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备皮方法对于骨科I切口感染率的影响。方法择期骨科手术患者600例,随机分为传统备皮组(A组)和改良备皮组(B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结果A组患者300例,切口感染率1.67%;B组患者300例,切口感染率1.33%。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传统剔除毛发备皮方法与不剃毛改良备皮法相比没有降低切口感染率,可以摒弃。

  • 标签: 骨科I类切口 不同备皮方法 感染率的影响
  • 简介:摘要腺性膀胱炎超声诊断的肿瘤结节型可于膀胱壁任何一处见瘤样结节突向膀胱腔,表面呈轻微锯齿样,不光洁及轻度不平整,内部回声强度高或低,部分团块内有散在分布的囊泡样暗区,局部膀胱壁连续尚好。

  • 标签: 腺性膀胱炎 类肿瘤结节型 囊泡样变 超声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机械通气时呼吸报警的处理能力。方法采用计数方法归纳分析198例使用呼吸治疗的患者出现的982例次呼吸报警原因和处理方法。结论有效判断,及时准确处理各项呼吸报警对提高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治疗和抢救成功率非常重要。

  • 标签: 呼吸机 报警原因 分析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随着我们国家的经济的发展,CT已经广泛装备和应用到医院,进一步提高了医院对疾病检查、诊断的准确性,为保障设备更好的为民服务,作维修小结以供参考。

  • 标签: CT机 黑屏 死机 处理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呼吸相关性肺炎(VAP)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9月120例在ICU应用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循证护理组,每组80例。常规护理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循证护理组通过确定需要循证的问题、检索相关文献、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临床价值及实用性,进一步分析与评价,最终结合护理理论、实践知识、经验总结,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出最佳护理方案,并执行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机械通气3天后两组患者VAP发生率。结果常规护理组VAP发生率为21.67%,明显高于循证护理组的11.67%,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够显著降低VAP的发生率,具有预防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预防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红外红外气血循环对老年肺炎患者进行治疗,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方法把76例老年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的抗生素止咳化痰治疗及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另行红外气血循环治疗,对患者治愈出院住院天数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相比,缩短了住院天数。结论对老年肺炎患者辅以红外气血循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肺炎 红外气血循环机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探讨无创呼吸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血气分析情况,以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择我科2006年2月~2009年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衰患者共32例。两组均采用抗感染、化痰、平喘、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足液量、支持治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美国伟康公司生产的BIPAPST/-D30呼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4h、72h的动脉血气分析(PaO2、PaCO2、pH)变化情况和生命体征包括呼吸(R)、心率(HR)及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及死亡率。结果治疗组组应用无创通气(BiPAP)治疗后各项指标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经常规治疗后各项指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住ICU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总住院时间及死亡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无创呼吸治疗COPD合并呼衰,可减少呼吸功及氧耗,减轻呼吸肌疲劳,纠正缺O2及CO2潴留,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医疗费用,且使用方便,操作灵活,患者痛苦小,更容易为患者、家属所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COPD 呼吸衰竭 血气分析(PaO2 PaCO2 pH)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0.5%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与维生素B6注射液联合静脉滴注后不良反应的观察。方法本组20例,入院后遵医嘱前三天使用0.5%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100ml加维生素B6注射液200mg静脉滴注,后三天仅单独使用0.5%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观察二者的反应。结果0.5%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加维生素B6注射液联合静脉滴注后局部疼痛反应明显,单独使用0.5%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无局部反应,两种方法均无胃肠道反应。结论0.5%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与维生素B6注射液联合静脉滴注局部疼痛反应明显。

  • 标签: 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 维生素B6注射液 不良反应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呼吸治疗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ACMP)疗效。方法选择129例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并有严重合并症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3例,采用呼吸间断给予纯氧(100%)加常规治疗;对照组66例,采用鼻导管高浓度吸氧(100%)加常规治疗,观察血气结果,昏迷时间,CO-Hb变化。结果治疗组PH、PaCO2、PaO2、HR、R均有明显改善,昏迷时间明显缩短,治疗一周后有效率为98.5%,对照组为81.6%,两组疗效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呼吸治疗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能改善通气血流比例,提高体内血氧浓度,促进CO-Hb解离,有利于氧的运输和利用,迅速纠正患者缺氧,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呼吸机 重度一氧化碳中毒 氧和指数 CO-Hb 护理
  • 简介:摘要对10例重症脊肌萎缩症长期使用呼吸的患者,针对其病程长,病情重的特点,我们提出合理的呼吸道管理方案,对患者及时有效地实施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呼吸的管理,结果10例患者中无一例因肺部感染死亡,病情控制稳定,有效降低了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提出合理、细致、全面的呼吸道管理是延缓病情和延长生命期的关键。

  • 标签: 脊肌萎缩症 重症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无创双向气道正压(Bipap)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中的治疗价值及护理效果。方法将90例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三组对照组、BiPAP组和气管插管组,每组30例;分别予相应治疗措施治疗3天后比较三组病人在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指标。结果治疗前三组病人血气分析指标(PaO2,PaCO2,pH)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间差异相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组优于BiPAP组(P<0.05),但两组与空白组相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可有效治疗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

  • 标签: 无创双向气道正压(Bipap)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斜仰卧位经皮肾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肾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微创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21例。结果本组一针穿刺成功19例,另2例经两针穿刺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单通道取石11例,双通道取石10例。全部患者肾盂及主要肾盏结石均被击碎及取出,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在B超引导下,采用斜仰卧位经皮肾输尿管镜治疗复杂肾结石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手术耐受性,该方法安全、有效、操作方便,可以作为复杂性肾结石的首选。

  • 标签: 经皮肾输尿管镜 钬激光 肾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通过血浆B-型利钠肽水平、左室射血分数、6分钟步行实验综合评价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心力衰竭诊断仪测定心衰患者血浆BNP水平,同时采用NYHA心功能分级和超声心动图评价患者左心功能,记录6分钟步行实验距离,并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CHF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浆BNP水平比较及其与心功能分级的关系CHF组各亚组的BN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CHF组组间两两比较BNP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和心功能的恶化,水平逐渐增加,二者呈正相关(r=0.708,P<0.01)。2.BNP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992),与6分钟步行实验距离呈负相关(r=-0.756),左室射血分数与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呈正相关(r=0.989)。结论测定血浆BNP水平,结合NYHA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左室射血分数、6分钟步行试验有助于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进行综合评估。

  • 标签: 心力衰竭 B-型利钠肽 NYHA心功能分级 6分钟步行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呼吸相关性肺炎(VAP)中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6例呼吸相关性肺炎患者,于治疗前和治疗好转进入临床稳定期后分别测定PCT、CRP、白细胞计数(WBC)、及红细胞沉降率(ESR),并将各种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PCT、CRP在VAP患者中高于其他指标,治疗后变化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CT和CRP可作为VAP炎症状况及其控制状况的重要指标并可提示病情严重程度。

  • 标签: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呼吸治疗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疗效。方法我们选择46例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并有呼吸衰竭患者,将46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6例用呼吸间断给予100%加常规治疗;对照组20例用鼻导管高浓度吸氧(45%)加常规治疗,观察血气结果,CO-Hb变化,并观察患者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PH、PaCO2、PaO2、HR、R均有明显改善,治疗一周后有效率为98.5%,对照组为816%,两组疗效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呼吸治疗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合并呼吸衰竭,迅速纠正患者缺氧,改善通气血流比例,提高体内血氧浓度,促进CO-Hb解离,有利于氧的运输和利用,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呼吸机 重度一氧化碳中毒 氧和指数 CO-Hb 呼吸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