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2015年1月~2015年6月50例心内科病人吸氧前及吸氧后4~48小时血氧饱和度(SpO2)数值,总结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在心内科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吸氧前、后病人均取卧位,将传感器与病人连接,传感器光源一方置于病人中指甲床一面,接通电源后数秒钟记录(SpO2)数值。结果经鼻导管吸氧(流量2~4升/分),可提高读数3%~4%。结论SpO2读数可反映病人肺呼吸功能,决定是否需要吸氧及给氧时间,对并发症的认识及预后的判断起到了积极作用,并可以正确指导心肺复苏(CPR)的操作。

  • 标签: 血氧饱和度监测仪 心内科患者 应用
  • 简介:针对目前水电站水力参数监测自动化水平低、监测器功能单一等情况,给出了一个以C8051F005单片机为核心,配合三路前置传感器对水电机组的流量、水头、效率三个水力参数同时进行监测的具体方法,同时给出了主要参数的计算方法及监测的软硬件设计方案。

  • 标签: 水电机组 水力参数 智能监测 C8051F005
  • 简介:摘要新入网的避雷器在线监测必须经过校验检查过电压动作次数和电流表指示准确性后才可投入运行。近年来工程投运中,经常发现避雷器在线监测电流表指示故障的缺陷,给工程安全顺利投运带来一定的困扰;同时运行中的避雷器在线监测由于密封不良,其监测电流表在运行中可能进入水分或潮气,使内部元件锈蚀,或其他原因造成监测电流表不能正常动作,泄漏电流指示不准确。

  • 标签: 避雷器 在线监测仪 试验装置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颅内压监测指导临床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对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分组实验,将患者分组并实施不同护理措施, 4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中接受临床基础护理干预;而另外40例患者则接受颅内压监测指导下的护理干预,记录为观察组。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合QOL量表评估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并在患者离院时匿名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与观察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护理前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表QOL中各项指标的评分显示,两组患者的评分结果均较差,且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再次评估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评分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调查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是95.0%和70.0%,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中,颅内压监测指导临床护理能够为患者提供良好服务,减轻患者的身体不适,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推广价值高。

  • 标签: 颅内压监测仪 临床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 应用效果
  • 作者: 李莉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3-06-22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第15期
  • 机构:四川省眉山市中医医院,四川 眉山620010
  • 简介: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个体化护理联合睡眠监测监测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患者中的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2022年1月-2023年2月我院200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患者,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SAS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一般化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了个体化护理,并配备睡眠监测进行监测。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氧饱和度、呼吸暂停指数(AHI)、血压等指标,评估个体化护理与睡眠监测联合使用对SAS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AHI明显低于对照组,氧饱和度得到有效改善,血压也有明显下降(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明显提高,白天嗜睡情况减轻(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联合睡眠监测监测具有显著的治疗SAS的作用,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因此,在SAS的治疗过程中,个体化护理联合睡眠监测的应用值得推广。

  • 标签: 个体化护理;睡眠监测仪;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麻醉深度监测监测下不同浓度的七氟醚在老年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1月期间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72例老年患者,全部患者在术中均行全身麻醉,手术麻醉中均将患者的七氟醚呼气末浓度分别在0.6MAC(最低肺泡气有效浓度)、1.0MAC与1.3MAC时进行15min的稳定维持,同时通过麻醉深度监测对患者的BIS(脑电双频指数)、体温、动脉血压、SpO2(血氧饱和度)等指标进行观察记录,并对患者的麻醉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全部患者均通过手术后,将患者麻醉前后的BIS、体温、动脉血压指标进行对比,0.6MAC、1.0MAC及1.3MAC时均低于麻醉前(P<0.05),而不同麻醉浓度对比,0.6MAC明显较高(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的手术麻醉中,通过麻醉深度监测能够对患者的体征变化及麻醉情况进行有效的监测,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老年麻醉 七氟醚 不同浓度 麻醉深度监测仪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麻醉深度监测监测下不同浓度的七氟醚在老年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的老年麻醉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麻醉深度监测监测,分析不同浓度七氟醚的麻醉效果。结果 对比麻醉前,0.6MAC、1.0MAC、1.3MAC时其体温、BIS、血氧饱和度及动脉血压指标明显降低(P

  • 标签: 麻醉深度监测仪 七氟醚 老年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导睡眠监测监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行多导睡眠监测监测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共计7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比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行综合护理),各37例。比对两组的监测成功率与睡眠质量。结果:相较于参比组,试验组多导睡眠监测监测成功率更高,阻塞性暂停次数、觉醒次数、低通气次数均更少,睡眠潜伏时间更短(P<0.05)。结论:予以多导睡眠监测监测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可行推广。

  • 标签: 多导睡眠监测仪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动态血糖监测在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1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按照双盲法将80例患者分为优化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优化组行动态血糖监测,对照组行常规的血糖监测,对比两组患者监测结果。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血糖监测发现,对照组患者血糖值高于优化组(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低于优化组(P<0.05)。结论 与传统的血糖监测相比,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行动态血糖监测可以控制合适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动态血糖监测 急诊胰腺炎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T2MD)患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期间实施动态血糖检测对其血糖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92例老年T2MD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照组患者根据指尖血糖检测情况调整胰岛素剂量,试验组患者根据动态血糖检测情况调整胰岛素剂量,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及血糖变异性指标。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FPG(6.49±0.87)mmol/L、2hPG(9.39±1.31)mmol/L、HbAlc(4.65±0.7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FPG(9.39±1.52)mmol/L、2hPG(12.27±1.79)mmol/L、HbAlc(6.72±1.33)%(P

  • 标签: 老年2型糖尿病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 动态血糖检测 血糖变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快速血糖测定静脉全血葡萄糖与生化分析检测血浆葡萄糖结果的差异。方法选取55例临床标本分别用血糖测定抗凝全血葡萄糖和生化分析测定血浆葡萄糖.血糖监测是观察糖尿病病情的重要手段之一,静脉采血用生化进行检测是血糖测定公认的方法,但此法不便于一天内多次检测,不适合门诊患者快速检测。随着床旁检验发展的趋势,床旁血糖价格低廉,便于操作,随时可进行人体血糖监测。但其可靠性颇有争议。为评价其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与实验室测定值的相关性,本文就使用血糖所测结果与实验室生化测定值进行比较研究。

  • 标签: 血糖 血糖仪 生化仪
  • 简介:摘要:目的: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中采用个体化护理干预联合睡眠监测监测的效果。方法:2022年10月-2023年10月,选择我院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个体化护理,普通组采取腕式血氧进行监测,实验组采取睡眠监测进行监测。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预后效果优于普通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高于普通组(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联合睡眠监测检测可以明确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严重程度,进而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及护理,提高预后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个体化护理 睡眠监测仪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24h血压动态监测应用与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对其满意度的影响评价。方法:研究伊始时间为2020年9月,结束时间为2021年10月,通过电脑程序操作下在该时间段内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94例作为入组成员,区分为了两个组别,分别为对照组使用随机偶测血压法共计47例患者,以及观察组使用24h血压动态监测共计47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最终所得满意度观察组明显超过了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患有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使用24h血压动态监测的作用下对患者实施的护理工作,能够让患者对于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是一种值得临床实际推广与使用的方式。

  • 标签: 24h血压动态监测仪 冠心病 高血压 满意度
  • 简介:摘要:文章主要围绕输电线路实时检测、输电线路动态增容技术以及输电线路实时监测动态增容技术设计开发,三个内容进行探究。

  • 标签: 输电线路 实时监测 动态增容
  • 简介:摘要:输电线路张力放线是线路施工的关键工序,及时掌握张力放线施工的动态工况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为满足现场施工要求,在荷载可测式放线滑车、智能走板、无线数字通信网络、手持终端、中心基站等的基础上组建智能监测系统,并利用无线数字通信技术来组建局域无线通信网络,从而实现对走板姿态及位置、子导线张力、上扬杆位、重要跨越距离等动态工况的实时监测。将该系统应用于张力放线施工过程中,从而实现对动态工况的远程实时监测,从而提高动态信息收集的及时性、准确性,便于施工人员全面掌握架线施工中的动态工况,减少施工人员的投入,提高现场指挥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及时性[1]。

  • 标签: 输电线路 张力放线 走板 放线 跨越
  • 简介:摘要:架空输电线路张力放线是线路施工中设备投入多、技术含量高、安全风险大的作业过程。放线施工时,现场指挥人员要实时掌握导线展放过程中的动态工况。在导线展放过程中,采用人员现场观测信号的方式对被跨越物安全距离进行监控,但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监测结果还会受人为及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风险。

  • 标签: 架空输电线路 动态监测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变得日益重要,作为现代化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然而电力系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给其监测和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本文将针对电力系统实时动态监测子站的关键技术展开探究,旨在深入分析监测子站在电力系统监测中的作用和意义。

  • 标签: 实时动态监测子站 关键技术 PMU PDC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快速血糖仪和常规生化应用在血糖临床检验当中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82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快速血糖、常规生化血糖进行检验,并对两种方式的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对照组;调查对象均为在此期间来我院进行身体检查的41例健康体检者;观察组;调查对象为同期到我院进行身体检查的另外41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选择常规生化进行血糖的检验。观察组选择快速血枪进行血糖的检验。对两组调查对象血糖检验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对比,两组调查对象经过不同检验方式,检验的空腹血糖值和餐后2h血糖值的检验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快速血糖检验治疗前空腹血糖(8.6+1.3mmol/、餐后2h血糖(11.3±1.3)mmol/L治疗后空腹血糖(6.7±0.5)mmol/L,餐后2h血糖(7.3±0.6)mmol/L,与生化检验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快速血糖单次检验平均值为(6.07±1.24)mmol/L、多次检验平均值为(5.34±1.02)mmol/L,与生化检验结果无差异P>0.05。结论:快速血糖检验结果与常规生化检验无显著差异,能够作为血糖临床检验方式。

  • 标签: 快速血糖仪 常规生化仪血糖 临床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