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4 个结果
  • 简介:传染支气管炎是由传染支气管炎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病毒性呼吸道和生殖道甚至消化道传染病。其特征是气管啰音、咳嗽和打喷嚏;没有获得母源抗体的雏鸡由于呼吸道或肾脏感染可引起死亡;雏母鸡感染IBV后可引起永久的输卵管损伤,到性成熟丧失产蛋能力;蛋鸡感染后抵抗

  • 标签: 支气管炎诊断 诊断预防
  • 简介:在鸡传染支气管炎的防治工作中,抗生素、抗菌素、生物疫苗等的滥用,导致禽体耐药性大增,产生的负面影响极大。在此,中草药因其独特性,药效功能多样,成本低廉,含多种营养成分等等,而被频繁用于此病的防控工作中去。文章就此就中草药防治鸡传染支气管炎的相关工作要点,做系统阐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中草药 防治 传染性支气管炎
  • 简介:某部组织军犬野外驻训演习期间,由于外界环境应激等因素刺激,致使犬群发生不明原因以阵发性干咳为主要特征的呼吸道疾病,部分成年军犬相继感染发病,经过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测诊断为犬传染支气管炎(犬窝咳)。立即启动传染病紧急防控预案,对患病犬进行严格隔离并精心治疗,仅用15天时间便有效控制了疫情,治愈率100℅。

  • 标签: 传染性支气管炎 军犬 呼吸道疾病 实验室检测 环境应激 临床检查
  • 简介:1发病情况河南省固始县杨集乡李某的养猪场,共有成年种猪230头,哺乳仔猪360头,育肥猪1260头。2014年8月26日,该养猪场的哺乳仔猪全部发病,死亡96头,死亡率26%;育肥猪发病率在18%左右,经治疗后全部康复。发病初期,养殖场普遍使用庆大霉素、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效果不明显,先后怀疑是霉饲料中毒、猪瘟、猪伪狂犬病等,但采用相应治疗均无效,当诊断为猪传染胃肠炎后,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病情得到很好地控制。

  • 标签: 猪传染性胃肠炎 发病情况 诊治 哺乳仔猪 磺胺类药物 霉饲料中毒
  • 简介:猫真菌皮肤病属人畜共患传染病,以引起猫的头、颈、四肢、躯干的皮肤形成鳞屑状癣斑为主要特征。病原主要是红色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和犬小孢子菌等病原真菌,并常伴有螨虫和细菌的混合感染。目前,常用的抗真菌药物虽有一定的疗效,但多数药物价格较贵且有毒副作用,应用受到限制。

  • 标签: 真菌性皮肤病 蛇床子 人畜共患传染病 抗真菌药物 治疗
  • 简介:犬自咬尾部是犬自咬症中最常见的自咬现象,本病多见于幼犬,营养物质缺乏,湿疹,荨麻疹,皮肤真菌感染及体外寄生虫病等均可导致本病发生。由于犬不断地啃咬自己的尾部,可导致犬尾尖出现脱毛,损伤,出血,犬由此而不断消瘦,如果继发细菌感染,还可能危及生命。本文主要介绍一例犬顽固自咬尾症的治疗情况。

  • 标签: 手术治疗 咬尾症 顽固性 幼犬 体外寄生虫病 继发细菌感染
  • 简介:诱导多潜能干细胞(inducedpluripotentstemcells,iPS)是指通过在分化的体细胞中表达特定的转录因子来诱导其发生重编程而获得的可不断自我更新和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诱导多潜能干细胞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而物种的大小以及解剖学和生理学特性决定了其是否适合用作临床模型。2009年,3个不同的研究小组几乎同时发表了获得猪诱导多潜能干细胞的文章。研究人员通过逆转录病毒载体将4个重编程因子(POU5F1,SOX2,cMYC和KLF4)导入体细胞,诱导产生具有胚胎干细胞(embryonicstemcells,ES)特性的诱导多潜能干细胞。研究发现,猪诱导多潜能干细胞比鼠诱导多潜能干细胞更接近人胚胎干细胞和人诱导多潜能干细胞。假如可以建立特定的猪诱导多潜能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特定的细胞系,那么就有可能通过这些动物去检测诱导多潜能干细胞在基因治疗中的安全和有效

  • 标签: 猪诱导多潜能干细胞 胚胎干细胞 外源转录因子 逆转录病毒 移植
  • 简介:高致病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以感染禽类为主的烈性传染病,致死率可达100%,严重危害着养殖业。总结一些经验和方法,有效防治禽流感。

  • 标签: 禽流感 免疫 防控技术
  • 简介:选取1日龄新罗曼健康雏鸡450羽,随机分成5组,每组设6个重复,每重复15羽,试验期42d,观察日粮中添加抗生素及不同水平功能寡糖对新罗曼雏鸡生长性能的影响。对照组日粮中添加金霉素50mg/kg,试验1~4组日粮中添加寡糖水平分别为0.05%、0.10%、0.15%、0.20%。试验结果表明:0.15%寡糖组的效果最好,与抗生素对照组相比,可提高雏鸡增重6.74%(P〈0.05)、饲料转化率3.61%(P〉0.05);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雏鸡的腹泻率(P〉0.05)及死亡率(P〉0.05)。

  • 标签: 新罗曼雏鸡 寡糖 抗生素 生长性能
  • 简介:目前,能量的摄入不足是生产中限制高产奶牛生产性能发挥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处于泌乳盛期的奶牛更是如此。利用过瘤胃脂肪解决奶牛泌乳期日粮中能量问题是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本文就过瘤胃脂肪的类型和原理、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等方面做一概述,为科学使用过瘤胃脂肪调控奶牛能量需要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能量 奶牛 保护性脂肪
  • 简介:旨在评价利福昔明子宫注入剂的黏膜刺激。子官和阴道黏膜刺激试验选8只家兔,随机分供试药物(利福昔明子宫注入剂)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4只,子宫灌注2ml,ld1次,连续3d。观察临床表现、阴道分泌物,剖检阴道和子宫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眼刺激试验选4只家兔,自身对照法,左眼给予供试药物,右眼给予生理盐水,每只眼睛滴入0.1ml,ld1次,连续3d。于每次给药前后及停药后1h、2h、4h、24h、48h和72h检查眼睛并评分。子宫和阴道黏膜刺激结果:各动物精神状态、饮食、排便等均未见异常;阴道口未见充血、红肿及异常分泌物;剖检子宫和阴道黏膜未见充血、出血点、肿胀和异常分泌物,病理组织学检查未见病理变化,刺激反应评分为0。眼刺激试验结果:各时间点观察眼球、眼睑、角膜、结膜和虹膜正常,未见异常分泌物、损伤、充血、水肿等,刺激反应评分为0。结果表明该制剂对子宫和阴道黏膜、眼睛均无刺激,安全高。

  • 标签: 利福昔明子宫注入剂 局部刺激性 子宫和阴道 眼睛
  • 简介:2009年5月末,青藏高原野生动物园送检病死大鸨1只。大鸨学名为Otistarda,属于鸨科,又称野雁,俗名独豹、套道格,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通过问询饲养员了解其临床症状为:病程约有1个月,最初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下降、被毛粗乱、持续拉黄绿色稀粪,病初曾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最后衰竭死亡。解剖观察其病理变化见心冠脂肪出血,

  • 标签: 多杀性巴氏杆菌 分离鉴定 大鸨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野生动物园 青藏高原
  • 简介:据BODC了解,由于澳大利亚的犊牛出口需求强劲.目前荷斯坦犊牛价格已经达到了1700澳元/头(约合10948元人民币),娟姗犊牛的价格也达到了1200澳元/头(约合7728元人民币)。因此。南澳地区的奶农更愿意繁育纯种的奶牛,而不是传统的乳肉兼用牛。

  • 标签: 荷斯坦犊牛 澳大利亚 性控冻精 奶农 出口 人民币
  • 简介:牛传染胃肠炎是由传染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呕吐、严重腹泻和脱水为特征。(一)发病情况本病的病原是传染胃肠炎病毒。该病毒在65℃条件下,只能存活10min左右。紫外线照射可灭活,阳光下6-8h即可灭活,较耐干燥,阴暗环境中7-10d仍存有一定的感染力。37℃条件下,用0.5%的石炭酸溶液,

  • 标签: 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急性肠道传染病 医治 紫外线照射 发病情况
  • 简介:高致病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俗称蓝耳病)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病疫病。该病主要以猪高热、发病急和死亡快为特征,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这种病来势猛,传播快,饲养管理条件差的散养户和小型猪场多发,往往能给养猪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 标签: 猪蓝耳病 高致病性 防治要点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 饲养管理条件 发病死亡
  • 简介:面对鸡淋巴白血病在我国养鸡生产中的不断“再现”和局部流行,其危害是有目共睹的,为了寻求有效的相关防控措施,在2006--2013年间,笔者从生产防治的角度对贵州部分地区发生的20余例确诊和疑似禽白血病病毒(Avianleukosisviruses,ALV)感染鸡群病例进行了临床防治实践探索,初步建立了较为有效的中西兽医结合防治方案。防治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案能在5~8d时间将该痛进行有效控制和治愈,临床治愈率均在95%以上,且患病鸡只的肝脏、脾脏、肾脏肿瘤性病灶几乎完全消失。笔者认为这对解决禽白血病(AL)的生产防治、降低患病鸡群的死淘率和减少经济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鸡淋巴性白血病 生产防治 中西兽医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