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经济规律,实践一再证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只能按“劳”这个标准分配,而不能按别的什么标准分配。那么这个“劳”指什么,怎么计量呢?这是关系到制定正确的工资制度,进一步克服平均主义,实现按劳分配规律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本文就工业系统范围内按劳分配的“劳”的含义、劳动计量、形态及其与报酬形式的关系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一)按劳分配的“劳”究竟指什么?是指劳动者提供的具体劳动吗?不是。具体劳动千差万别,各有自己特殊的有用性质,它们之间是无法进行比较的,当然不能作为消费品分配的统一尺度。是指劳动者提供的自然劳动时间长短吗?也不是。自然劳动时间不能

  • 标签: 按劳分配规律 劳动者 社会主义社会 自然劳动时间 劳动量 简单劳动力
  • 简介:有人认为按劳分配就是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由所有的生产要素共同决定收入分配.这两种解说,都得不到逻辑和历史实践的充分支持.本文从各种生产要素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不同历史地位及其作用出发,依次证明,无论生产处在何种历史阶段,个人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是决定个人收入分配唯一的历史依据.按劳分配是指劳动者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个人拥有共同生产资料支配权的收入形式,简称个人所有制的收入形式.按生产要素分配,广义的包括按劳分配,当它与按劳分配并列存在时,则狭义地指个人对生产资料私有权的收入形式,简称为私人所有制的收入形式.

  • 标签: 生产资料所有权 按劳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 社会主义 个人所有制
  • 简介:代际收入流动指子辈收入在多大程度上由其父辈的收入决定,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机会平等程度,关系到公众及政府对当前收入分配现状的认知和评价以及相应公共政策的制定。本文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分析了1997—2011年中国代际收入的流动性现状以及子辈和父辈收入地位差异的决定因素。研究表明,1997—2011年间代际收入依赖性呈现先增加后下降再上升的“N”型趋势。此外,基于次序Logit模型,分群体检验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子辈和父辈收入地位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高收入群体的子女,低收入群体的子女除了较低的人力资本外,还具有较低的人力资本及社会资本回报率。为了缓解收入差距的代际传递,除了继续扩大对教育的公共支出外,还需针对不同的收入群体制定差异化的公共政策,特别是要加强对低收入群体的教育补贴,同时保障劳动力市场公平、公正。

  • 标签: 代际收入流动 收入差距 次序Logit模型
  • 简介:使用中国1999—2007年度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经济开放对地方财政收入规模和内部相对结构变化的作用。研究表明:贸易开放度的提高显著增加了地方个人所得税、行为税、财产税和非税收入,整体上也引起地方财政总收入的增加;并使地方财政收入中个人所得税、财产税和非税收入比重上升,城建税收入比重下降。投资开放的提升显著增加了地方营业税、个人所得税、行为税、非税及预算外收入,同时减少了地方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收入,总体上对地方财政收入有负效应;并提高了地方财政收入中营业税、个人所得税、行为税、财产税、非税收入及预算外收入的比重。由于外资和外贸对经济及税基的作用差异、现行分税制、地方各项财政收入自身特征、地方政府基于多元目标为促进外资投资呈现出的策略行为等,使经济开放对地方各项财政收入规模及其相对结构的影响具有复杂和非一致性。

  • 标签: 经济开放 地方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结构
  • 简介: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农民收入不能大幅度提高,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认真加以探索。只要贯彻保护农业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方针,加快科技兴农步伐,有效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能够使农民收入增加。

  • 标签: 农民收入 农村 农业产业结构 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业技术 农业政策
  • 简介:全省地税机构2002年组织收入68.59亿元,为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我省地方税收总量占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偏低.地税部门应奋起直追,努力做大、做强、做优地税"蛋糕",支持全省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 标签: 收入服务 服务经济 组织收入
  • 简介:数量不断增加的中等收入阶层是我国社会消费的重要群体.他们的消费呈现出结构升级化、追求优质化、选择个性化等一系列特征.研究他们的消费行为,采取各项针对性强的措施,对于引导消费、拉动内需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中等收入阶层 消费 需求
  • 简介:自从十六大报告提出"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以后,各种传媒上有很多讨论中等收入阶层的文章,这些文章多数是在刻画中等收入阶层是怎样一种生活,就像人们在刻画边缘群体或布波族是怎样一种生活状态一样.这种被塑造的典型中等阶层生活图像是:"三间房一部车,月薪收入五千多,消费手持信用卡,周末郊外找快乐".这让人想起过去北方小农对小康生活的憧憬:"几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以及过去小农朴素的生活理想:"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 标签: 中等收入阶层 生活质量 收入分配制度 城乡结构 社会职业结构
  • 简介:政府长期组织非税收入行为的结果,非税收入快速膨胀的成因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都是政府依法组织的对纳税(费)人征收的一种政府性收入,也即政府组织非税收入的多寡

  • 标签: 收入治理 治理献策 非税收入
  • 简介:政策背景: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虽然基数小,但自2005年以来增幅却很快,是人均收入当中增长最快的部分。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可谓合乎民心,顺应民意。

  • 标签: 财产性收入 政策背景 城镇居民 人均收入 增幅
  • 简介:高楼大厦,车水马龙;溢彩流光的宽阔街道,宛若公园的住宅小区……毋庸置疑,中国的城市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然而,在繁华都市中,很少有人注意到另外一群——城市低收入群体的真实生活状况。

  • 标签: 低收入群体 城市 聚焦 住宅小区 生活状况
  • 简介:民生问题被提到如此的高度加以强调,这是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要求,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一贯强调的主题。如果说“十二五”规划期间有什么民生问题需要重点和突出地加以解决,恐怕收入分配的问题是绕不过去的

  • 标签: 收入分配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所 社会学 李培林 所长
  • 简介:这里刊登了有关今年分配问题的几个调查研究材料,一个是省委农村工作部工作组对晋宁上蒜人民公社分配问题的调查;一个是楚雄地委生产合作部对分配问题的调查和意见;一个是省委农村工作部对宜良县红旗人民公社分配问题的调查.由于只是少数的一些点上的调查,且调查材料本身还不够详细具体,有的甚至不够准确,所以它不能代表全

  • 标签: 分配问题 分配工作 农村工作部 合作部 上蒜 调查材料
  • 简介:中国学者以四分法研究中国人怎么分配时间。他们将时间分为四类:工作学习;生活必需;家务劳动;闲暇时间。中国城市男性的平均寿命为72岁,女性为75岁,以此计算.城市男性工作学习时间为13年7个月,生活必需时间为32年5个月,家务劳动时间为5年,闲暇时间为21年。而女性则分别为12年、33年8个月、7年6个月、21年10个月。

  • 标签: 闲暇时间 中国 家务劳动 中国城市 学习时间 中国学者
  • 简介:调动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掘他们的潜能,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也是企业领导者的责任。如何才能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呢?从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出发,给予职工必要的关心、理解、尊重、信任和爱护是一个重要方面,但同样重要的是从市场经济的客观实际出发,运用物质激励的手段调动积极性。现阶段,在企业职工的总收入中奖金占一定比例,在职工家庭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因而职工对奖

  • 标签: 奖金分配 中国企业 思想政治工作 职工积极性 分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