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即刻负重技术在口腔种植中已有广泛报道。本研究旨在报道使用不翻瓣技术的即刻负重治疗方案.追踪10年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材料与方法:将上颌需要即刻负重种植治疗的46名患者.共97颗MkiV机械制作表层的种植(NobeIBiOCare)纳入本研究。术前.为每名患者的软组织及其下方的牙槽骨解剖创建三维模型并制作外科导板。使用黏膜环切刀在黏膜上钻5mm的孔以避免翻瓣。在手术当天和手术后1、2、3、6、8和10年进行对照检查。结果:所有种植的部位都有完整的颊腭侧骨壁。预先制作的临时修复与种植精密适合。负重8周内,有9个种植失败,10年负重的累积生存率为91%。种植支持的固定桥生存率为94%,种植支持的单牙修复的生存率为81%。边缘骨吸收平均值在第1年内为1mm.第2年为04mm.第3年和10年后为01mm。结论:稳定的生存率和10年低的平均骨量丧失证实:在上颌骨应用不翻瓣技术进行即刻负重的种植治疗是可行的。

  • 标签: 牙种植体 不翻瓣手术 即刻负重 机械制作表层 骨质欠佳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人烤瓷修复中桥龈端形态对牙槽嵴黏膜的影响。方法对150例老年人单个后牙缺失患者随机分组.进行船底式桥和改良鞍式桥设计,行钻铬烤瓷冠桥修复。修复后6~12个月复诊.检查不同桥龈端形态设计的修复牙槽嵴黏膜的红肿情况及桥区食物滞留情况。结果修复后6~12个月,船底式桥牙槽嵴黏膜红肿发生率明显低于改良鞍式桥设计(X^2=5.79,P〈0.05),桥区食物滞留发生率略低于改良鞍式桥(X^2=1.19,P〉0.0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船底式桥可以有效保护桥黏膜组织,是老年人烤瓷桥修复的理想桥设方式。

  • 标签: 烤瓷冠桥 船底式桥体 改良鞍式桥体 食物滞留
  • 简介:目的:总结分析BEGO种植体系统球帽附着固位覆盖义齿,修复重度牙槽骨萎缩无牙下颌的临床应用与效果。方法:对重度牙槽骨萎缩、普通义齿固位极度不良的7例下颌无牙颌患者,在下颌骨前牙区植入2-3枚BEG0柱形螺旋种植,共植入种植17枚,后期采用球基台作球帽附着固位覆盖义齿修复,定期复诊观察评价种植和覆盖义齿修复效果。结果:全部17枚种植均顺利期愈合,愈合周期平均3个月,球帽附着覆盖义齿修复后经6-12个月观察,义齿稳定、咀嚼功能恢复理想,容貌改善明显,患者满意。结论:种植支持球帽附着固位覆盖义齿修复牙槽骨重度萎缩无牙下颌,可有效恢复咀嚼功能,改善患者容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球帽附着修复,简单经济,易于保持口腔清洁,可以推广。

  • 标签: 种植体 覆盖义齿 附着体 牙槽嵴 萎缩
  • 简介:目的:评价侧向加载条件下,不同牙剩余量对纤维桩复合树脂核全冠修复抗折性能的影响。方法:将正畸拔除的单根前磨牙分为5组(0mm组、1mm组、2mm组、3mm组和对照组),离牙行纤维桩复合树脂核金属烤瓷全冠修复,使用速率为1mm/min的45°角侧向加载;结果:0mm组的荷载力值(600.94±83.30N)和1mm组的荷载力值(665.46±58.81N)小于2mm组(949.94±74.80N)、3mm组(1004.52±93.99N)和对照组(1026.87±79.59N),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纤维桩复合树脂核全冠修复,随着牙剩余量的增加,修复的抗折能力也增加,因此,临床上要尽可能保留较多的牙组织,使修复效果更好。

  • 标签: 残根 牙体剩余量 纤维桩 侧向加载
  • 简介:目的:本研究采用种植作为固定装置,初步探讨种植固定与DDM植入的改良三明治增高牙槽嵴术应用可能性.方法:杂交家犬6只,随机分为3组.拔除所有的前磨牙,在下颌前磨牙区,施种植固定的改良三明治增高牙槽嵴术,在术后4周、9周、14周依次处死两只动物,所有标本经脱钙组织学检查(HE、新三色)、非脱钙组织学检查(荧光、甲苯胺蓝).结果:术后14周,DDM已基本吸收形成骨,三明治区形成成熟的骨小梁及骨皮质,种植为骨性结合.结论:种植固定和DDM植入的改良三明治术是治疗萎缩牙槽嵴种可采用的方法,为将来临床研究提供了客观依据.

  • 标签: 种植体固定 三明治技术 牙槽嵴萎缩 实验 DDM植入 牙槽嵴增高
  • 简介:目的检测种植功能矫治器作用下Beagle犬髁突软骨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的表达变化,探讨VEGF在种植功能矫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6只Beagle犬,分别在种植功能矫治治疗后4、8、12周处死,制备左侧髁突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SP法进行检测.结果VEGF在髁突后上部表达最明显,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髁突VEGF表达在4周时明显增加,在第8周时达到最高.结论种植功能矫治过程中VEGF的表达有所增加,提示VEGF可能参与了髁突软骨的改建,并且更多的促进了种植功能矫治过程中髁突软骨内骨形成.

  • 标签: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种植体 功能矫治器 髁突
  • 简介:近年来,微螺钉种植作为能够提供最稳定的强支抗而被广泛应用并得到了飞速发展,本文就微螺钉种植体能否形成骨结合及其稳定性问题进行综述。

  • 标签: 微螺钉种植体 正畸支抗 骨结合 稳定性
  • 简介:目的:探讨纳米非晶金刚石膜对镍铬合金烤瓷修复弯曲强度的影响。方法:36个镍铬合金烤瓷试件随机分为6组(n=6),其中5组的整个试件的表面分别镀覆非晶金刚石膜厚为20nm、40nm、60nm、80nm、100nm,对照组不镀膜;按照ISO9693-1标准的三点弯曲法测试试件的弯曲强度。结果:镀膜后镍铬合金烤瓷试件的弯曲强度分别是:20nm组为60.84±6.75MPa、40nm组为79.16±9.82MPa、60nm组为86.23±11.43MPa、80nm组为81.40±9.69MPa、100nm组为64.56±7.07MPa,未镀膜组为46.15±5.53MPa。结论:镍铬合金烤瓷复合体的整个试件经镀覆纳米非晶金刚石膜后其弯曲强度显著增加;镀膜时选择40-80nm的膜厚可以获得较高的弯曲强度。

  • 标签: 纳米材料 非晶金刚石膜 镍铬合金 烤瓷 弯曲强度
  • 简介:目的:对比新研制的钛基钽涂层人工种植植入犬下颌骨和股骨不同部位的植骨结合能力差异。方法:选5只成年健康比格犬,拔除双侧下颌第磨牙,愈合3个月建立缺牙模型。按临床种植植入手术操作步骤,分别于下颌骨和股骨中上段植入钛钽种植,每只犬双侧颌骨及股骨分别植入各2颗。术后3个月取材,行X线片、Micro-CT扫描及骨密度(BMD)分析、带植硬组织磨片组织学及Goldner三色法染色检查,ImageJ图像分析新骨形成面积。结果:钛钽人工种植植入犬体内3个月,X线示两组植均与骨结合紧密,植骨界面无低密度阴影。Micro-CT扫描显示:颌骨组种植与骨结合紧密,界面无低密度透射影,局部微结构、密度变化无显著差异;股骨组种植-骨界面近髓腔段呈低密度线状透射影,Micro-CT骨形态计量分析结果显示:颌骨组BMD为1169±86.39mg/cc,股骨组BMD,754.2±129.4mg/cc,颌骨种植周围BMD显著高于股骨种植周围BMD(P〈0.05);亚甲蓝-酸性品红染色显示:颌骨组种植周有红色带状深染新骨形成,植侧呈指状突入黑色植螺纹之间,颌骨侧呈波浪与蓝染的颌骨组织移行,植骨界面密合无间隙。股骨组也有红色深染新骨形成,但新骨带较颌骨组较窄,且植-骨界面部分不密合,见条状纤维结缔组织样结构。ImageJ图像分析显示:颌骨组新骨形成面积294.4±10.18μm2,股骨组新骨形成面积108.4±3.208μm2,新骨形成面积颌骨组显著多于股骨组(P〈0.05)。结论:钛基钽涂层人工种植植入下颌骨较植入股骨更能促进种植骨结合,本研究为种植骨结合动物实验模型选择提供了依据。

  • 标签: 钛基钽涂层人工种植体 骨结合 下颌骨 股骨
  • 简介:目的:观察磁性附着应用于下颌全口覆盖义齿常见的问题,并探讨预防或解决的方法.方法:用MagfitEX系统为23名患者制作下颌全口覆盖义齿,共制作磁性附着57个,观察1-1.5年,了解使用中发生的问题.结果:57个磁性附着有2个磁体脱落,1个根面板脱落,57个基牙5个发生龈缘炎,1个发生继发龋,游离端基牙远中骨吸收5例(以每侧为1例计算),23副下颌覆盖总义齿,3副折断,根面板及磁体末见明显腐蚀,磁力无明显减退.结论:Magfit磁性附着适用于下颌覆盖总义齿,临床上常见的问题都能预防或对症处理.

  • 标签: 磁性附着体 下颌全口覆盖义齿 临床应用 预防
  • 简介:无牙颌义齿的常规修复很难获得良好固位,对于伴有牙槽骨严重吸收的下颌无牙患者,义齿的修复更为困难。随着种植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在全口无牙颌修复中的应用,无牙颌义齿的修复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无牙颌的种植修复分为固定修复和可摘修复2种,在可摘修复中,种植与义齿的连接方式有:杆卡式,切削失,球帽式,磁性附着,双重冠等。

  • 标签: 种植 磁性附着体 义齿 覆盖 义齿 全口
  • 简介:目的比较微螺钉种植支抗与口外弓增强磨牙支抗的效果。方法选择上颌前突的患者30名,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种植支抗和口外弓支抗,对两组治疗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测量并通过Pancherz分析法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记录并比较两组的正畸疗程。结果种植支抗组较口外弓组在覆盖、磨牙关系以及上中切牙位置方面改善明显,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种植支抗组较口外弓组上磨牙位置更为稳定(P〈0.05),正畸疗程更短(P〈0.05)。结论种植支抗比传统口外弓支抗增强上颌支抗的效果更为理想。

  • 标签: 种植体 支抗 口外弓
  • 简介:背景:应用短种植(7mm)修复后牙缺失的临床资料较为有限。目的:报道在颌骨萎缩的后牙区使用短种植(7mm)负载1年后的临床效果。材料和方法:本前瞻性研究共纳入127名患者,用217枚种植支持165个固定修复。手术植入时即安装好最终基台,11名患者(18枚种植)采用丙烯酸树脂制成的暂时冠/桥即刻负载。在患者水平观察以下指标:种植存留率、并发症和边缘骨吸收。结果:随访7个月后有3名患者5枚种植失访。1年随访期内.127名患者中有6名患者、217枚种植中有10枚种植发生失败,在患者水平和种植水平的成功率为95%:平均骨吸收水平为1.27mm(标准差=067mm);惟观察到的并发症是有1枚种植出现了种植周围炎。结论:7mm短种植负载1年后获得了较高的成功率(患者水平和种植水平的成功率为95%).表明应用短种植种可行的方案,但还有待于更完善的长期随访加以证实。

  • 标签: 即刻负载 一段式种植 前瞻性研究 短种植体
  • 简介:原因与目的:种植与修复基台的连接处存在着微隙.构成细菌的污染区域,这特点使得软组织种植界面的重要性更加被重视。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动物实验进行对ANKYLOS无间隙种植系统与周围软组织之间界面的研究。

  • 标签: 周围软组织 种植体界面 动物实验 组织学分析 实验研究 摘要
  • 简介:目的:评估赝复修复单侧上颌骨缺损主客观评价间相关性分析。方法:选择因侧上颌骨缺损就诊制作支架中空式永久性赝复修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单侧上颌骨缺损患者咀嚼功能调查问卷进行主观评价。采用吸光光度法测定赝复戴入前后的咀嚼效率;T-scanⅡ咬合力分析仪测定患者咬合加载时间(MLT)及咬合力分布状况,完成客观评价。对主客观评价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主观评价表明上颌骨缺损患者对戴用赝复后咀嚼功能的恢复表示满意;赝复戴入后咀嚼效率吸光光度平均值由0.340abs提高到0.492abs(P〈0.01),咬合力中心向缺损侧平均移3.9mm,缺损区可承受定咬合力,改善了患者的咬合力分布(P〈0.01)。患者咀嚼功能问卷调查得分、咀嚼效率的高低及咬合力分布测试结果相互间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患者戴用赝复后的主观评价与客观测试结果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

  • 标签: 赝复体 主观评价 客观评价 相关性
  • 简介:目的探讨AnkYlos与xive种植在引导骨再生(GBR)技术修复前牙美学区中美学效果的差异。方法采用GBR技术.随机选取应用Ankylos或Xive种植行前牙美学区单牙修复的患者各30例,相应为Ankylos组与xive组,均于二期术后6、12、24个月复查,以红色白色美学标准(PES/WES)评分对二期术后6、12、24个月进行美学效果评价,并记录两组二期术后24个月的种植成功率。结果(1)种植成功率:xive组和Ankylos组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O,P〉0.05)。(2)美学效果:PES评分在二期术后6个月在Xive组显著高于Ankylo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6,P〈0.05),二期术后12个月PE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1,P〉0.05),二期术后24个月Ankylos组PES评分显著高于Xjv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3,P〈0.05);WES评分在二期术后6个月与12个月在Xive组与Ankylo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2/0.15,P均〉0.05),24个月Ankylos组WES评分显著高于Xiv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P〈0.05)。结论前牙区引导骨再生同期植入Ankylos与xive种植均可获得高成功率与满意的美学修复效果。鉴于本研究未对骨量不足及GBR难度进行分类.难以均衡这因素影响.GBR同期行Ankylos与xive种植植入的美学效果差异评估有待后续研究的进步深入。

  • 标签: 骨再生 牙种植体 美学
  • 简介:目的:探讨暂时固定桥对双端固定桥桥龈端密合度的影响。方法:选择37例拟行后牙三单位双端固定桥修复的患者,按常规步骤制作修复,选用Luxatemp材料制作暂时固定桥,复诊时检查双端固定桥桥龈端密合情况,同时针刺法检测并记录缺牙区黏膜厚度。结果:初次复诊时13例双端固定桥桥龈端不密合,缺牙区黏膜厚度2.215±0.410mm;24例密合,缺牙区黏膜厚度1.918±0.128mm,二者有显著性差异。13例不密合者磨去暂时固定桥桥部分,观察1周,再次复诊时12例恢复密合。结论:暂时固定桥在牙合力作用下使桥覆盖区的黏膜发生弹性形变,导致双端固定桥桥龈端出现间隙。黏膜的变形与黏膜厚度有关,且具有可复性。

  • 标签: 暂时固定桥 桥体 密合度
  • 简介:目的:研究Dalbo附着义齿修复老年牙列远中游离端缺失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4例牙列远中游离端缺失的老年患者制作28件Dalbo附着义齿,进行6个月-2.5年的随访,从患者主观感受,临床检查基牙情况、附着固位稳定等方面评价修复效果。结果:Dalbo附着义齿美观、舒适、稳固、咀嚼有力,基牙健康。2例患者附着连接臂下方粘膜充血,水肿;1例基牙烤瓷冠崩瓷,1例患者缺牙区牙槽骨吸收,经找出原因对症处理后,义齿重新正常使用。结论:Dalbo附着义齿修复老年人牙列远中游离端缺失,效果优良。

  • 标签: Dalbo附着体 老年人 远中游离端缺失
  • 简介:目的:采用近距离投照技术,探索在下颌骨多部位的临床检查方法。方法:利用放大入射点空间,近光源物像模糊,近片物像清晰的原理。使用普通牙片x光机,60~70kv、6~7mA、5″×7″片盒。将被检部位体表置于x线片盒中心并贴紧,x线管遮线筒口贴紧入射点皮肤表面,(实际焦点距皮肤20cm),中心线对准片盒中心曝光。结果:新创建下颌8-4及4-8口外投照位、下颌骨侧位、下颌骨升支侧位、下颌骨单尖牙位、下颌骨切牙区后前位、腮腺造影侧位,共6个投照位置。结论:使用近距离投照技术,新创建上述六个投照新位置,摆位方便,操作简单,入射准确,影像清晰,增加了对颌面部新的平片观察点。在放射诊断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标签: 近距离投照法 下颌骨 X线平片 牙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