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MIPO技术结合LCP治疗肱骨干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11例的单侧肱骨干闭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肩关节和肘关节屈伸范围。采用UCLA肩关节和Mayo肘关节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术后无医源性桡神经损伤患者出现。11例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获随访12~24,平均14个月。X线片检查示,骨折均于12~20周愈合,平均13.4周。肩关节外展90°,屈150°~160°;肘关节屈曲130°~140°,伸直0~5°。根据UCLA评分标准,肩关节功能优10例,良1例;根据Mayo肘关节评分标准,11例患者肘关节功能均为优。结论采用MIPO技术治疗肱骨干骨折可获得良好效果。

  • 标签: MIPO LCP 肱骨骨折
  • 简介:目的对比传统手术方法,探讨绕肝提拉法在右半肝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行绕肝提拉法(liverhangingmaneuver,LHM)右半肝切除术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与2006年至2008年传统手术方法右半肝切除的26例患者比较,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年龄、性别构成比、合并慢性肝炎、肝硬化以及肝酶、胆红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19例LHM的患者手术均无因盲穿损伤出现肝短、肝静脉主干、下腔静脉出血,LHM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小于传统手术组(P<0.01),平均手术时间短于传统手术组,但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LHM组患者术后总胆红素水平及间接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传统手术组(P<0.05),两组间术后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绕肝提拉法前人右半肝切除术是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可减少术中出血,减少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又可避免术中挤压肝脏引起肿瘤血行播散,符合肿瘤外科的治疗原则.

  • 标签: 绕肝提拉法 前入路 右半肝切除术
  • 简介:目的:观察Rottinger外侧小切口配合独活寄生汤加减在人工关髋节置换中应用疗效。方法:采用外侧小切口行人工髋髋关节置换63例,随机分成服用独活寄生汤组、非服用独活寄生汤组。服用组术后配合独活寄生汤加减。对术后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arris评分显示:术前Harris评分从35.5分提高至6个月93.2分,终末随访时的97.4分。VAS评分显示:两组疼痛较治疗都有明显缓解,应用独活寄生汤组的术后疼痛减轻效果更具有优势(P=0.007,P〈0.01)。卧床时间上,应用独活寄生汤组为(23.0±0.71)d少于非用药组(30.2±4.81)d(P=0.035,P〈0.05)。住院时间上,应用独活寄生汤组为(14.4±01.67)d少于非用药组(14.4±1.67)d(P=0.012,P〈0.05)。患肢体肿胀消退时间,用药组(9.80±0.45)d少于非用药组(12.0±1.22)d(P=0.02,P〈0.05)。患者均能于半年左右步行来院复查,复查时拍摄双髋正位和患髋侧位片,均提示假体位置佳,无松动、下沉等表现,随访过程中,所有患者均能生活自理,行走自如,对自己的恢复情况满意。结论:Rottinger外侧小切口配合中药独活寄生汤组在缓解术后疼痛、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及患肢肿胀消退时间相对于非用药组更具有优势。

  • 标签: 小切口 入路 独活寄生汤
  • 简介:目的探讨显露桡骨头骨折的有效手术。方法采用肘侧手术显露桡骨头并结合微型空心螺钉固定治疗桡骨头骨折12例,其中2例MasonⅢ型骨折的骨折块于前臂完全旋后时位于桡骨头的侧。采用传统的肘外侧手术10例,显露桡骨头骨折并用微型空心螺钉埋头固定。结果侧手术显露骨折时间平均为20.7分,外侧显露骨折时间平均为11.6分。按照Broberg和Morrey肘关节评分标准评定手术疗效:组优良率为92%,外侧组优良率为90%,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肘可有效显露并固定桡骨头骨折,降低桡神经深支损伤的可能性,尤其适用于治疗前臂完全旋后时桡骨头前侧骨折这一特殊类型骨折。两种可视具体情况加以选用。

  • 标签: 桡骨头骨折 前侧手术入路 外侧手术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镜经鼻切除颅底恶性肿瘤的可行性,并分析其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9年4月间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就诊的42例颅底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1例,女性11例;年龄20~78岁,平均49岁。42例患者中包括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鳞癌)15例(14例T4bN0M0,1例T4bN1M0)、嗅神经母细胞瘤27例(均为Kadish C期)。颅底切除后采用大腿阔筋膜和带蒂鼻中隔黏膜瓣进行重建。患者术后第1天行头颅CT平扫排除蛛网膜下腔出血、严重颅内积气和脑水肿,同时行鼻窦增强MR检查判定肿瘤切除情况。使用Kaplan-Meier法统计分析总体生存率,Cox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42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452 min。术后增强MR明确显示:36例(85.7%)肿瘤全切;2例(4.8%)因侵犯眶内容物且患者强烈要求保留眼球行次全切;1例(2.4%)患者因术中发生颈内动脉损伤而终止手术;1例(2.4%)患者术后MR显示肿瘤残留再次手术切除;2例(4.8%)患者可疑眼眶内侧残留。术后随访2~52个月,平均2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7个月;失访2例。术后1、2、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6.5%、76.9%、64.5%;鼻腔鼻窦鳞癌术后1、2、3年的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6.2%、86.2%、57.4%;嗅神经母细胞瘤1、2、3年的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6.9%、75.3%、67.8%。多因素分析表明:肿瘤残留(P=0.001)和复发(P<0.01)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内镜经鼻切除颅底恶性肿瘤可行,预后较好。肿瘤残留和复发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

  • 标签: 内窥镜检查 耳鼻喉外科手术 颅底肿瘤 修复外科手术 脑脊液鼻漏
  • 简介:摘要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是治疗严重髋关节疾病的有效手段,21世纪骨科对THA争论的焦点之一是微创小切口和传统切口的孰优孰劣。微创人工髋关节置换(MIS-THA)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外侧切口是微创的一种经典。本文就外侧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手术适应证、禁忌证、优点和并发症等有关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外科手术,微创性 置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外侧联合后内侧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74例开展研究,分为A组和B组,每组37例。B组后内侧手术治疗,A组后外侧联合后内侧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骨折复位效果与膝关节活动度评分。结果在本研究中,A组与B组相比,HSS评分与ROM关节活动度都相对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骨折复位优良率为97.3%,B组为83.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中,后外侧联合后内侧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有着良好的疗效,可以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后外侧 后内侧 胫骨平台后柱骨折 临床疗效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SuperPATH与传统后外侧全髋置换后的疗效,总结SuperPATH的优势。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指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结果SuperPATH组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术后引流、1个月内的VAS评分、3个月内的Harris评分方面与传统后外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疗效优于对照组。在手术时间、并发症、1个月后VAS评分、3个月后Harris评分方面,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SuperPATH切口小、出血少、疼痛轻、康复快,在未来的临床工作中前景广阔。

  • 标签: SuperPATH 传统后外侧入路 VAS评分 Harris评分
  • 简介:目的:比较传统后正中与经椎旁肌治疗胸腰段骨折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采用经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46例,其中经传统后正中28例,经Wiltse18例。统计分析2组病例围手术期指标、影像学指标及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分的差异。结果患者获得随访6~18个月,平均13.6月。Wiltse组较传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减少(P<0.05),2组术后患椎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较术前均有明显恢复(P<0.05)。2组术后影像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1周、1个月、6个月及终末随访时,Wiltse组与传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iltse组有明显优势。结论Wiltse较后正中,具有椎旁肌损伤轻、手术创伤小、术后腰疼症状轻、置钉简便、操作简单等优势,是一种临床易推广和容易掌握的手术方式。

  • 标签: 胸椎 腰椎 脊柱骨折 内固定器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盆骨折患者手术中分别采取髂腹股沟以及改良Stoppa,对比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到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70例骨盆骨折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取髂腹股沟治疗;观察组35例,采取改良Stoppa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改良Stoppa可提升手术效果,降低手术风险,是一种可靠的手术方案。

  • 标签: 骨盆骨折 手术入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膜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9月—2016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6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利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选择腹膜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6.67%。结论腹膜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效果更好,术后恢复更快,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股沟疝 前入路 腹膜前间隙 无张力疝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创直接与后外侧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早期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82例,通过奇偶数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后外侧手术治疗,41例),观察组(微创直接手术治疗,41例),对比两组置换前后Harris评分、手术相关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置换后1、3个月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置换后红细胞沉降率、置换后引流量、下床行走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微创直接侧植入进行半髋关节置换术,可以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快速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直接前侧入路 后外侧入路 半髋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直接(DAA)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聊城市妇幼保健院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股骨颈骨折患者82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其中42例采取DAA,纳入观察组,40例采取传统后外侧,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参数(手术时长、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完全负重时间),术后1、3、7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1、3、6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及术后6个月患者步态参数[单腿支撑时间、单腿支撑时间占步态周期百分比(foot off)、步频]。结果两组手术时长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1、3、7 d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1、3、6个月Harris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单腿支撑时间、foot off、步频均大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相比传统后外侧,DAA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创伤小,术后疼痛轻且恢复快,髋关节功能恢复更佳。

  • 标签: 直接前方入路 全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颈骨折 术后疼痛 髋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鼻整形术中耳及耳后切取耳软骨的优劣。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整形外科行耳软骨综合鼻整形术患者63例,男3例,女60例;年龄18~43岁,平均31.6岁。分为耳组32例(64侧)和耳后组31例(62侧),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后瘢痕外观。结果耳组切取耳软骨平均用时(12.6±1.1) min,短于耳后组平均用时(20.8±1.7) min (P<0.01)。耳组患者并发症发生3侧,占4.8%,耳后组并发症发生10侧,占15.6%。两组患者术后伤口均愈合良好,平均随访13个月,两种方法术后瘢痕无明显区别。结论耳切取耳软骨操作方便、手术用时短、并发症少、瘢痕不明显;耳较耳后更有优势,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外科,整形 耳软骨 耳前入路 耳后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保留腓骨的外侧行胫距跟关节融合术(TTCA)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1年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足踝外科收治的23例采用保留腓骨的外侧行TTCA的患者资料。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龄28~72岁(平均54.4岁);创伤性关节炎11例,Charcot关节病2例,神经源性马蹄内翻足6例,创伤性马蹄内翻足2例,大骨节病2例。比较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足部功能指数(FFI)、后足力线角度(HA)、后足力线距离(HD)、后足力线比率(HR),记录末次随访时负重侧位胫足角、患者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12~48个月(平均24.7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AOFAS的踝-后足评分[(78.2 ± 9.2)分]、VAS评分[2.0(0.5, 2.0)分]、FFI为[19.0(10.5, 35.0)]、HA(2.7° ± 5.8°)、HD[(0.1 ± 0.8) cm]、HR[44.2(36.4, 59.2)%]均较术前[(43.4 ± 12.7)分、4.0(4.0, 6.0)分、98.0(60.0, 127.0)、22.0° ± 14.3°、(2.2 ± 1.6) cm、86.0(66.3, 100.0)%]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负重侧位胫足角为89.0°(87.1°,90.4°)。Likert手术满意度:非常满意17例,满意4例,一般2例,满意率为91.3%(21/23)。发生感染1例,不愈合1例。结论保留腓骨的外侧对需要行TTCA的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中短期疗效,对踝与后足内翻及足马蹄畸形的矫正能力强。

  • 标签: 关节炎 腓骨 关节融合术 胫距跟
  • 简介:目的探讨Avaulta网片经阴道悬吊修补术治疗老年女性膀胱膨出的适应症、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医院收治的老年女性膀胱膨出患者(POP-QⅢ-Ⅳ期)行Avaulta网片经阴道悬吊修补术病例资料。记录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和围手术期手术资料,出院后电话和门诊定期随访,测量患者POP-Q各指示点位置,评价治愈率和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9例老年女性膀胱膨出患者纳入研究,手术均顺利完成,围手术期均无腹腔脏器损伤、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平均手术时间55min(45~70min),其中1例膀胱膨出患者术前尿动力学诊断合并隐匿压力性尿失禁,单纯行膀胱膨出悬吊修补术后咳嗽、大笑时仍有明显尿失禁发生,二期行TVT治愈。平均随访时间6.5个月(1~24个月),所有膀胱膨出患者均完全修复,无膀胱膨出复发、网片侵蚀和尿潴留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Avaulta网片经阴道悬吊修补术治疗老年女性中重度膀胱膨出患者安全有效,远期疗效尚需长期大样本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资料进一步循证。

  • 标签: 膀胱膨出 压力性尿失禁 外科网片 盆底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报告经鼻内镜泪隐窝治疗上颌窦良性疾病的手术方式,并探讨其适应证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鼻内镜泪隐窝治疗上颌窦病变的病例,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29~58岁,平均45岁,2例有2次以上手术史,手术均在全麻下进行,均行鼻内镜下泪隐窝切除上颌窦病变,术后复位下鼻甲黏膜瓣,并完成下鼻道开窗。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性切除病变,无面部麻木、溢泪等并发症,仅一例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复发。结论鼻内镜下外侧壁切开入治疗上颌窦病变视野宽,病变切除彻底,保留鼻腔外侧壁结构,术后鼻腔功能恢复快、创伤小、疗效确切、复发率低。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实验来分析采用改良手术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分析最近几年采用改良手术钢板治疗的40例胧骨干中下段骨折的患者,分析其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获得0.5—3年随访,36例骨折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4个月,骨折不愈合4例、无一例出现手术导致的挠神经损伤、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优25例,良7例,可4例,差4例,优良率82.5%。结论采用改良手术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疗效良好,可避免医源性桡神经损伤。

  • 标签: 上臂前外侧 入路钢板 肱骨中下段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微创直接(LDAA)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及其可靠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对照研究。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行LDAA和后外侧(PLA)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364例,其中男181例、女183例,年龄46~79(56±11)岁。按手术不同分为2组,其中LDAA组184例,PLA组18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BM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48 h出院率、输血例数,以及总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个月、1年及末次随访时,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术后1个月拍摄标准骨盆正位X线片,对患者臼杯前倾角度、臼杯外展角度、臼杯安全范围例数、股骨柄周边透明带评分、股骨柄中置例数及双下肢长度差异进行X线影像学评估。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BMI、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疼痛VA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LDAA组术中出血量、输血率、住院时间、48 h出院率分别为(250±123)mL、1.09%、(47.5±2.5)h、85.87%,PLA组分别为(370±184)mL、17.78%、(66.5±3.5)h、85.87%。与PLA组比较,LDAA组术中出血量少、输血率低,住院时间短,48 h出院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术中、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6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14(12±1.5)个月。术后1个月、1年及末次随访时,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380、9.170,P值均<0.05);而不同时间点两组间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1个月骨盆正位X线片影像学评估,两组患者臼杯前倾角度、臼杯外展角度、臼杯安全范围率、股骨柄周边透明带评分、股骨柄中置率及双下肢长度差异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经LDAA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式安全,临床疗效可靠,更利于患者快速康复。

  • 标签: 关节成形术,置换,髋 直接前入路 后外侧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