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民国时期,叶贻铨筹建了第一个允许华人参与的跑马运动会--江湾跑马厅,但一个世纪过去了,现存的关于江湾跑马厅资料的记载寥寥无几,人们对江湾跑马厅的记忆也愈发模糊。为了重新唤起人们对江湾跑马厅的记忆,本文搜集各方资料,重考民国时期江湾跑马厅的面貌,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民国时期的江湾跑马厅进行描述:(1)江湾跑马厅的建造规模,包括其选址、占地面积、地面建筑工程等;(2)江湾跑马厅的营利情况,这部分主要通过跑马的日程安排、税收情况来间接地体现;(3)江湾跑马厅的最终结局,即江湾跑马厅的归属问题。从而让人们对当年的跑马经营状况有一个较为全面和客观的了解和认识。

  • 标签: 江湾跑马厅 民国 体育建筑
  • 简介:黑龙江省的旧石器遗存呈相对集中分布的6个区,各区遗址的地貌部位和地层岩性特征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旧石器遗存自下至上埋藏在河湖相沉积和黄土状沉积中,前者为早于距今21000年,后者约为距今21000-7500年。石器工业面貌在时间上和区域上表现有较大的差异,大石片工艺类型、大石叶工艺类型、砾石工艺类型主要分布在中部山区(A区和D区),小石片工艺类型和小石叶工艺类型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B区和C区),细石叶工业类型出现较晚且在全境分布。

  • 标签: 黑龙江 旧石器 工艺类型
  • 简介:<正>二里头类型一期属于夏文化范畴,这是目前学术界探讨夏文化较一致的看法,但关于二里头类型早期遗存的文化性质和来源问题,则一直存在着分歧意见。归纳起来,可概括为三种:一种意见认为二里头类型来源于龙山文化的煤山类型,其一、二期文化与煤山类型是再发展的关系。另一种意见认为二里头类型早期系由龙山文化王湾类型直接发展来的,它们是同一文化先后承袭关系,第三种意见认为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并未直接过渡为二里头类型早期,它虽然有河

  • 标签: 二里头一期 二期文化 二里头遗址 文化性质 夏文化 二里头文化
  • 简介:黑龙江省中部山区由南部的张广才岭山脉和北部的小兴安岭山脉组成,二者以松花江相隔。中部山区以西为开阔的松嫩平原,向东为平坦的三江平原,往北为相连的大兴安岭,面南为绵延的长白山山脉。以往中部山区报道的旧石器遗址有阿城交界Ⅲ和嘉荫常兴屯㈤遗址,但在这些遗址发现的所谓石制品的人工性质还存在争议,该地区的旧石器考古还基本处在空白状态。最近几年新发现的材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种状况,目前虽然对这些遗址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但该地区旧石器时代文化和石器工业的大致特征已出露端倪。笔者主持或参加了这些遗址的发现和研究工作,现将这些遗址的发现情况和对它们的基本认识介绍如下。

  • 标签: 黑龙江省 中部山区 旧石器时代
  • 简介:本文依据考古发现,认为徐州地区早在10000年前已有居民生产和生活着;距今10000年至6500年间,已开始磨制石器、烧制陶器、从事农业、纺织业;距今6500年至5500年间,开始应用对钻穿孔和慢轮制陶技术,扩大了种植和饲养业规模;距今5500年至4600年间,开始运用切割法和管钻法加工石器,运用快轮制陶,在地面建房,使用铜器;距今4600年至4000年间,生产和生活已达到文明时代的门槛。

  • 标签: 徐州 原始社会 古文化 文化遗产 生产力 考古
  • 简介:2007年7月-2009年8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建设,我们在淅川县沟湾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探与发掘。发现有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王湾三期文化四个时期的史前遗存,清理出王湾三期文化的房址、灰坑、墓葬、瓮棺等遗迹,出土了比较丰富的陶器、石器等遗物,为研究王湾三期文化的南渐提供了新的材料。

  • 标签: 淅川县 沟湾遗址 王湾三期文化 聚落
  • 简介:二里头文化一期遗存主要来源于当地的王湾三期文化,并可进一步区分为早晚两段和划分类型.新砦期遗存属于二里头文化一期早段,称为二里头文化一期新砦型.二里头文化一期是夏文化早期遗存.

  • 标签: 二里头文化 遗存 夏文化 来源 区分
  • 简介:新一轮城市规划蓝图之下,工业遗存的转型格外令人期待,浦东滨江,原造船厂转为“船厂1862”;徐汇滨江原中航油转型为油罐艺术公园;3.25平方公里的宝武集团不锈钢地块转型为上海吴淞国际艺术城。加上先前的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龙美术馆西岸馆、余德耀美术馆、艺仓美术馆、八万吨筒仓、上海国际时尚中心,上海更多的工业遗存向文化艺术空间“蝶变”。

  • 标签: 城市规划 转型 遗存 工业 国际时尚中心 艺术博物馆
  • 简介: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南庄头的发现与思考金家广,徐浩生河北徐水县南庄头遗址的发现与试掘①,是我国北半部地区新石器早期一次突破性的重要收葡。试掘面积不大,所获资料也很有限,遗址全貌及文化性质诸问题尚待进一步探讨,但就现己掌握的材料看,这一发现将对我国旧石器...

  • 标签: 新石器时代早期 南庄头遗址 文化性质 下川文化 旧石器时代晚期 彭头山
  • 简介:在中央苏区,民间泛戏剧表演取代传统戏曲成为乡村最活跃的戏剧演出形式之一。其主要包括歌舞杂戏表演、说唱表演、杂艺(耍)表演及游戏表演等多种形态。在革命者的改造之下,民间泛戏剧演出内容与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凸显出革命的集体意志。通过革命化的民间泛戏剧表演,革命者复活了乡村传统的文化仪式,吸引民众参与广场狂欢,制造出轰轰烈烈的革命场面。

  • 标签: 民间 泛戏剧 中央苏区 仪式 红色戏剧
  • 简介:宁夏历史悠久,文化多融。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这里生成的古代文化呈丰富而多元状。文化的延续性,也在这里得到了传承性展现。挖掘、整理和研究仍存活在民间的文化艺术遗产,追溯其历史文化相延续的根脉,折射出的是曾经辉煌的经历和活着的文化遗存。宁夏隆德县杨氏家族雕塑艺术及其传承,是较为典型的民间手工艺传承的范例,

  • 标签: 非物质文化 民间手工艺 雕塑艺术 杨氏家族 文化遗存 隆德县
  • 简介:为配合基建,2011年10-12月,考古工作者对位于成都市新都区新繁镇同盟村11组胡家院子的同盟村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灰坑33个、墓葬9座、灰沟2条和陶窑2座。该遗址包括商周时期、汉代及唐宋时期文化堆积,其中商周时期遗迹、遗物最为丰富。该遗址主体遗存的年代为商末周初,遗址所反映的文化面貌与十二桥遗址、金沙遗址的某些因素相似,属十二桥文化范畴。

  • 标签: 同盟村遗址 十二桥遗址 金沙遗址 聚落址
  • 简介:峡江地区自古即为联系四川盆地和江汉平原、湘西北环洞庭湖流域的交通要道,也是重要的文化交汇地带。作为其中一部分的鄂西峡区,其西周时期考古遗存的研究显得相对薄弱。本文试图对过去的研究作一总结,指出其在文化分期、分类、文化因素分析及族属推定诸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为此方面研究的深化提出建议。

  • 标签: 鄂西峡江地区 分期 文化因素 族属 回顾 展望
  • 简介:福安(县级)市是长溪流域的主要地区,也是闽东的地理中心与重镇。自南宋淳祐五年(1245年)建县以来,迄今已有近八百年的历史文化。中原汉族的移入大致始于汉末晋初,畲族的大规模迁徙于此始于明代嘉靖年。由于自然灾害和明末倭患的原因,福安古代建筑遗存大多是明代嘉靖年之后建造或重修的。畲族民居则鲜见明代遗存,多数为清代建造或重修。究其原因,是早期畲族建筑建造质量不高、或是临时住居而体现出建筑不耐久的特征。畲族民居的类型大致有三类:一是临时性的茅棚、竹寮;二是中间过渡类型的当地称之为'孩儿撑伞'住居形式;三是学习福安当地汉族民居形式建造的畲族宅第。这三类建筑形式明显存在着从低级往成熟的宅第演进的关系。

  • 标签: 福安 古代建筑遗存 畲族 居住建筑 类型 演进
  • 简介:【摘要】经略台真武阁1982年被国务院定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略台为唐大历三年(768年)诗人元结任容县经略使时所建,真武阁建于明万历年初(1573-1579年)。全阁熔科学构造与古典艺术于一炉,与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并称为“江南四大名楼”。真武阁遗存碑刻研究与开发,抢救式修复与保护现有碑刻,再现真武阁古代灿烂历史文化与人文气息,有效加强文化遗产与特色旅游开发的内在联系。

  • 标签: 经略台真武阁 碑刻 旅游开发
  • 简介:三川河地处山西省西北部的吕梁市范围内,由三条支流汇合形成,其中北川河从方山县南下,东川河源于离石区的东部山区,二者在离石城西交汇,并于离石、柳林交界处接纳了来自中阳县的南川河,三条河流汇合后始称三川河。河流横贯柳林县全境,向西直接注人黄河干流。流域内地形东高西低,由于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 标签: 新石器时代 流域 遗存 东部山区 黄河干流 水土流失
  • 简介:本文以辽代朝阳北塔地宫出土经幢和庆州释迦佛舍利塔天宫出土七佛舍利塔为中心,从艺术史的角度讨论辽代佛教的舍利瘗埋制度,着眼于对辽代佛塔及出土文物的整体考量,并在辽代末法思潮的时代背景下加以把握,进而在前人研究之基础上,尝试以一种新的视角对辽代盛行的舍利信仰作重点讨论,兼及对辽代佛教图像配置的探讨。文章还对辽代舍利信仰与陀罗尼信仰的彼此影响作了讨论。

  • 标签: 辽塔 辽代密教 佛教图像 舍利信仰 陀罗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