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2 个结果
  • 简介:采用无压熔渗工艺制备1种新型的具有自润滑耐磨性能的炭纤维整体织物/炭-铜(C/C-Cu)复合材料,分别在环-块运动模式、销-盘运动模式和往复运动模式下对该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进行研究,并与粉末冶金方法制备的滑板用C/Cu复合材料进行性能比较。结果表明:C/C-Cu复合材料在不同试验模式下表现出迥异的摩擦磨损特性。往复运动模式下试样表面形成完整光滑的磨屑层,摩擦因数和磨损量均分别维持在0.02和1.70mm3的较低水平,摩擦磨损性能优于C/Cu复合材料;环-块模式下试样磨损面粗糙,摩擦因数最高,达到0.25以上,磨损量最低,仅为0.75mm3与C/Cu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相当;销-盘模式下试样的磨损量远高于其它2种摩擦模式,最高达55mm3,摩擦磨损性能比C/Cu复合材料差。

  • 标签: C/C-CU复合材料 熔渗 摩擦磨损特性 试验模式
  • 简介:锡铁山铅锌矿原矿含铅3.65%、锌4.56%、硫14.85%、金0.44g/t、银44.50g/t。近年来,锡铁山选矿厂现场开展提高伴生金银回收率的工业试验研究,通过在铅浮选作业中添加新型捕收剂酯-116和新型调整剂T16两种药剂,强化铅、金、银矿物及其连生体矿物的浮选,提高伴生金银回收率。工业试验结论表明:铅精矿含金的回收率提高了5.77%,铅精矿含银的回收率提高了1.51%。

  • 标签: 新型捕收剂 工业应用 提高金银回收率
  • 简介:株洲冶炼厂总废水处理后净化水经过投加水质稳定剂进行水质稳定处理后,经测试各项运行指标均符合工业循环冷却水的水质要求。将净化水有效地回用,不仅可以减少废水排放量,减轻环境污染;而且有利于提高工业水复用率,为实现工业废水零排放创造条件。

  • 标签: 净化水回用 水质稳定 废水处理 有色冶金工业
  • 简介:运用金相、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对SA-210C高压锅炉管扩口试验裂纹性质进行分析,认为残余疏松和夹渣是产生裂纹的潜在因素,中间包耐火材料质量不好,包衬耐火材料被浸蚀带入钢液是在管坯中产生夹渣缺陷的直接原因。

  • 标签: 扩口裂纹 残余疏松 夹渣 耐火材料
  • 简介:试验主要以红土镍矿加压酸浸渣为原料,对其进行还原焙烧一磁选试验研究,研究过程分别考察了还原剂率、熔剂率、还原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对还原焙烧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焙烧温度为还原焙烧的主要影响因素,还原焙烧试验的最优组合为:焙烧温度1250℃,煤粉加入量32%,保温时间40min、熔剂加入量9%;通过开展还原焙烧一磁选试验,得到的产品铁精粉含铁达到82.14%,达到了富集铁的目的。

  • 标签: 红土镍矿加压酸浸渣 还原焙烧 熔剂率 还原剂率 磁选
  • 简介:某高硅低品位氧化铁矿石铁品位为25%左右。该铁矿石筛分成粉矿、块矿后进行预选抛尾。粉矿预选精矿磨矿后进行强磁选,精矿铁品位可达41.20%以上,SiO_2含量16.22%以下。块矿预选精矿经阶段磨矿阶段弱磁选-反浮选,精矿铁品位可达61.20%以上,SiO_2低至8.82%以下。

  • 标签: 高硅 低品位 氧化矿 选矿
  • 简介:搅拌站原尾砂自流系统存在一定的设计缺陷,当尾砂、粉煤灰等原料不能满足供应时,系统无法保证正常生产,经技术改造,提高系统的供砂、供灰、供水能力,改进过程控制,在无尾砂时系统具备按灰砂比1:4充填的工艺要求,尾砂供应正常时,系统仍能按原配比充填,进一步优化和提升充填工艺的应变能力。

  • 标签: 尾砂自流 改造 生产应用 系统改造 尾砂 自流
  • 简介:持续的出生性别比失衡与农村社会中的性别偏好有着直接的联系。农村生育中的“男孩偏好”是特定的性别秩序形塑的结果。传统的性别秩序突出表现为从夫居婚配模式、以男性为主导的父权制家庭模式、以男性为主的养老模式以及“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模式。在传统的性别秩序制约下,农村居民的男孩偏好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 标签: 生育 性别偏好 传统性别秩序
  • 简介:天然气作为21世纪最热门的清洁能源之一,其未来市场一直被看好。根据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的预测,2030年前全球天然气消费需求年均增长率为2.0%,而石油和煤炭需求的年均增长率仅为0.7%。国际能源机构(IEA)发布的天然气中长期需求预测显示,到2035年全球天然气需求总量将达到5.1万亿立方米,占全球能源需求的25%。

  • 标签: LNG 天然气需求 年均增长率 黄金 产业 中国
  • 简介:利用水平连铸生产设备进行了稀土镧微合金化TP2铜管工业化试验,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仪、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仪等手段,研究了样品成分、组织、缺陷及稀土镧的收得率等。结果表明:稀土镧微合金化TP2铜水平连铸管坯含镧24~30ppm,杂质元素硫被有效地去除,组织明显改善,表现为晶粒细化、靠近铸坯内壁分布的微裂纹产生几率降低;镧实际收得率为10%~15%,镧大多被氧化成浮渣聚集在铸造炉后膛;稀土镧微合金化TP2铜管坯外表面裂纹沿着轴向不连续分布,而且裂纹较大、较长、较多,裂纹径向最大深度为490μm。

  • 标签: 稀土 微合金化 TP2铜 水平连铸 工业化试验
  • 简介:在对金川集团公司三厂区15kt/a海绵钛项目30m非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折线型屋架进行荷载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较为详细地论述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屋架的试验方法。本次试验中将3榀屋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测试。对屋架构件几何尺寸、屋架外观质量与缺陷、混凝土抗压强度、挠度、裂缝情况等指标进行了检测,并做了相应的定性分析,为类似的结构试验提供了范例,也给今后的非标屋架设计和非标屋架制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 标签: 30m 非标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 折线型屋架 荷裁试验 挠度
  • 简介:针对某银钒石煤矿钙含量高的特点,进行了反浮选工艺流程试验和扩大连续试验,较好地回收了有价元素钒及银,并有效地降低了银钒精矿中的CaO等杂质。扩大连续试验获得银钒含V2O51.49%、含Ag151.22g/t;V2O5和Ag的回收率分别为95.38%和87.18%,CaO的脱除率为94.11%,试验指标较理想,为同类型石煤钒矿选矿提供了有效途径。

  • 标签: 高钙 石煤钒矿 银钒矿 反浮选 扩大试验
  • 简介:本文就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工作原理及试验方法作了一些介绍,以供相关技术人员学习交流。

  • 标签: CVT 原理 试验方法
  • 简介:试验研究的矿样来自西藏墨竹工卡,矿石为复杂难选铜铅锌多金属矿。依据矿石性质的特点,铜铅锌浮选采用铜铅混合浮选、然后再进行铜铅分离,铜铅浮选尾矿进行浮选锌矿物的原则工艺流程。该工艺的关键技术如下:(1)铜铅混合浮选采用BD、丁基铵黑药和黄药组合捕收剂;(2)采用硫化钠、硫酸锌和碳酸钠组合作为锌矿物的抑制剂;(3)铜铅分离采用活性炭脱药;(4)CMC、Na2SO,和Na2SiO,环保型的组合药剂作为铅矿物的抑制剂。通过上述技术创新,成功地实现了铜铅分离,并取得良好的选矿试验指标。该工艺率先于2007年在西藏中凯墨竹工卡选矿厂取得成功。

  • 标签: 复杂铜铅锌矿选 铜铅混合浮选 铜铅分离 组合捕收剂
  • 简介:全新构建的贵冶智能工厂应用系统在功能实现上需要配套硬件支撑,以集中监视生产状况,及时推送和接收作业指令,实现异常事件预警预报等,并实时反馈执行或处理结果,实现高效生产组织和协同。通过配置的硬件设备还可以将化验分析结果和现场采集的数据自动上传,减少人为因素对作业过程的干扰,提高作业效率和准确性。

  • 标签: 看板设备 条码设备 采集设备 射频设备 终端设备
  • 简介:研究了用过氧化氢低温从钴镍浸出液中除铁,确定了除铁最优工艺条件为:控制浸出液pH为4.0~4.5,双氧水浓度为5%~10%,在常温下反应1.5~2.0h,反应过程加入适量添加剂A,可改善过滤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滤液中铁离子质量浓度降至0.01g/L,达到生产要求。

  • 标签: 氧化中和除铁 低温 双氧水 过滤性能
  • 简介:针对酒钢4号265㎡烧结机优化配料的问题,对其所用大宗铁精矿、粉矿进行了烧结性能研究,并对几种主要铁料进行了合理配矿烧结杯试验研究。根据大宗铁精矿、粉矿的烧结性能,由优到劣进行了排序,推荐了4号烧结机合理配矿结构。

  • 标签: 合理配矿 烧结性能 烧结杯 试验
  • 简介:针对采用步进式横移装置结构的钢管水压试验设备的工艺进行研究,从而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套适用于本设备的多任务机制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该方法经实际项目测试取得预期效果。系统采用此方法后,运行稳定、良好且生产效率高。

  • 标签: 钢管水压试验设备 多任务机制 任务事件 自动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