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小鼠口服红霉素200mg/kg在给药后30分钟和60分钟测定对小鼠一般行为活动、小鼠自主活动和小鼠对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剂量均无明显影响;小鼠口服红霉素650mg/kg在给药后30分钟测定对小鼠一般行为活动、自主活动有明显抑制作用,与戊巴比妥钠可产生协同作用,给药后60分钟测定对小鼠一般行为活动、自主活动、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剂量则无明显影响,表明给子红霉素200mg/kg(相当于拟临床人用量的3倍)对中柩神经系统无明显兴奋和抑

  • 标签: 地红霉素 一般药理 戊巴比妥钠 阈下催眠剂量 自主活动 小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尼可尔和卡维洛联合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随机抽取94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7例;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疗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尼可尔联合卡维洛治疗,较比二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心肌缺血阈功率高于参照组,总缺血负荷低于参照组,实验组的体力负荷时间对比参照组也更长;实验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低于参照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应用尼可尔和卡维洛联合治疗冠心病,对改善心肌供血、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均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尼可地尔 卡维地洛 冠心病 心肌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顽固性心绞痛应用尼可尔联合前列尔注射液治疗的疗效。方法随机对 2018年 4月至 2019年 4月于我院治疗的 60例顽固性心绞痛患者分组:实验组( 32例)、一般组( 28例),一般组给予尼可尔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前列尔注射液治疗,对比疗效。结果经治疗,实验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更少,持续时间更短, P< 0.05。实验组患者临床效率 96.88%,一般组患者临床效率 78.57%, P< 0.05,对比有统计意义。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概率 12.50%,一般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概率 7.14%, P> 0.05,对比无统计意义。结论应用尼可尔联合前列尔注射液治疗顽固性心绞痛,对于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价值,且未增加不良反应。

  • 标签: 顽固性心绞痛 尼可地尔 前列地尔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尔硫卓联合卡维洛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疾病的临床治疗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心绞痛治疗的6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21例(尔硫卓联合卡维洛治疗)和对照组1组21例(卡维洛治疗),对照2组21例(尔硫卓治疗),对比三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0.47%,对照1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6.19%,对照组2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1.42%,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效果上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1组与对照2组在治疗效果上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尔硫卓联合卡维洛能够有效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疾病,临床效果突出,具有实用价值。

  • 标签: 卡维地洛 地尔硫卓 不稳定型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布奈德联合西那非治疗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22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56例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开展布奈德联合西那非治疗将患儿分为对照组(28例:布奈德治疗)与实验组(28例:布奈德联合西那非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后24h血气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此外,实验组患儿发绀症状缓解时间早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布奈德联合西那非治疗较于布奈德治疗更有利于患儿血气指标以及发绀症状的改善。

  • 标签: 布地奈德 西地那非 胎粪吸入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奈德联合西那非治疗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21年1月~2023年1月期间选取76例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分别采用布奈德治疗(对照组)与布奈德联合西那非治疗(研究组),对比患儿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更高;研究组康复用时更短;研究组不良事件率更低(P<0.05)。结论:布奈德联合西那非可以提升胎粪吸入综合征的综合疗效,基于此,该疗法值得推广普及。

  • 标签: 胎粪吸入综合征 布地奈德 西地那非 康复用时 不良事件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卡维洛联合尼可尔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于2021年2月至2021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中,随机选取88名作为本课题研究对象,平均分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4名。常规组使用阿司匹林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研究组接受卡维洛联合尼可尔治疗。比对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使用效果。结果 研究组临床有效率93.2%(41/44)显著高于常规组81.8%(36/44),比对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心电图均有所改善,研究组改善情况较常规组更为理想。比对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指标均有改善,其中研究组体力负荷时间、心肌缺血阈功率较常规组有明显增高,总缺血负荷较常规组有显著降低。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冠心病心肌缺血 卡维地洛 尼可地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奈德联合西那非治疗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21年1月~2023年1月期间选取76例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分别采用布奈德治疗(对照组)与布奈德联合西那非治疗(研究组),对比患儿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更高;研究组康复用时更短;研究组不良事件率更低(P<0.05)。结论:布奈德联合西那非可以提升胎粪吸入综合征的综合疗效,基于此,该疗法值得推广普及。

  • 标签: 胎粪吸入综合征 布地奈德 西地那非 康复用时 不良事件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奈德联合西那非治疗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21年1月~2023年1月期间选取76例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分别采用布奈德治疗(对照组)与布奈德联合西那非治疗(研究组),对比患儿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更高;研究组康复用时更短;研究组不良事件率更低(P<0.05)。结论:布奈德联合西那非可以提升胎粪吸入综合征的综合疗效,基于此,该疗法值得推广普及。

  • 标签: 胎粪吸入综合征 布地奈德 西地那非 康复用时 不良事件率
  • 简介:<正>本文发表在2011年2月的《PrenatalDiagnosis》上。本文以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式,来探索预测短宫颈的模型。研究对象为800例随机选择的孕妇。于11~13+6周、16~19周、20~24周时行经阴道超声测量宫颈长度(cx1,cx2,cx3)。20~24周宫颈长度(cx3)≤15mm定义为短宫颈。其结果为cx1结合既往有早产分娩史的孕妇,对20-24周短宫颈具有

  • 标签: 宫颈长度 回顾性队列研究 生成模型 预测模型 经阴道 超声测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T2期胃癌根据固有肌层浸润深度进一步分期为pT2a期和pT2b期在胃癌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按照国际抗癌联盟和美国癌症联合会提出的第8版胃癌TNM分期系统,从2008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1日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中,筛选出术后病理T分期为pT2期的患者,根据肿瘤浸润深度的不同分为pT2a期组(侵犯浅肌层)和pT2b期组(侵犯深肌层),比较两组患者的无病生存和总生存情况。结果1 411例术后病理T分期为pT2期的患者中位随访68.8个月,1 347例(95.46%)获得完整随访资料,5年无病生存率为67.83%,5年总生存率为65.85%。709例pT2a期组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为73.91%,5年总生存率为72.50%;638例pT2b期组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为61.13%,5年总生存率为58.46%,两组之间5年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按照N分期进行分层分析,pT2aN0M0(274例)、pT2aN1M0(192例)、pT2aN2M0(147例)、pT2aN3aM0(59例)和pT2aN3bM0(37例)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4.67%、77.08%、67.35%、54.24%和35.14%,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3.58%、72.40%、68.71%、54.24%和35.12%。pT2b期组患者中,pT2bN0M0(209例)、pT2bN1M0(166例)、pT2bN2M0(127例)、pT2bN3aM0(78例)和pT2bN3bM0(58例)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0.86%、69.28%、54.33%、35.90%和15.52%,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6.08%、62.05%、56.69%、37.18%和17.24%。N分期为N0、N1期时,pT2a期组与pT2b期组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99和0.090);N分期为N2、N3a、N3b期时,pT2a期组与pT2b期组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7、0.022和0.025);在N分期相同的情况下,pT2a期组患者的总生存率均优于pT2b期组(P值分别为0.023、0.034、0.034、0.043和0.018)。结论固有肌层浸润深度不同的pT2期胃癌患者预后存在明显差异,根据固有肌层浸润深度分为pT2a期和pT2b期,并结合淋巴结转移数目,将可以更加精准评估pT2期胃癌患者的预后。

  • 标签: 胃肿瘤 TNM分期 固有肌层 浅肌层 深肌层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T2期胃癌根据固有肌层浸润深度进一步分期为pT2a期和pT2b期在胃癌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按照国际抗癌联盟和美国癌症联合会提出的第8版胃癌TNM分期系统,从2008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1日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中,筛选出术后病理T分期为pT2期的患者,根据肿瘤浸润深度的不同分为pT2a期组(侵犯浅肌层)和pT2b期组(侵犯深肌层),比较两组患者的无病生存和总生存情况。结果1 411例术后病理T分期为pT2期的患者中位随访68.8个月,1 347例(95.46%)获得完整随访资料,5年无病生存率为67.83%,5年总生存率为65.85%。709例pT2a期组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为73.91%,5年总生存率为72.50%;638例pT2b期组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为61.13%,5年总生存率为58.46%,两组之间5年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按照N分期进行分层分析,pT2aN0M0(274例)、pT2aN1M0(192例)、pT2aN2M0(147例)、pT2aN3aM0(59例)和pT2aN3bM0(37例)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4.67%、77.08%、67.35%、54.24%和35.14%,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3.58%、72.40%、68.71%、54.24%和35.12%。pT2b期组患者中,pT2bN0M0(209例)、pT2bN1M0(166例)、pT2bN2M0(127例)、pT2bN3aM0(78例)和pT2bN3bM0(58例)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0.86%、69.28%、54.33%、35.90%和15.52%,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6.08%、62.05%、56.69%、37.18%和17.24%。N分期为N0、N1期时,pT2a期组与pT2b期组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99和0.090);N分期为N2、N3a、N3b期时,pT2a期组与pT2b期组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7、0.022和0.025);在N分期相同的情况下,pT2a期组患者的总生存率均优于pT2b期组(P值分别为0.023、0.034、0.034、0.043和0.018)。结论固有肌层浸润深度不同的pT2期胃癌患者预后存在明显差异,根据固有肌层浸润深度分为pT2a期和pT2b期,并结合淋巴结转移数目,将可以更加精准评估pT2期胃癌患者的预后。

  • 标签: 胃肿瘤 TNM分期 固有肌层 浅肌层 深肌层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中老年人血清脑钠肽(BNP)水平与年龄的相关性;评价根据年龄分层设定诊断界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方法:选择96例心力衰竭患者和102例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体检健康人员(正常对照组)。按年龄分为3组:50~60岁为I组,61~70为Ⅱ组,≥71岁为Ⅲ组。所有对象均测定血清BNP水平,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法分析BNP与年龄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确定各年龄组中BNP在诊断心衰时的最佳临界值,计算各年龄组曲线下面积、比较不分组和按年龄分组后应用BNP诊断心衰时的准确性。结果:Pearson相关系数为0.347,P-0.016;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I组最佳临界值为124.8ng/ml,AUC面积为0.868;Ⅱ组最佳临界值为166.4ng/ml,AUC面积为0.808;Ⅲ组最佳临界值为204.2ng/ml,AUC面积为0.742。与不分组时的R0c曲线比较(AUC面积为0.689),分组后各组AUC面积均明显增大(P〈O.05)。结论:中老年人血清BNP水平与年龄密切相关;应根据年龄分层界定BNP在中老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临界值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脑钠肽 心力衰竭 年龄 诊断界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变异性心绞痛病人采用尼可尔联合尔硫卓的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随机抽选我院2017.01-2019.12内收治的100例变异性心绞痛病人,并随机分为参照组(50例,常规尼可尔治疗)和研究组(50例,尼可尔+尔硫卓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浮肿、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便秘)。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有效率为98%,明显高于参照组82%,且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明显高于参照组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变异性心绞痛病人采用尼可尔和尔硫卓联合治疗,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