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背景:胃息肉的检出率逐年增高,其临床症状不明显且有一定癌变倾向。目的:了解胃镜下胃息肉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出的111例胃息肉患者的内镜、病理资料和手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老年患者(≥60岁)为胃息肉高发人群(56.8%);单发性息肉80例(72.1%),多发性息肉31例(27.9%);息肉主要位于胃体(52.3%);息肉直径≤0.5cm多见(69.4%);息肉类型主要为增生性息肉(40.5%)和炎性息肉(33.3%)。息肉治疗以活检钳钳除30例,内镜黏膜下注射0.9%NaCl溶液联合高频电切摘除54例,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6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4例,余17例行外科手术治疗。12例患者接受随访,其中2例复发。结论:胃息肉直径较小,多为单发;息肉主要位于胃体,以增生性息肉和炎性息肉为主;治疗方式多选择内镜下切除,息肉切除后有复发的可能性,应加强随访。

  • 标签: 胃镜检查 息肉 治疗 回顾性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活血化淤中药治疗脂肪肝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中药方剂联合凯西莱治疗脂肪肝46例,治疗前后记录患者症状、体征变化及饮食、体重,检查患者肝功能、血脂和13超检查肝、胆、脾的变化。结果采用联合治疗的脂肪肝患者,在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脂及促进肝功能恢复等方面明显优于单服凯西莱组。结论中药方剂治疗脂肪肝,具有益气健脾,活血化淤,软坚散结的功效。

  • 标签: 脂肪肝 活血化淤中药 治疗
  • 简介:原发性肝癌患者病程进展快,多数病人确诊时已难以手术切除,且肝癌对放疗、化疗不敏感,因此其总体治疗效果不理想。目前,在肝癌生物治疗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中,细胞生物治疗已经显示出了潜在的疗效及良好的发展前景。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细胞免疫 生物治疗 现状
  • 简介:目的观察血浆置换(PE)术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转归。方法对124例肝衰竭患者应用PE治疗223例次,通过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血生化指标、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判断临床疗效,观察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及转归情况。结果血浆置换术后自觉症状改善者达58.3%,血清胆红素显著下降(P〈O.01),凝血酶原时间显著缩短(P〈0.01)。治疗过程中出现血压一过性下降、皮疹、心慌、烦躁等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早期及中晚期肝衰竭的患者好转率分别为89.5%及12.5O%(P〈0.005),存在显著差异。结论PE可显著改善肝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生化指标,且安全可行。

  • 标签: 肝衰竭 血浆置换 疗效
  • 简介:头孢噻肟钠(CefotaximeSodium)为广谱抗生素,对多数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螺旋体和放线菌有抗菌活性,对肠杆菌科细菌有强大抗菌活性,对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属的抗菌作用亦较强,对普通变形杆菌、雷极变形杆菌、沙雷菌及耐庆大霉素的革兰阴性杆菌的抗菌作用亦强于第二代头孢菌素。我们用头孢噻肟钠治疗细菌性肝脓肿、胆管及胆囊感染共35例,观察其疗效、细菌清除率和不良反应。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 标签: 治疗 头孢噻肟钠 感染 肝胆系统 抗菌作用 革兰阳性菌
  • 简介:目的应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价血浆置换(PE)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2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PE治疗,检测总胆红素、国际标准化比值和肌酐水平以计算MELD分值。按照治疗前患者MELD分值〈30分、30~40分和≥40分分成三组,观察各组3个月内的病死率。结果PE治疗后112例患者血生化指标改善;3个月内,在MELD评分〈30的63例患者中,死亡12例(19%);在30≤MELD评分〈40分的34例患者中,死亡20例(58.8%);在MELD评分≥40分的15例患者中,死亡15例(100%,P〈0.05)。结论MELD评分系统能预测PE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预后。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重型肝炎 血浆置换 终末期肝病模型
  • 简介:小肠是消化道最长的器官,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其上连幽门、下接盲肠,全长5~7m,位于人体深处。小肠的解剖结构特殊,是消化道疾病诊治中的难点。近年出现的气囊辅助式小肠镜(BAE)和螺旋外套管式小肠镜(SE)是小肠疾病诊治领域中的新飞跃,使内镜下治疗小肠疾病、对病变组织取样成为可能。本文就BAE和SE在小肠疾病内镜下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小肠 内镜 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CHB患者的疗效。方法43例HBeAg阳性和18例HBeAg阴性患者接受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24周和48周时的疗效。结果在治疗24周时,HBeAg阳性组HBVDNA转阴15例(34.9%)4,8周时转阴28例(65.1%),而HBeAg阴性组分别转阴15例(83.3%)和17例(94.4%,P=0.001和0.018);两组在24周和48周时ALT复常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713和0.138);在34例HBVDNA定量〉10^7copies/ml与27例HBVDNA定量〈107copies/ml两组中,治疗24周时,HBVDNA转阴例数分别为11例(32%)和19例(70%,P=0.03),治疗48周时,则分别为23例(68%)和22例(81%,P=0.22)。结论本研究提示恩替卡韦治疗CHB有很好的抗病毒活性。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恩替卡韦 疗效
  • 简介:痰热清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抗菌消炎解痉的作用,可用于呼吸系统疾病也可用于消化系统疾病。急性胆囊炎是消化系统多发病,我们2004—01/2005—12临床应用痰热清(中成药制剂,上海凯宝药业有限公司提供。规格每支10ml)治疗急性胆囊炎72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急性胆囊炎 痰热清 临床观察 治疗 消化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 简介:目的了解我国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性研究随机对照试验(RCT/CCT)的现状及能否为临床提供可靠的研究依据。方法对我国有关肝脏疾病的6种主要中文杂志进行人工逐篇查阅,并根据国际循证医学标准对慢性乙型肝炎RCT/CCT进行分析。结果查阅杂志308期,共含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性文章212篇,检索出RCT/CCT88篇并针对文章的设计质量进行分析。结论我国慢性乙型肝炎的防治性研究RCT/CCT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临床实践的需要。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RCT 治疗性研究 CCT 随机对照试验 临床实践
  • 简介:肠梗阻是外科常见急症,临床上疝引起的肠梗阻并不少见,但由Richter氏疝引起的肠梗阻则因病变隐蔽,易引起误诊误治,常导致严重后果。我们1997~2003年共收治4例老年病人,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老年人 Richter氏疝 肠梗阻 治疗 并发症
  • 简介: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与肠道动力学和内脏感觉异常有关的功能性疾病,是指一组包括排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性状异常(稀便、黏液便或硬结便)、腹痛、腹胀等临床表现的症候群,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但无器质性疾病的证据。IBS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西方国家约10%以上的人群患有IBS,在我国IBS约占消化专科门诊的1/4-1/3。了解和掌握其药物应用和治疗进展对提高IBS的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肠易激综合征 药物治疗 功能性疾病 内脏感觉异常 消化系统 肠道动力学
  • 简介:选择性输卵管造影(SelectiveSalpingoGraphySSG)与输卵管再通术(FallopianTrbeRecanlvlationFTR)已逐渐成为替代传统子宫输卵管造影和通水诊疗阻塞性输卵管不孕症的介入新技术之一。我们自2000年10月起应用改良导管法行SSG和GTR治疗119例不孕症,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输卵管阻塞 不孕症 介入治疗 输卵管再通术
  • 简介:门脉性肺动脉高压是伴或不伴晚期肝病患者在门静脉高压基础上出现以肺动脉压升高和肺血管阻力增加为特点的疾病。门脉性肺动脉高压显著增加患者病死率。目前尚无明确有效的治疗药物,肝移植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本文重点介绍了门脉性肺动脉高压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

  • 标签: 门脉性肺动脉高压 肝硬化 诊断 治疗
  • 简介: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萎缩性胃炎的前驱疾病,如果治愈它,是防止恶变的重要方法。5年来我们运用黄连温胆散加味治疗该病80例,同时选择对照组40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 标签: 黄连温胆散 治疗 慢性浅表性胃炎 辨证分型 辨证论治
  • 简介:近几十年来可供抗感染用的有效抗生素日益增多,但严重感染引起的脓毒综合征(Spesissyndrome)的病死率并没有明显减低,多数认为阴性菌产生的内毒素,才是脓毒血症的重要原因。同时,胆道严重感染常有胆道梗阻、黄疸、胆道高压等多因素的介入,使其病理生理情况更加复杂。我国对中医药治疗内毒素血症的研究与临床取得一定进展。

  • 标签: 中药 胆道感染内毒素血症 病死率 阴性菌 胆道梗阻 黄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