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复方硫酸新霉素滴眼液的安全性。方法对比观察复方硫酸新霉素滴眼液、5%辣椒酊、生理盐水局部应用、单次给药和连续给药1周对家兔眼的刺激性。结果复方硫酸新霉素滴眼液单次及多次给药对兔眼均无明显影响,双眼角膜透明,无混浊,虹膜纹理清晰,结膜无充血、水肿、分泌物。结论复方硫酸新霉素滴眼液临床应用是安全的。

  • 标签: 复方硫酸新霉素滴眼液 安全性
  • 简介: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等,基于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要求,结合产品上市前准入要求对医用激光光纤安全有效性研究进行探讨。

  • 标签: 医用激光光纤 安全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分泌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管理对策。方法分析内分泌科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健全和完善各项护理安全质量监控制度。结果排除了隐患,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使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切实为患者提供了放心、满意的优质服务。

  • 标签: 内分泌科 护理安全隐患 管理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医生点评:西地那非作为最早用于治疗ED的PDE-5抑制剂,在大量的临床实验中已经证明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西地那非的问世使ED的治疗手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一项长期研究显示。西地那非对嚣质性ED的平均有效率为82%。FDA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服用西地那非者死亡率与总体人群的死亡率无显著差异。然而,现在仍缺乏足够的数据来评价其他PDE5抑制剂引起的不良事件,尤其是在长期服用的患者和高危人群中。因此,我们认为西地那非是日前治疗ED的已经证实的最安全与有效的PDE-5抑制剂。

  • 标签: 安全性研究 西地那非 PDE-5抑制剂 PDE5抑制剂 疗效 治疗手段
  • 简介:摘要文章在阐述物联网技术和云计算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云计算的物联网体系结构,并结合当前云计算物联网安全威胁,为怎样在云计算技术的作用下来确保物联网安全进行策略分析,旨在能够更好的发挥出物联网和云计算在人们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 标签: 物联网 云计算 平台构建 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探索心内科护理在用药安全管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于2017年7年8月~2018年12月选择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患者资料展开分析,抽选90例遵从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n=45)行常规用药护理管理,观察组(n=45)行用药安全管理,比较两组护理管理效果、护理质量评分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安全管理用药后的康复率、好转率比对照组高,其错误用药率和医疗纠纷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住院时间相比,观察组更短,统计结果P<0.05。结论为确保心内科患者能安全、合理用药,对其实施安全护理管理极为重要,此护理管理能降低临床不安全事件的发生,促使患者尽快康复出院。

  • 标签: 心内科 护理 用药安全 管理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科管理中的风险因素,探讨儿科护理风险发生的诸多隐患因素及管理对策。方法通过实施儿科护理风险管理措施,提高护士的专业技能,同时完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等来降低儿科工作中的护理风险。结果儿科护理风险发生率高,患儿家长反应强烈。以院内意外伤害、用药错误为主提高了护士护理质量,有效预防和减少了儿科护理纠纷。结论规范护理工作者工作制度,从服务流程改进、人员培训、设备维护等方面识别和评估护理服务中各个环节的不安全因素,研究和探讨护理安全风险管理与防范的程序和重点,制定出护理安全管理防范目标,加强风险防范管理及效果评价,从而为患儿提供安全、实用、及时、高效的护理服务是非常必要的。

  • 标签: 儿科护理 护理风险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众所周知,所有企业管理的重要目标就是安全生产,我国的煤炭行业发展到现在也面临着重大的挑战。改变我国的煤矿安全落后局面的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实现通风安全管理的完善。本文中作者结合通风中的工作经验,从煤矿通风的作用和认识,提高人们的重视。在工作中总结经验,逐步的形成一套完整的通风系统,真正的做到煤矿的安全运行和管理。

  • 标签: 煤矿通风 安全管理 防范措施
  • 简介:目的确定醋酸甲孕酮(DMPA)作为避孕针使用致闭经后是否会出现雌激素水平低落,以评价DMPA的安全性。方法对44例使用DMPA后闭经时间中位数(M)为18个月的妇女,进行病史询问、妇科检查、血清雌二醇(E2)和促卵泡激素(FSH)测定及阴道细胞学检查。结果所有对象在闭经后均未出现类似绝经期综合征的症状和生殖道萎缩;血清E2的M为150.5pmol/L(相当于正常月经周期中卵泡早期水平),血清FSH的M为14.0IU/L,两者之间无负相关关系,闭经时间长短与血清E2和FSH水平之间也无相关性(P>0.05);雌激素与阴道细胞学影响的不同程度(轻、中、高度)之间无相关性(P>0.05),但与用药总量、末次注射药物距阴道细胞涂片时间的长短和是否停药,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DMPA致闭经后没有表现出雌激素缺乏,且卵巢一定程度的抑制是可逆的。

  • 标签: 甲羟孕酮 闭经 雌激素类中图分类号R71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452-02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青紫薯色素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最大给药量试验,小鼠每天 3 次、每次 36mL/kg 灌胃给予 200g/L 的青紫薯色素水溶液 14d ,观察其体质量变化和死亡情况;以仓鼠肺成纤维细胞 (CHL) 行染色体畸变试验,对青紫薯色素进行毒理学评价。结果小鼠灌胃给予 21.6g/(kg·d) 青紫薯色素后未出现毒性反应,也无动物死亡,体质量增长良好; CHL 染色体畸变试验呈阴性,染色体畸变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青紫薯色素灌胃给药 21.6g/(kg·d) 未出现急性毒性反应,青紫薯色素在 1.00g/L 剂量下无致突变作用。

  • 标签: 色素类甘薯急性毒性试验染色体畸变
  • 简介:摘要在临床工作中,引起用药不安全的因素很多。其中有医嘱方面的因素、用药过程中的因素、药物保管方面的因素、药物配置方面的因素、药物自身安全因素等等。在用药过程中,任何一个因素出现问题都会导致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这些因素中,有的是药物本身的因素引起的不良反应,但是更多的则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在临床上,由于抗精神药物的药物特殊性和使用人群的特殊性,抗精神药物用药安全管理更加严格。

  • 标签: 抗精神药物 用药安全 管理
  • 简介:内容摘要目的进行妇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并针对导致妇科护理安全隐患产生的原因总结出相应的应对策略。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在2013年10月到2015年6月的121例妇科患者接受妇科护理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对引发妇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研究,进而得出相应的妇科护理安全隐患应对策略。结果产生妇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重要集中在护理工作人员工作态度不够积极、护理工作人员专业技术相对比较薄弱、医院治疗环境相对比较弱等几个方面。结论在进行妇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过程中,妇科护理工作人员要充分的注意到对于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与此同时,还要端正自身的工作态度,不断提升妇科护理的服务水平,防止妇科护理安全隐患问题的产生。

  • 标签: 妇科护理 安全隐患 原因分析 对策研究
  • 简介:摘要 : 目的 对复方麝香注射液进行肌肉刺激性、血管刺激性、全身过敏性及溶血性实验,以评价其用药的安全性。方法 在肌肉刺激性实验中,主要观察2只家兔注射复方麝香注射液后48 h的变化。在血管刺激性实验中,主要观察3只家兔分别连续 5 d注射复方麝香注射液及0.9%氯化钠注射液的变化。在全身过敏实验中,6只豚鼠隔日3次腹腔注射复方麝香注射液,于首次致敏后第14d和第 21d分别静脉注射复方麝香注射液,观察 30 m i n内动物的变化。在溶血性实验中,观察本品在4 h内有无溶血和聚集现象。结果 复方麝香注射液对家兔股四头肌无刺激作用,对家兔耳缘静脉无刺激作用,对豚鼠未见过敏反应,家兔无溶血现象。结论 复方麝香注射液的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其安全可靠 。

  • 标签: 复方麝香注射液 安全性
  • 简介:草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急难杂症的预防和治疗中,其包含多种高活性药理成分。许多草药在一个剂量有效,但在另一个剂量可能就会显现出毒性,因此必须严格掌握好剂量。草药的毒性研究在地中海区域,甚至世界范围内都越来越受关注。大多数关于草药毒性的研究都是关于肝毒性的,实际上,草药也可对肾脏、神经系统、血液、心血管系统和皮肤造成损害。现代药理学采用体内外细胞、动物实验对草药的安全性进行了广泛研究,拟对传统阿拉伯医学中草药的毒性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阿拉伯医学 草药 补充医学 毒性测试
  • 简介:职业安全是近来医务人员特别是护理人员越来越关注的问题。1998年美国召开了首届“护士健康与安全”国际大会。会议突出的口号就是,为了关爱病人,我们应首先关爱自己。由于医院工作环境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护士是暴露的最危险群体。但是护士对职业中的危险因素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因此要提高职业安全防范意识,采取防范措施,减少职业危害。

  • 标签: 护理人员 职业损伤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应用于小儿外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3月在我院儿外科住院治疗的150例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治疗;观察组实施护理安全干预措施。记录患儿家属的满意率及护理工作的出现的差错数。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发生率为4%,对照组的护理差错发生率为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3.3%,对照组护理差错率为69.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的实施可以更好地服务于患儿,提高患儿的治愈率,减少因护理差错引起的医疗纠纷,能够为患儿提供安全高效的护理。

  • 标签: 小儿外科 护理安全 干预机制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