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骨科患者体位护理工作中的难点与对策。方法: 以“提高骨科患者体位护理正确率”作为招远市人民医院骨科病区2019年度科室护理质量改善项目,成立护理质量改善小组,选取招远市人民医院骨科病区2019 年6月~ 2019 年10月收治的腰部及下肢骨折住院患者200 例为研究对象,首先于2019 年6月随机抽出40例作为对照组,调查体位护理正确率。正确21例,正确率52.5%。根据调查结果,评估影响骨科患者体位护理正确率的要因,讨论制定实施“提高骨科患者体位护理正确率”的措施,制作查检表,每月查检并讨论完善护理措施。 结果:患者体位护理正确率逐月提高,2019年10月正确率达95% 。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从90.6%提升到97.8%。结论:评估骨科患者体位护理工作中的难点,完善并实施提高骨科患者体位护理正确率”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体位护理正确率,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骨科患者 体位护理 难点与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甲状腺手术病人的体位放置和围手术过程中体位护理干预对于甲状腺手术治疗情况有着密切关系,所以医护工作人员要使用切实有效的护理干预办法,本文将重点研究和分析甲状腺手术体位及其护理进展情况,并且列举了甲状腺手术中不同体位并发症状,之后具体分析了围手术期的体位护理方式下,希望可以给其他医护工作者相关的建议和参考。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体位 研究 护理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分析自由体位分娩在实际产生中所存在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此次研究过程当中选取我院所收治的共计100位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在研究过程中以平均且随机的方式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共计50位,应用常规的体位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共计50位,在护理过程当中应用自由体位进行护理,并且在实际护理过程中进行观察及比较对两种患者所具有的分娩时间及产后的出血率产生,以及新生儿的窒息率进行综合性的分析。结果: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可以发现观察组与对照度相比,其自然分娩率相对较高,并且所具有的产程时间相对较短,各项指标均较为优异。结论:在产程中,对自由体位进行应用能够使得自然分娩率得以提升,进一步的降低剖宫产的几率,使产程得以加速,使分娩质量大幅度的提升,在临床中需要进行有效的应用。

  • 标签: 产程进展 自由体位分娩 分娩进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外科手术为有创性治疗手段,疼痛与应激反应可影响手术顺利进行及患者安全。因此,针对手术治疗患者需配合有效麻醉,如局部麻醉、全身麻醉,可抑制疼痛或促使患者失去意识,保障手术安全进行。而麻醉术后早期体位变化对患者安全同样具有一定影响,可经有效体位护理加以防控。本文对既往麻醉术后体位护理相关研究资料进行总结,并综述如下。

  • 标签: 麻醉手术 术后体位护理 不良事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在甲状腺切除术中,医生采用特殊手术姿势确保手术顺利,包括病人肩背抬高,头部后仰,确保胸腔、气道和颌部对齐。此姿势有利于手术执行,但可能干扰颈椎附近血流,影响大脑血供,导致恶心、呕吐等“甲状腺手术体位综合症”。副作用风险与手术时间长短直接相关,时间越长,风险及严重度增加,影响手术效果和恢复。因此,选择合适手术姿势对降低副作用风险关键。本文探讨甲状腺切除术姿势调整和护理研究,为临床提供参考。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体位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体位保持器用于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后被动体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眼科收治的106例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后患者分为三组,A组(俯卧低头位组35例),B组(U型枕组36例),C组(康复体位保持器组35例),行玻璃体切除术后被动体位护理疗效比较的初步研究,平均随访时间3个月。依据本研究设计的术后体位护理效果对比量表,观察记录和随访,通过三组患者在体位维持时间、睡眠时间、饮水量、复发率、舒适度、术后不良反应等指标,对比各组体位护理的效果。结果C组在单次体位维持时间、体位维持总时间、睡眠时间、饮水量、术后体重减轻程度、舒适度、不适症状及术后高眼压并发症等方面,优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后视力恢复程度比较,C组均数数值高于A组和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3)。结论体位保持器对比常规俯卧低头体位或U型枕在增加患者体位维持时间、改善术后生活质量、增加舒适度,以及减轻体位维持不适和术后并发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玻璃体切除术 体位保持器 俯卧低头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患者治疗期间,图片式体位解释法内容、应用效果及对体位配合程度、并发症影响。方法:研究患者于本院收治,病例数总计54,选取随机抽样法方式,对其分组,具体组别为:对照组、观察组,2组患者入院时间开始于2020年1月,结束于2021年8月,且均行手术治疗;该阶段内,单纯语言方式解释手术体位用于对照组,图片式体位解释法用于观察组,前者、后者收纳手术室患者以27例为准,比较最终效果,内容包括:临床指标(体位配合程度、体位舒适度),并发症(腰背痛、血管受压、呼吸受阻、周围神经损伤)发生率情况。结果:关于体位配合程度、体位舒适度,评分相较对照组,观察组高,P<0.05;并发症发生率中,观察组(7.41%)VS对照组(29.63%),数据低,P<0.05。结论:图片式体位解释法,既可在其体位配合程度、舒适度方面进行有效改善,又能避免手术室患者一系列并发症,降低发生率,安全性高,可推荐、使用。

  • 标签: 手术室患者 体位配合程度 体位舒适度 并发症 图片式体位解释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体位垫应用中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间手术室的所有体位垫实施精细化管理,并观察实施效果。结果实施精细化管理后,手术室体位垫未出现丢失或交叉混淆事件;实施前手术医生满意率为93.33%,实施后为98.67%,实施前后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实施前手术室体位垫细菌感染超标率为36.67%,实施后为6.67%,实施前后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手术室体位垫行精细化管理有利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及手术医生满意度,减少细菌感染超标现象的发生,促进手术室工作的顺利进行。

  • 标签: 精细化管理 手术室 体位垫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红臀防控中体位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7月红臀患儿78例,实施体位管理,比较干预前后臀部皮损程度变化。结果:红臀程度比较,干预后患儿臀部皮损0级占比提高,Ⅰ级、Ⅱ级、Ⅲ级皮损率降低,护理前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体位管理可显著缓解新生儿红臀,降低红臀发生率,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新生儿红臀 体位管理 新生儿护理 皮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施体位管理对促进小儿肺炎患者肺功能康复方面效果。方法抽取该院2019年1~12月收治并行体位管理小儿肺炎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抽取该院2018年1~12月收治并行常规仰卧位干预小儿肺炎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及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不同体位干预7 d,评估疗效,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与动脉血气指标变化。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中应用体位转变管理后,研究组疗效(92%)优于对照组(70%),且患儿肺功能指标与血气指标PaO2与SaO2均较护理前显著升高且远高于同期对照组,而PaCO2较护理前显著降低且远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患儿应用体位动态干预可有效促进肺功能改善,提升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体位管理 小儿肺炎 肺功能 疾病相关知识
  • 简介:【 摘要】目的: 分析肿瘤外科患者术后体位管理对减少坠床跌倒的效果。 方法: 对我院肿瘤外科的 70 例肿瘤手术患者进行观察,病患在 2018 年 6 月 ~2020 年 4 月期间入院,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联合体位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及坠床跌倒的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是 97.14% ( 34 例),坠床跌倒发生率为 5.71% ( 2 例),数据较之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 0.05 。 结论: 肿瘤外科患者术后体位管理可以有效减少坠床跌倒事件的发生率,确保患者安全,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肿瘤外科 术后体位管理 坠床跌倒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围绕脊柱侧弯矫形手术后的体位管理及翻身护理效果展开评价分析。 方法: 选取我院自 2017 年 3 月至 2018 年 10 月间住院接收手术治疗的脊柱侧弯患者 72 例样本资料用于本次临床回顾性研究,按照随机量表的方法将患者样本分组为组 1 、组 2 ,分别接收常规术后护理,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体位管理及翻身护理。经相同护理周期后,将患者预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满意度水平相关数据进行收集。 结果 :与组 1 相比,组 2 患者预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满意度水平均得到显著提高, P<0.05 。 结论 :为脊柱侧弯矫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行术后体位管理及翻身护理有助于推动预后康复进程,对于患者机体功能性恢复,预后生活水平的提高极具价值,值得在临床给予推广应用。

  • 标签: 脊柱侧弯 矫形手术 体位管理 翻身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孕妇应用体位管理联合催产素引产对产程和阴道顺产产生的影响。方法:甄选我院2019年2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孕妇一共98例展开研究分析,分组原则设置为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具体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产妇,其中对照组应用静脉滴注催产素引产,观察组应用体位管理联合催产素引产,比较产程时间和分娩结局。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分析,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均显著较短,差异组间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观察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组间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孕妇应用体位管理联合催产素引产可有效缩短产程,且能够有效促进阴道顺产,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体位管理 催产素引产 缩短产程 阴道顺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妇分娩过程中采用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联合产时体位管理的临床护理价值。方法:以30例(2018年1月-2020月12月)产妇开展此项研究内容,均分两组,A组行助产轮班制护理干预,B组行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联合产时体位管理,就产妇的分娩结局、分娩方式等指标进行分析,确定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联合产时体位管理的护理价值。结果:B组产妇分娩结局良好,多为自然分娩方式,与A组相比较,P

  • 标签: 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 产时体位管理 分娩结局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持续提高我院手术室护士安置神经外科常规标准手术体位的能力,降低体位安置不当给患者造成的风险、不适,提高舒适护理满意度。方法将PDCA循环管理引入我院神经外科常规手术体位安置,不断改进目标和措施,使护理质量循环持续上升。结果未发生因体位安置不当引起的并发症,舒适护理的满意度提高。结论PDCA循环管理是提高手术室护士安置神经外科常规标准手术体位能力的有效管理模式,有助于提升护士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提升患者、医师、麻醉师满意度。

  • 标签: PDCA循环 神经外科 手术体位 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