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8 个结果
  • 简介:对大麻木质芯秆的APMP制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药液热浸渍的适宜条件是:NaOH用量6.0%,H2O2用量3.0%,EDTA用量0.05%,MgSO4用量0.05%,Na2SiO3用量2.0%,热浸渍的处理浓度25%,70℃下处理50min.在此条件下做一段药液热浸渍,然后经过两段磨盘间隙为0.02的盘磨磨浆,所得大麻木质芯秆APMP的特性为:得率79.0%,打浆度66°SR,抗张指数35.0Nm/g,白度61.8%ISO,撕裂指数3.75mNm2/g,耐破度0.08MPa.

  • 标签: 大麻 木质芯秆 高得率浆 APMP制浆 造纸原料
  • 简介:利用具有Keggin结构的HnXW12O40(n=3时,X=P;n=4时,X=Si)对工业碱木质素进行催化降解,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乙酰化结合电位滴定法测定了降解活化后碱木质素的酚羟基和总羟基含量,分别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和溶剂体系等因素对催化降解后碱木质素羟基含量的影响,确定了HnXW12O40降解碱木质素的最佳工艺条件。同时对降解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 标签: 多酸 催化 降解 碱木质素
  • 简介:对氧脱木素前活性氧活化预处理过程中,纸浆残留东紊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活化处理后木素结构单元之间以及木紊和碳水化合物之间的联接发生了断裂,使木素分子变小,有利于木素在后续氧脱木素过程中的溶出;活化处理后木素结构中酚羟基效量增加,提高了木素和氧气的反应活性.有利于氧脱木素时的脱除。

  • 标签: 氧脱木素 木素结构 纸浆 酚羟基 预处理 残留
  • 简介:以厌氧污泥为种泥,在微磁场、低溶解氧条件下,梯度式加入五氯酚(PCP)驯化污泥,并以不加磁粉的反应器作为对照,考察驯化过程微氧磁性活性污泥的污泥浓度(MLSS)、污泥体积指数(SVI值)及絮凝性能。在整个驯化过程中,有磁粉反应器中微氧活性污泥紧实,絮体较大,MLSS高于无磁粉反应器的,在PCP浓度低于20mg/L时,SVI值始终保持在45-55mL/g,沉降性能良好;而无磁粉反应器中污泥松散,SVI值较高。对污泥胞外多聚物(ECPs)总量、蛋白质与多糖比值的测定结果表明,磁粉的加入大大提高了污泥的絮凝性能。

  • 标签: 五氯酚 微氧 活性污泥 磁粉 理化特性
  • 简介:对NS-AQ法杨木高得率化学浆(粗浆得率63.70%,细浆得率59.23%)的氧脱木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适宜的氧脱木素条件是:浆浓11%,氧气压力0.6MPa,温度85℃,时间80min,用碱量5%,硫酸镁用量0.3%.适宜条件下的氧脱木素结果是:卡伯值约下降3/4(由37.3降至9.1),粘度约下降1/3(由1340mL/g降至873mL/g),白度提高14.9(由50%ISO提高至64.9%ISO)个百分点,返黄值大幅度(由4.53降至0.90)下降,浆的损失率为6.7%(得率为93.3%),总得率为55.26%.

  • 标签: 杨木 NS-AQ法 高得率化学浆 氧脱木素 造纸 制浆
  • 简介:高锰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在酸性条件下可以与纸浆中的木素反应.本文研究了麦草浆高锰酸钾脱木素的适宜条件,提出了一种麦草浆低氯漂白新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高锰酸钾是一种良好的木素脱除剂,用它脱木素的最佳条件和纸浆的卡伯值有关.纸浆经高锰酸钾脱木素后具有良好的可漂性,卡伯值为14.6的麦草浆经1%的高锰酸钾预处理后,5%的用氯量就可以将其漂至76.5%ISO的白度,其白度和物理强度均高于工厂中8%用氯量条件下的漂白浆.

  • 标签: 麦草浆 纸浆可漂性 高锰酸钾 脱木素 漂白 造纸
  • 简介:以含铁装饰原纸生产废水污泥为原料,NaClO3为氧化剂,经过酸溶和氧化过程,制得了液体聚合硫酸铁(PFS)絮凝剂.研究了酸溶过程中反应温度及时间对铁溶出率的影响.以Fe2含量表征PFS质量,考察了NaClO3用量、氧化时间和温度对PFS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酸溶过程中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反应5h,反应温度80~90℃;NaClO3氧化制备PFS的适宜条件为:n(NaClO3)∶n(Fe2+)=0.18∶1,反应时间3h.制得的PFS各项指标均符合GB14591-2006中规定的PFS一级标准要求,PFS对造纸废水的絮凝效果优于市售PFS和PAC,适宜用量为30~45mg/L;对制药废水的絮凝效果与市售PFS无显著差别,适宜用量为20~30mg/L.

  • 标签: 造纸污泥 聚合硫酸铁 氯酸钠 絮凝
  • 简介:基于宽区压榨过程中毛毯微观结构特性的分析,采用2套自制模拟实验装置,研究了压榨过程中毛毯微观组织的受压情况以及毛毯结构与纸幅定量对压榨脱水过程的影响,进而研究了毛毯一纸幅体系的脱水机理。结果表明,压榨过程中,毛毯.纸幅接触复合层在其微观组织上所受压力分布不均匀,进而影响压榨脱水效率;因毛毯植绒纤维传递的压力不均匀,毛毯.纸幅接触复合层中会形成压缩区域和未压缩区域,未压缩区域具有很高的渗透性能,是主要脱水通道;当水流经过的毛毯-纸幅接触复合层骨架空隙较畅通时,压榨脱水控制方式属于“压控主导型脱水”,反之,属于“流控主导型脱水”;在毛毯结构设计中,植绒纤维直径是提高压榨脱水效率的第一考虑要素,其次是底网结构,最后是植绒层数。对于低定量纸幅,宜采用植绒纤维直径小、多层底网、植绒层数较多的毛毯;对于较高定量纸幅,宜采用植绒纤维直径大、双层或单层底网、植绒层数较少的毛毯;压榨毛毯表面的平均压强可作为衡量其综合性能的定量化指标之一。

  • 标签: 毛毯-纸幅体系 压榨模拟 脱水机理 毛毯表面平均压强 毛毯表面结构
  • 简介:将纤维素酶和脱墨剂共同应用于混合办公废纸的脱墨中,研究了酶用量、时间、温度对脱墨的影响.研究表明,与多组分纤维素酶Novozym342相比,两种单一组分的内切酶Novozym613和Novozym476对油墨粒子的脱除更有效,其中含有纤维素吸附区(cellulosebindingdomain,CBD)的Novozym476对混合办公废纸具有最好的脱墨效果,经0.1ECU/g的Novozym476和脱墨剂共同处理后的脱墨浆的尘埃度比传统的化学脱墨浆的尘埃度降低50%,其物理强度相差不大.

  • 标签: 纤维素酶 混合办公废纸 酶法脱墨 造纸
  • 简介:对速生优质树种三倍体毛白杨进行了单段预处理的P-RCAPMP制浆,通过对各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在化学预处理中,NaOH和H2O2用量是影响纸浆性能的主要因素,一段磨浆后的高浓停留段能在较大程度上改善浆的质量.此外,对磨浆过程中浆料物理强度和光学性能的变化也进行了研究.

  • 标签: 三倍体毛白杨 单段预处理 P-RC-APMP制浆 纸浆性能 造纸
  • 简介:采用相分离法制备了4种慈竹木质素酚(木质素对甲酚、木质素邻苯二酚、木质素间苯二酚、木质素邻苯三酚)。将4种木质素酚分别与聚羟基丁酸酯(PHB)共混制膜,探讨了木质素酚种类及用量对复合膜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木质素对甲酚与PHB复合膜的吸水性和热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现有工艺条件下木质素酚的最佳添加量应不超过10%;相同添加量下,木质素邻苯二酚和木质素间苯二酚与PHB的复合膜的力学性能好于木质素对甲酚和木质素邻苯三酚与PHB的复合膜。

  • 标签: 慈竹木质素酚 聚羟基丁酸酯(PHB) 复合膜
  • 简介:研究了中温(32±2)℃条件下,颗粒活性碳载体厌氧流化床(AFB)反应器处理硫酸盐草浆废水的运行性能;利用Monod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和拟合,得出了硫酸盐草浆废水厌氧消化过程的基质降解规律。

  • 标签: 厌氧流化床 固定化微生物 动力学分析
  • 简介:白腐菌分泌胞外氧化酶--木素降解酶.这类氧化酶底物专一性不强,除降解木素外还降解大量的污染物.首先观察4种白腐菌Pleurotuseryngii,Polyporusversicolor,Pleurotusostreatus和Fomeslignosus在限氮和富氮培养基中产木素过氧化物酶、锰过氧化物酶和漆酶的能力,4种真菌只产锰过氧化物酶和漆酶.由于Pleurotuseryngii和Pleurotuseryngii产酶能力较强,用于碱木素的降解脱色,二者在限氮条件下11天对碱木素降解脱色率为65%和72%.0.6g/LCa2+有助于菌体生物量的增加,对产酶影响不明显;10mg/LMn2+有助于锰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提高;5mg/LCu2+可显著提高菌体产漆酶能力,10天可使碱木素的降解脱色率达到90%.

  • 标签: 木素降解酶 白腐菌 碱木素 降解脱色 造纸工业 废水处理
  • 简介:研究了在精磨前用纤维素酶预处理杨木一段盘磨化学机械浆对降低磨浆能耗的影响,探讨了该酶的酶学性质以及在不同反应体系下对能耗、纸浆物理性能和纤维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素酶在pH值4.8和温度50℃条件下,各组分酶活较高;当纤维素酶在用量0.5IU/g、温度50℃、pH值5、处理时间为1h的条件下,酶处理效果较好,可以有效降低磨浆能耗。但是由于纤维长度下降,纸浆的物理强度性能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 标签: 纤维素酶 酶处理 磨浆 物理性能 纤维形态
  • 简介:为了进一步地降低纸机干燥部能耗、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本课题提出了能耗协同控制的概念,即同时考虑烘缸内部蒸汽冷凝水热力系统的能量消耗与气罩通风热力系统的能量消耗,实现二次热能的循环综合利用。针对高强瓦楞纸机干燥部设计了一套基于西门子S7-300PLC的能耗协同DCS控制系统,实现了干燥部上述系统的整合,不但能够降低纸机干燥部的能耗,也为干燥部全局优化方案的实现打下了基础。本控制系统已在多条高强瓦楞纸机生产线上得到了应用,收到了较好的节能效果。为了实现干燥部的全局优化,本课题搭建了基于数据驱动的控制策略优化控制框架,将工业现场的大量运行数据用于模型的修正并建立控制策略优化数据库,可以快速寻找与当前工艺条件最为匹配的优化控制策略,实现节能降耗。

  • 标签: 蒸汽冷凝水热力系统 密闭气罩热力系统 能耗协同控制 DCS控制系统 数据驱动
  • 简介:对气相色谱,紫外吸收和比色等测定制浆纸厂废液废水挥发酚的三种方法进行了研究。根据制浆纸厂废液废水的实际情况,修订了样品蒸馏条件。蒸馏硫酸盐浆废液废水时,加过量硫酸铜消除硫化氢干扰。对含亚硫酸盐废液废水,改为在PH7~8蒸馏,以排除二氧化硫干扰。气相色谱法使用三氯甲烷萃取加盐加酸的样品蒸馏液,萃取率达95~100%。样品经萃取浓缩后用15%Apiezonl—ChromosorbWAWDMCS(80~100mesh)柱分析愈疮木酚,苯酚,邻-、对-、间-甲酚,邻-、对-、间-氯酚,2,4-二氯酚等九种酚。紫外吸收法测定碱性样品溶液在240nm及290nm附近的吸收峰强并根据峰位及两峰峰高比判定主要挥发酚的品种,以此计算总酚。4—氨基安替比林比色法进行水相测定时,波长由原来的510nm改为495nm。在此波长下,愈疮木酚和苯酚都有最大吸收。除使用制苯酚副产物亚硫酸钠为蒸煮剂的浆厂外,一律按愈疮木酚计算总酚。用三方法分析硫酸盐法、碱性亚硫酸盐、酸性亚酸硫盐、碱法等六个浆厂的废液废水中挥发酚,所得数据是互相吻合的。废液中主要挥发酚成分得到红外光谱与核磁共振谱的证实,除愈疮木酚、苯酚外,有的废水中有痕量氯酚,文中讨论了形成与不形成氯酚的原因。经修订的比色法仍可用于常规测定。硫酸盐浆厂挥发酚产量最高。愈疮木酚是制浆过程中产生的挥发酚的主要成分,但苯酚也有不容忽视的含量,建议每隔一定时期,用气相色谱法对浆厂废水挥发酚做全面分析,以取得污染情况的可靠情报。气浮池处理废水,漂白废水洗浆等对减少挥发酚污染有效,建议在浆厂推广实施。

  • 标签: 制浆纸厂 含量调查 品种含量
  • 简介:对速生纸材新品种光叶楮木质部的纤维特性以及化学法制浆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光叶楮木质部纤维较短,细小纤维含量高,但纤维长度分布均一;采用KP法和NaOH-AQ法制浆,所得纸浆与速生杨木浆相比,裂断长接近,但撕裂指数和耐折度较低;KP浆和NaOH-AQ浆相比,前者强度较好;2种浆料采用CEH漂白,均具有较好的可漂性,尤其KP浆可漂性更好,在有效氯用量7%下,白度可达80%ISO;漂白浆与未漂浆相比,尽管强度有所降低,但变化不大.另外,在利用其木质部制漂白化学浆的过程中,还必须加强备料、筛选,筛除杂细胞以改善纸浆质量.

  • 标签: 光叶楮 木质部 纤维特性 制浆性能 NAOH-AQ法 漂白浆
  • 简介:造纸厂麦草化机浆综合废水经Fe-CA仿酶体系处理后,CODCr去除率非常显著,可达60%以上,木质素大量脱除,有效地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为难降解废水的后续处理创造了条件。铁与羧酸形成的螯合物(Fe-CA)性能稳定,价格低廉,在功能上能较好地模拟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研究表明,Fe-CA仿酶体系处理废水的最佳条件为:Fe-CA仿酶用量为10mg/L废水,原水pH值调至中性,温度30℃,H2O2用量是0.15g/L,硫酸铝加入量为0.4g/L,沉降时间6h。

  • 标签: Fe-CA仿酶 造纸废水 仿酶处理
  • 简介:以木素类模型物对羟基苯丙酸(HL)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均相Fenton试剂对HL的降解,探讨了体系pH值、H2O2用量、Fe^2+用量、HL溶液初始质量浓度、反应时间、紫外光照射等因素对HL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当体系原始pH值4.0时,加入2倍理论用量的H2O2,Fe^2+与H2O2摩尔比为1∶100,反应60min后,初始质量浓度为60mg/L的HL溶液,其去除率可达79.2%;体系在紫外光照射下可形成协同效应,降解速度显著加快,同样条件下反应20min,溶液中HL和TOC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8.3%和79.6%。

  • 标签: 均相Fenton 羟基自由基 对羟基苯丙酸 氧化降解
  • 简介:概述了制浆造纸过程中溶解物质与胶体物质(DCS)的生物控制研究现状及进展,重点论述了真菌和不同生物酶在控制DCS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DCS生物控制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 标签: 溶解与胶体物质 白水 果胶酶 脂肪酶 漆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