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Raf原癌基因丝/苏氨酸蛋白激酶(BRAF)V600E突变检测在Bethesda甲状腺细胞病理学报告系统(BSRTC) Ⅰ、Ⅲ类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共263例患者(男79例、女184例,中位年龄46岁)的264个结节,均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行BRAFV600E突变检测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并实施甲状腺结节切除术,其中12例患者的13个结节有重复穿刺样本,51个结节用术后切除标本进行甲状腺癌多基因检测验证。以术后组织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同时比较术后多基因检测结果、重复穿刺样本BRAFV600E突变检测结果,分析BRAFV600E突变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264个结节中230个为甲状腺乳头状癌(PTC),34个为良性结节;BSRTC Ⅰ类(未诊断)、Ⅲ类(滤泡性病变)结节数分别为58、206个。BRAFV600E突变检测在BSRTC Ⅰ、Ⅲ类结节中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77.1%(37/48)、78.0%(142/182),特异性为9/10、91.7%(22/24),阳性预测值为97.4%(37/38)、98.6%(142/144),阴性预测值为45.0%(9/20)、35.5%(22/62),准确性为79.3%(46/58)、79.6%(164/206)。51个术前BRAFV600E为野生型但术后病理证实为PTC的结节经术后多基因检测验证,手术前后BRAFV600E突变检测的一致性达90.2%(46/51);通过重复穿刺样本的检测结果分析,BRAFV600E突变检测的诊断一致性为11/13。结论对于无法准确判断良恶性的BSRTC Ⅰ、Ⅲ类结节,BRAFV600E突变检测是有效的辅助诊断手段。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原癌基因蛋白质B-raf 突变 活组织检查,细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靶向B细胞淋巴瘤的分子探针131I-ch4E5的制备方法及其对荷人B细胞淋巴瘤裸鼠的抑瘤作用。方法采用Iodogen法用131I标记抗CD80的人-鼠嵌合抗体ch4E5,采用放射性薄层色谱扫描法测定标记率和放射化学纯度。(1)体外实验:在含细胞数为1×108、1×109、1×1010、5×1010、1×1011个/L的人B细胞淋巴瘤Raji细胞的离心管中分别加入131I-ch4E5溶液,同时设置非特异结合对照管,测量每管沉淀的放射性计数,计算Raji细胞与131I-ch4E5的特异性结合率。(2)体内实验:3只荷瘤裸鼠尾静脉注射7.4 MBq的131I-ch4E5,72 h后处死,分别取肿瘤、血等14种脏器或组织,分别计算肿瘤与正常组织的放射性比值(T/NT);将15只荷瘤裸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分别经尾静脉注射131I-ch4E5(131I-ch4E5组)、未标记的ch4E5(ch4E5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观察3组荷瘤裸鼠的肿瘤生长情况,给药后第15天计算肿瘤生长抑制率;之后处死荷瘤裸鼠取肿瘤组织,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做组织病理学检查。2组间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131I-ch4E5的标记率为(84.2±2.4)%、放射化学纯度为(97.1±1.1)%。(1)体外实验:131I-ch4E5与Raji细胞的结合率随细胞数量的增加而升高,最大结合率为(38.2± 2.3)%。(2)体内实验:131I-ch4E5在荷人B细胞淋巴瘤裸鼠体内的分布具有靶向性,肿瘤与肌肉的T/NT最大为7.30;与ch4E5组、对照组比较,131I-ch4E5组肿瘤生长减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89、6.516,均P<0.05);给药后第15天,131I-ch4E5组肿瘤抑制率为71.7%、ch4E5组为43.4%。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同样显示131I-ch4E5的治疗效果更明显。结论自制分子探针131I-ch4E5的标记率及放射化学纯度高,且对荷人B细胞淋巴瘤裸鼠肿瘤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进一步研究131I-ch4E5在放射免疫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 标签: 分子探针 碘放射性同位素 ch4E5 淋巴瘤,B细胞 放射免疫疗法 荷瘤裸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还少胶囊联合维生素E治疗少弱精子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90例少弱精子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口服还少胶囊及维生素E;对照组45例,单口服维生素E,各组均在治疗3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8%,对照组为15.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精子密度及前向运动率明显增高。结论口服还少胶囊及维生素E治疗少弱精子症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

  • 标签: 还少胶囊 维生素E 男性不育症 少弱精子症
  • 简介:ToconstructanexpressionvectorcontainingtheE1glycoproteingeneofrubellavirusforthestudyontheeffectofmutationoftheE1geneglycoproteinandtheanalysisofphylogeneticdifferencesofsequences,thegeneencodingtheE1envelopeglycoproteinwasamplifiedfromrubellavirus,JinanstrainJR23,byRT-PCRandligatedintoPMD-18Tvector.TheclonesthatcarriedtheE1genewereidentifiedafteramprselectionandanalysisofrestrictionenzymedigestion.AftersequencingthisgenewasanalyzedbyDanstarandWinstarprograms,andthemapofphylogenetictreewasdrawn.ThecloneofE1glycoproteinwasthusconstructed.ItwasfoundthatthesequencedifferencesbetweenJR23strainandtheTCRBstrainfromJapanandthosebetweenJR23strainandThomasstrainofEnglandwererathersmallwithdifferencevaluesof0.9%and1.2%respectively.YetthosebetweenJR23strainandBRD2strainfromBeijingandthosebetweenJR23strainandXG379strainfromHongKongwerecomparativelylargerwithdifferencevaluesof7.6%and7.3%respectively.ThesequenceofJR23strainwithotherstrainswaslessthan3%excepttheNCstrain(3.7%).ItconcludesthattheconstructionofE1glycoproteingeneoffersanapproachtostudytherelationshipbetweenstructuresandfunctionsofE1geneanditsgeneproducts.Inthephylogenetictree,itshowsthattherearesignificantdifferencesinthesequencesofrubellavirusisolatedinChina,andthismightbehelpfultodevelopaneffectivesubunitvaccine.

  • 标签: 无性繁殖 序列分析 糖蛋白包膜 E1基因 风疹病毒 JR23株
  • 简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药物.干扰素对部分患者疗效肯定,但因其价格昂贵,故其作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首选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为此,我们自2000年1月开始采用松之泰联合维生素E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6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乙型肝炎 松之泰 联合 维生素E 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维生素E对儿童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并探讨护理要点。[方法]将肾病综合征患儿3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7例采用泼尼松加维生素E治疗,对照组17例仅给予泼尼松治疗,观察两组血浆丙二醛(MDA)浓度、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生化指标及水肿消退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各项指标明显改善,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泼尼松加维生素E用于肾病综合征患儿,其疗效优于单用泼尼松法。

  • 标签: 维生素E 肾病综合征 儿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卒中后抑郁(PSD)患者载脂蛋白E(ApoE)水平和认知功能特点,为PSD的临床诊断提供新的客观依据。方法1.采用事件相关电位P300作为认知功能的评定指标。2.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ApoE水平。结果1.事件相关电位(ERP)测定卒中后抑郁组N2及P3波潜伏期较卒中组和对照组延长(P<0.01),P3波幅降低(P<0.01)。2.PSD组血清ApoE水平高于卒中组(P<0.05)。3.卒中后抑郁组ApoE基因mRNA表达量低于卒中组(P<0.01)。结论卒中后抑郁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结合载脂蛋白E水平可以作为临床诊断参考指标。

  • 标签: 卒中后抑郁 载脂蛋白E 认知功能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早期脑梗死患者血清载脂蛋白 E以及血脂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 2019 年 2 月至 2019 年 1 2 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 60 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病例组, 另外选择同期来我院门诊进行体检的健康者 60 例作为对照组, 分别检测血清载脂蛋白 E水平以及 TG、 TC、 LDL-C、 HDL-C等血脂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病例组患者的血清 TG、 TC及 LDL-C等血脂水平均显著升高, 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病例组患者的血清载脂蛋白 E以及 HDL-C水平均显著降低, 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05)。结论: 早期脑梗死患者血清中载脂蛋白 E与血脂水平存在十分密切的联系, 联合检测上述指标在早期诊断、治疗以及评价脑梗死患者的预后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早期脑梗死 载脂蛋白 E 血脂 检测
  • 简介:目的近年来婴幼儿哮喘发病率逐渐增加,与环境因素(过敏原)有密切关系.该文探讨过敏原检测系统(CAP系统)中吸入性过敏原过筛Phadiatop试验和食物过敏原过筛Fx5E试验在婴幼儿哮喘的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68例婴幼儿哮喘应用荧光酶联免疫,行Phadiatop试验和Fx5E试验并与传统的过敏原诊断方法皮肤试验相比较.结果①过敏因素是婴幼儿哮喘的一个重要因素,有48.5%患儿血清Fx5E阳性,有38.2%患儿血清Phadiatop阳性;②Phadiatop的阳性率为60.4%,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37.2%,经x2检验,两种方法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x2=4.65,P<0.05);③婴幼儿哮喘患儿中食物IgE的阳性率比吸入IgE的阳性率更高.结论过敏因素是婴幼儿哮喘的一个重要因素;婴幼儿哮喘患儿中食物过敏情况比吸入物过敏更重要;Phadiatop试验和Fx5E试验是一项简便、可靠的过敏原过筛试验.

  • 标签: PHADIATOP Fx5E 哮喘 婴幼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5E预防措施在预防患者跌倒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7年8月神经科、脑卒中科、心血管科、呼吸科、康复医学科、泌尿外科、眼科、血管外科、放疗科住院的20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运用5E预防措施,并采取调查问卷形式进行护理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预防跌倒的措施和跌倒发生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5E预防措施预防跌倒安全管理模式的实施提高了护理人员对患者跌倒风险评估的准确性,降低了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 标签: 5E预防措施 住院患者 跌倒预防
  • 简介:高免疫球蛋白E综合征(HIES)是一种罕见的免疫缺陷性疾病,表现为血清IgE水平升高、皮肤湿疹、反复皮肤感染和特征性的肌肉骨骼表现。作者报道2例在本院就诊的患者并回顾当前文献。患者1是一18个月大的非裔美国男孩,伴有复发性葡萄球菌冷脓肿、肺炎和菌血症。该患者皮肤严重湿疹化,最终并发疱疹性湿疹。在选用敏感抗生素环孢素A(5mg/kg)短期治疗全身性感染后,皮炎改善,随后改为长期口服甲氧苄啶一磺胺甲恶唑。患者2是一15岁高加索男孩,长期患有HIES。该患者从3岁开始即维持每周3次注射1干扰素和每月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和小剂量氟康唑。

  • 标签: 免疫球蛋白E 文献回顾 综合征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免疫缺陷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TIRADS)联合BRAFV600E检测对甲状腺细胞病理学Bethesda报告系统(BSRTC)Ⅲ类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超声引导下甲状腺FNA的患者125例,共125个BSRTC Ⅲ类结节。所有结节同时行TIRADS分类和BRAFV600E检测,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TIRADS、BRAFV600E检测及两者联合对BSRTC Ⅲ类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结果125例患者共计纳入125个甲状腺结节,术后病理结果提示:良性结节76个;恶性结节49个。TIRADS 4c~5鉴别诊断BSRTC Ⅲ类结节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分别为73.5%、89.5%、81.8%、84.0%、83.2%。BRAFV600E突变检测鉴别BSRTC Ⅲ类结节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分别为75.5%、100.0%、100.0%、86.4%、90.4%。以TIRADS 4c~5类或BRAFV600E突变型为BSRTC Ⅲ类结节恶性的联合诊断标准,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分别为93.9%、89.5%、85.2%、95.8%、91.2%,联合诊断较TIRADS、联合诊断较BRAFV600E具有较高的敏感度(P=0.002,P=0.004)、阴性预测值(P=0.018,P=0.044)。结论TIRADS和BRAFV600E检测联合对于BSRTC Ⅲ类结节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尤其诊断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高于单独应用TIRADS或BRAFV600E检测。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超声检查 基因突变 活组织检查,针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牙美容修复中应用E-max全瓷贴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前牙美容修复患者作为对象,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甲组与乙组,每组各50例。甲组采取In-Ceram修复,乙组采取E-max全瓷贴面修复,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乙组修复美观、色泽以及满意率均优于甲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max全瓷贴面应用于前牙美容修复色泽美观,患者的满意率高,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前牙 美容修复 E-max 全瓷贴面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CD147和E—cadherin在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CD147和E.cadherin在117例甲状腺病变组织(甲状腺癌82例,良性病变35例)和20例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甲状腺癌CD117和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7.8%,68.3%)显著高于良性病变(分别为14.3%,82.9%)和癌旁正常组织(分别为0.00%,100%),均P〈0.01。甲状腺癌中CD147和E-cadherin在不同的病理类型、各临床分期和淋巴结有无转移者中阳性表达程度不同,均P〈0.01。CD147和E—cadherin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604,P〈0.01)。结论CD147和E.cadherin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程度与甲状腺癌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联合检测甲状腺癌组织中的CD147和E—cadherin表达情况,可预测甲状腺癌的浸润和转移,对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CD147 E—cadherin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多维元素胶囊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CenturySILC18柱(5μm,4.6mm×150mm),流动相为甲醇三氯甲烷水(体积比9082);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选择280nm;柱温35℃;进样量20μL。结果维生素A在54.4~217.5μg·mL-1(r=0.9999)、维生素E在56.3~225.0μg·mL-1(r=0.9997)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70%(RSD=1.43%)、99.19%(RSD=1.25%)。结论建立的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度和重现性好,可作为多维元素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维生素A 维生素E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了复方尿维氨滴眼液中维生素E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选用DiamonsilC18色谱柱,以甲醇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80nm。柱温为40℃,进样量为20μl。结果维生素E浓度在62.7~155.6μ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n=5),平均回收率为99.5%(RSD为0.42%);3批复方尿维氨滴眼液中维生素E的含量分别为94.3%、96.7%和99.4%。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好,准确度高,适用于该制剂中维生素E的含量测定。

  • 标签: HPLC法 维生素E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预防重度妊高症发生的过程中,应用维生素E的效果。方法对30例轻型妊高症患者行常规治疗+口服维生素E,将其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进行记录评价,并与其余仅行基础治疗的30例轻型妊高症患者进行治疗效果的比较。结果加行维生素E的妊高症患者其治疗总有效率优于仅行基础治疗的患者,且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两组数据对比呈现为p<0.05,表明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将维生素E口服应用于轻度妊高症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的预防重度妊高症的发生,且这一方法效果显著,对临床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维生素E 重度妊高症 应用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API20E鉴定系统在肠道致病菌鉴定中的应用。方法应用API20E和国产生化鉴定管对13株阳性菌株(4株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7株志贺氏菌、2株甲型副伤寒菌)进行鉴定比较,并经血清学凝集验证。结果表明API20E鉴定系统方法程序简化,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对致病菌鉴定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可作为常规致病菌检测方法。

  • 标签: API20E生化鉴定条 生化鉴定管 沙门氏菌 志贺氏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雌激素17β-E2对SD大鼠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神经元γ-氨基丁酸A受体(GABAA Receptor,GABAAR)的调制作用。方法离体培养SD大鼠DRG神经元,分别利用Western blot技术和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GABAAR表达和功能的改变。结果①17β-E2处理的不同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5);②17β-E2处理的不同时长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5);③给予蝇蕈醇(GABAAR特异性激动剂)后,91.6%(87/95)的DRG神经元上记录到内向电流,并可被荷包牡丹碱(GABAAR特异拮抗剂)所阻断;④80.8%(59/73)的GABAA电流被提前孵育的17β-E2可逆性地抑制。结论雌激素17β-E2对GABAA电流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能通过此途径参与痛觉调节程序。

  • 标签: 雌激素 γ-氨基丁酸A受体 背根神经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