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4 个结果
  • 简介:历史是一面镜子,也是一部教科书。从1911年秋天武昌城头震惊世界的一声枪响,到今天中国大地日新月异的现代化图景,辛亥革命以来的百年巨变,蕴含丰富的历史启示,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标明了走向未来的前进方向。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0O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站在振兴中华、民族复兴的高度,回顾百年波澜壮阔历程,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和崇高精神,高度评价辛亥革命的伟大功绩,深刻阐述辛亥革命在民族复兴进程中的重大意义,深情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必将极大地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 标签: 辛亥革命 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 纪念 奋斗 历史启示
  • 简介: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生于忻州。他不仅是我国历史上继屈原、杜甫之后最伟大的爱国诗人,还是雄跨金元两代杰出的文学家、史学家、文学理论家的旷世宗师,当之无愧的文坛领袖,更是一位卓越的社会文化活动家,亦是一位最伟大的思想家,为维护中华先进文化,推动多元文化的融合转化做出了杰出贡献。

  • 标签: 遗山 文坛领袖 文学理论家 文化中心 多元文化 社会文化活动
  • 简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对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积极作用。本文在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在精神相契合的基础上,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积极影响,并思考如何更好地发挥这种积极作用,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事业的纵深发展提供参考。

  • 标签: 中华优秀传统 群众实践 “民本”思想 人文精神 社会化的过程 人民群众
  • 简介:2011年4月16日至17日,由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大学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中心、台湾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台湾东华大学华文文学系共同主办的“海峡两岸百年中华文学发展演变研讨会”在春意盎然的川大校园内召开。

  • 标签: 中华文学 发展演变 海峡两岸 研讨会综述 中国现代文学 四川大学
  • 简介:剪朝霞片片作诗笺,盛况喜空前。看黄花吐艳,红枫似火,丹桂香妍。更听大江吟咏,汉水抚琴弦。磅礴词章诵,气壮云天。携手弘扬国粹,有白头骚客,硕彦童颜。正豪情万丈,肝胆荐轩辕。展鸿图、裁虹铺锦,聚群贤、黄鹤舞翩翩,心儿愿、金瓯长固,银月长圆。

  • 标签: 中华诗词 海峡两岸 台湾地区 论坛 丹桂香 吟咏
  • 简介:作为“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重要组成部分的26件史诗性雕塑作品,在立意、选材、造型、空间、体量、肌理、色彩等创作本体诸方面,均有过人之处。更重要的是,这批技法精湛、内蕴丰富、品致端雅、气格正大的历史主题性作品,不仅为严肃的雕塑艺术创作设立了“门槛”与“底线”,而且对当下雕塑界孳生的局部荒悖现象,或亦有匡谬矫枉、激浊扬清之良效。此外,其对完善中国“本土雕塑”理论体系所具有的标本价值,同样不容忽视。

  • 标签: 雕塑主题性历史造型空间材料风格匡谬
  • 简介:由南京大学文学院、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研究”课题组、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主办,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与汉语传媒研究中心协办,南京大学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心承办的“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6年8月26—27日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召开。来自美国、日本、马来西亚以及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共80余人参加了会议。

  • 标签: 华文文学 南京大学 台港 传媒研究 暨南大学 研究中心
  • 简介:本文论述晚清华工题材的小说,认为它真实反映了华工的屈辱遭遇和悲惨的生活情境,忠实表现了华工身陷困境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也透视了晚清政府昏庸、国弱民困的时代特征。

  • 标签: 晚清 华工 屈辱 反抗
  • 简介:我已经很老了吗?大人指着我,会对他的孩子说:“叫阿姨!”我难为情得不敢出声,因为我只是一个高中生。爸爸说,这是因为你的目光里有忧郁。我说爸爸你知道这忧郁是从哪里来的吗?爸爸说,是因为数学。爸爸真知道我。我相信世界上比我爸爸更爱他女儿的不会有几个。可是我相信像他那样因为数学让女儿增添忧郁的也不会有几个。这写满我从小到大的记忆。他昨天晚上又这样了。我那张不及格的卷子被他扔得飞舞了起来。

  • 标签: 知道 新概念作文 目光 高中生 中国 中华
  • 简介:为发掘、扶持武侠小说新人新作,推动全球华文武侠创作,加强中华文化的交流,武侠故事杂志社作为大陆原创武侠杂志主阵地,与香港中华书局、红袖添香网站通力合作,共同举办2008年全球华文武侠小说大赛。

  • 标签: 红袖添香 新人新作 小说作者 影视改编 孔庆东 编辑部主任
  • 简介:【解说词】破晓的晨曦,惊醒了杭州西湖一夜的安宁。浙江美术馆,有如一颗智慧的明珠,镶嵌在西子湖畔。从有巢氏仿鸟筑巢、构木为屋到具有中国气度、中国风格的浙江美术馆,中华文明的每一次驻足,总能惊艳四方。从选址西子湖畔,到确立建筑风格,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的推动下,浙江美术馆修建完成。

  • 标签: 浙江省委书记 建筑风格 杭州西湖 西子湖畔 文化性质 中国风格
  • 简介:我多次出访澳门,都拜会伟旗先生,他是广州市政协委员,澳门中华文化艺术协会副会长,澳门旅游娱乐有限公司总财务经理。他刚年过四十,个子健壮,潇洒英俊,很有活力,是一位爱国、爱乡,在澳门社会有一定知名度的中青年一代。他祖居地是三水市乐平镇,但出生于广州。...

  • 标签: 文化艺术 勤奋进取 报效祖国 澳门同胞 副会长 回归祖国
  • 简介:2017年12月28日—31日,由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杜甫研究学刊》主办的"杜甫与中华文化前沿论坛暨2017年度《杜甫研究学刊》作者座谈会"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西南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山西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鲁东大学、北华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西华大学、汉中市档案局、玉溪师范学院、安阳师范学院等单位的3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 标签: 杜诗研究 师范大学 杜甫研究学刊 前沿论坛 成都杜甫草堂 座谈会
  • 简介:蔡晓惠:李老师,我知道您是在1987年出国、到加拿大以后才开始文学创作的。英文小说DaughtersoftheRedLand(《红浮萍》)是您的第一部文学作品,您亲自操刀译写的中文版《红浮萍》也在2010年问世。您还发表了《雪百合》《羊群》《嫁得西风》《海底》《尺素天涯》等一系列中英文作品,是少见的同时兼用中英文两种语言进行文学创作的双语作家。我注意到,您并不是文学专业科班出身:您在国内学的是新闻,出国以后在加拿大主修历史专业。您的专业背景对您的双语写作有影响吗?

  • 标签: 文学创作 加拿大 中英文 双语 文化传播 作家
  • 简介:一、震灾无情人有情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天府之国——成都平原,忽然大地抖动,山河咆哮,众生惊惶。通讯又一时中断。在惊惶中,人们依然有所期待,并不绝望。当时,正在成都市区居住的我们,一方面尽量打探消息,一方面互相抚慰。成都市大街小巷数十万人,相濡以沫,秩序井然。

  • 标签: 民族品格 风范 中华 地震 成都平原 都市区
  • 简介:  一块黑色的石头  站在解放碑之上  云雀穿过电话  不停地让你战栗  好像对我们耳语  要我们努力工作  好好学习  把共产主义事业  进行到底……

  • 标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前外一首 外一首纪念
  • 简介:徐希平教授的新著《李杜诗学与民族文化论稿》通过李杜与多元文化关系的个案解剖展现中华文化发展演变规律。资料丰富,条分缕析,论从史出。不囿陈见,勇于创获。具有较为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学术价值。

  • 标签: 李白 杜甫 诗学 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