动图、心脏CT联合诊断扩张的准确性较高,且采取联合治疗的预后效果更为理想,利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扩张型心肌病 诊疗方案 预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室射血分数(LVEF)重度减低的扩张在规范药物治疗的情况下长期生存的相关因素。方法入选北京协和医院超声数据库中1992—2011年经过规范治疗的59例LVEF低于35%的扩张,收集患者的临床数据、就诊信息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2014年6月进行中期随访,2018年6月进行最终生存随访。结果在本组患者中,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的患者35例(59.3%),平均左室舒张末内径为(72±10)mm,双平面LVEF为25%±9%,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CEI/ARB)入组时使用率为86.4%,随访过程中剂量达标率为30.6%(15例/49例);β受体阻滞剂入组时使用率为88.1%,随访过程中剂量达标率为25.0%(13例/52例);螺内酯使用率为67.8%;植入辅助器械(心脏再同步治疗、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和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的使用率为27.1%。中位存活时间83(40,138)个月,最短生存时间为9个月,最长为296个月(约25年),46.3%(19例/41例)的患者死于心原性休克,19.5%(8例/41例)的患者猝死。生存分析结果提示,β受体阻滞剂剂量达标(HR:0.128,95%CI:0.037~0.447,P=0.001)和规律随诊(HR:0.222,95%CI:0.071~0.691,P=0.009)与长期生存相关。结论LVEF低于35%的扩张经过规范治疗,可以达到长期生存,其中规律随诊与长期生存有关。

  • 标签: 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 心肌病,扩张型 随诊 长期生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特发性扩张左心室逆重构(LVRR)的发生率、预测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于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51例特发性扩张的一般临床资料和超声心动图数据,以复查时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绝对值增加10%以上的患者为LVRR组,LVEF绝对值增加低于10%的为NLVRR组。计算LVRR的发生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LVRR的预测因素,比较两组心力衰竭恶化再住院率,并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法分析两组死亡率。结果特发性扩张LVRR的发生率为51.0%(26/51)。LVRR的预测因素为心力衰竭病史<1年(OR=0.065,95%CI:0.007~0.562,P=0.013)和首次LVEF≥35%(OR=23.457,95%CI:2.687~204.770,P=0.004)。LVRR组的住院次数为2.8±2.9,NLVRR组为3.4±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Kaplan-Meier生存曲线法分析显示,LVRR组患者的预后优于NLVRR组(95%CI:96.442~120.323和95%CI:69.909~98.364,P=0.017)。结论特发性扩张的LVRR发生率为51.0%,心力衰竭病史小于1年和首次LVEF≥35%为其预测因素,此类患者预后改善。

  • 标签: 心肌病,扩张型 心室重构 发生率 预测因素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扩张运用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的临床价值,并对其药理作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120例在2016年4月-2017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扩张,根据自愿原则划分为观察组(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60人。比较两组心功能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效果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6.7%)相比,观察组(93.3%)较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心功能改善较好(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与对照组(6.7%)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扩张运用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后,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心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 标签: 酒石酸美托洛尔 扩张型心肌病 治疗效果 药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波峰末间期与QT间期(Tp-e/QT)比值及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对扩张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入住我院的扩张145例分为非室性心律失常组(NVA组)和室性心律失常组(VA组)。分析各组临床特点并观察心电图12导联的Tp-e间期和Tp-e/QT比值的差异及心脏超声LVEDD、LVEF的指标。结果:NVA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及Tp-e/QT比值较VA组小[LVEDD(62.09+/-3.62)mm比(69.95+/-5.42)mm,P

  • 标签: 扩张型心肌病 Tp-e/QT比值 室性心律失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肥厚型心的临床护理。方法对24例肥厚型心临床护理行分析。结果所有肥厚型心经积极治疗及护理,所有患者均症状好转或减轻,病情平稳。结论对肥厚型心的治疗是通过减小心肌收缩力和缓解左心室流出道梗阻改善心室充盈量,可应用β-肾上腺素阻滞药或钙通道阻滞药。护理措施集中于缓解症状,观察和预防并发症,提供情感和心理支持。

  • 标签: 肥厚型心肌病 药物治疗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肥厚型心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心肌病人由于反复发作心衰,长期用药,药物疗效受到影响,必须采取综合治疗措施,由于使用的药物品种较多,个体差异较大,应注意药物副作用及药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特别是在应用利尿剂时发生水电解质紊乱的几率更高,应注意观察尿量、饮食、电解质等情况。

  • 标签: 肥厚型心肌病 护理
  • 简介:摘要:肥厚型心(HCM)和扩张(DCM)是两种常见的心肌类型,它们在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和治疗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本文旨在探讨这两种心肌的临床鉴别诊断方法及长期预后对比,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这两种心肌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 标签: 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临床鉴别诊断,长期预后,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优质护理模式在临床的应用价值展开讨论,简列数据,观察将其应用在扩张合并右心衰竭患者护理服务中,分析其护理效果及价值体现。方法 在满足此次研究采纳、排除标准的条件下,以随机抽取的方式在我院2018.12月-2020.12月间择60例扩张合并右心衰竭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以字母划分法将其细化成同等人数的两小组,命名为实验组、参照组,对其予以不同的护理措施,根据心功能指标状态、患者对其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观察护理效果,将数据做详细记录并对比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实验组护理效果显佳且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体现,数据显示心率、左心射血分数等一系列显示心功能指标的有效参数均显优且患者满意度高达96.6%,较参照组各项数据对比,均有显著差异性且检验结果P

  • 标签: 扩张型心肌病 右心衰竭 优质护理 影响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扩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84例扩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连续性系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心功能指标和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HAMD和HAMA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而心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连续性系统护理能快速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在扩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扩张型心肌病 心力衰竭 临床护理要点
  • 简介:目的探究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对扩张左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34例扩张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用药的不同分为观察组74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缬沙坦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4、12周时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及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并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和12周,观察组LVEF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LVESD、LVEDD和LVEDVI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治疗4周和12周,对照组LVEF高于治疗前,LVEDVI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12周,对照组LVESD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4周和12周,两组血浆B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可改善扩张的心功能,降低血浆BNP水平。

  • 标签: 缬沙坦 美托洛尔 心肌病 扩张型 心室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