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1 个结果
  • 简介:太行山低山片麻岩区由于多年来的过度开发利用和不科学的管理,造成了生态系统严重退化.为了改善太行山区的生态环境,提高山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使各种资源斑块达到最佳生态组合,加速山地生态系统的自然演替,实现山地生态、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进行了片麻岩山区再生景观生态建设技术的研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首先通过调查,分析太行山片麻岩山区景观生态构成要素的特征,通过系统聚类,将该区的景观划分为荒山型景观、疏林型景观、经济林型景观、生态经济林型景观4大类.其中,生态经济林型景观的主要斑块是林地,森林覆盖率达30%-85%以上,生态协调功能较强,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较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景观生态类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高效益无公害苹果园综合建设技术、板栗集约栽培技术、油松营养袋造林技术、水土保持林优化结构与利用技术、沟谷河道蓄水防洪体系建设技术等景观生态斑块优化建设技术.通过上述技术的综合运用,建成了既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又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的生态林景观、经济林型景观和生态经济林景观的优化模式.

  • 标签: 太行山 景观生态 景观特征 景观模式
  • 简介:根据最新一份SmithersPira报告《2022年之前纸和纸板用功能性和阻隔涂料的前景》的独家数据显示,未来5年,纸和纸板用功能性和阻隔涂料的增长将被全球经济复苏以及向转型经济体的更大渗透所拉动。预计到2022年,全球纸和纸板用功能性和阻隔涂料市场总值达到51.8亿美元,5年间年均增长率为4.9%。到2022年,预计亚太市场功能性和阻隔涂料使用量占全球份额将从2012年的46%增加

  • 标签: 供应商继续 功能性阻隔 包装行业
  • 简介:作为西部大开发林业生态建设的重点省份,1998年以来,陕西以林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调整地区性森林、人类与社会的关系上狠下功夫,走林业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的发展之路,五年间,累计造林、退耕还林、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年拦蓄泥沙量4项指标居全国首位.成功的原因主要是:(1)全力实施国家林业发展战略工程,使区域性生产因素整体功能得到了进一步发挥.(2)与植被天然的更新能力相协调,实施封山禁牧,使林草、土地和充足的光热资源等发挥了巨大的作用.(3)考虑群众脱贫致富愿望,实施林业生态经济型产业开发,为林业科学的长期持续稳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标签: 林学 陕西林业 协调发展 因素分析
  • 简介:为落实国务院《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关于开展消费品标准化示范工作的要求,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在近期编制了《消费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方案(2017-2020年)》,同时,决定开展2017-2018年度消费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申报工作.

  • 标签: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示范基地 消费品 国家标准委 申报工作 国务院
  • 简介:【本刊讯】2010年玖龙集团开始在泉州台商投资区建设一个年产180万吨的废纸制浆造纸基地,工程分三期进行。第一期为建设规模65万吨废纸制浆造纸项目,含一条年产35万吨牛卡生产线和一条30万吨再生牛卡生产线,并包含热电厂、环保设施等辅助系统和附属系统,项目于2013年10月建成投产并及时达产。

  • 标签: 三期工程 泉州 建设方 修改 纸业 废纸制浆
  • 简介:澎湃新闻(记者刁凡超)2018-04-13报道: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国家储备林建设规划(2018-2035年)》(简称“规划”)。该《规划》提出,到2020年,规划建设国家储备林700万公顷,继续划定一批国家储备林,基本建立国家储备林管理制度体系。

  • 标签: 储备 公顷 自给 用材 制度体系 规划
  • 简介:林纸一体化工程原料林基地建设中,经营机制问题是一个重点难点问题.高度集约化的工业化大生产,与高度分散的林业经营形式之间存在着突出的矛盾,必需从经营机制上加以解决.原料林基地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从保护林农的根本利益出发,从山区林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调动项目建设参与各方的积极性.本文论述了4种经营模式下的运行机制,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并从林纸一体化工程原料林基地建设的实际出发,提出了4个方面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希望能引起重视和关注.

  • 标签: 林纸一体化工程 原料林基地 经营机制 经营模式
  • 简介:发展林业保护好生态,促进早日建成"生态县"已成为当代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流.为此,提出林业两大体系建设是新昌建设生态县的一项关键性基础工程.

  • 标签: 生态县建设 林业两大体系 地位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