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1临床资料先证者(Ⅱ7)女,38岁。12岁时无诱因下出现双上肢散在多发乳头样肿物突起,无疼痛、瘙痒、破溃等不适,肿物逐年增大,18岁时肿物发展到颈部、背部、腹部及双下肢。20余岁时无诱因下出现偶发发作性左侧肢体屈曲抽动,伴肢体麻木及乏力,每次持续5~10min后自行停止,

  • 标签: 神经纤维瘤 家系 病例报告
  • 简介:目的了解不同级别医院体液常规细胞学检查的规范化情况。方法采用体液常规细胞学检查情况调查问卷表调查50不同级别医院体液常规细胞学检查的情况,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多数医院并未意识到体液细胞学检查工作的重要性,检查操作不够规范。结论医院应充分认识体液细胞学检查工作的重要性,规范检查操作程序,提高检查效率与质量。

  • 标签: 体液常规 细胞学检查 规范化
  • 简介:目的分析物联网技术在医院病房输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住院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385例,按住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199例,采用传统人工输液巡视方法进行静脉输液管理,患者有需求时使用传统有线呼叫系统呼叫护士。物联网组患者186例,采用物联网技术进行静脉输液监控。比较两组患者输液相关铃响次数、护士往返护士站次数、护士平均日行步数、液体滴空回血次数、药物配置后的静置时间及患者对输液过程的评分情况。结果物联网组患者186例,5天输液相关铃响74次;对照组患者199例,5天输液相关铃响153次;物联网组护士往返护士站次数为105次,对照组护士往返护士站176次;物联网组患者5天液体滴空回血16次;对照组患者5天液体滴空回血58次。物联网组护士值班平均日行步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护士(P〈0.01);物联网组患者液体配置后静置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物联网组患者对输液过程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物联网技术监控静脉输液有助于提高医院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减轻劳动强度,提高输液安全性,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 标签: 静脉输液 管理 物联网技术 输液安全性
  • 简介:目的调查某有色企业厂矿接尘工人心肺功能状况及不同接尘工龄尘工人的肺功能状况。方法对不同接尘工龄的2067名粉尘作业人员的血压、心电图及肺功能进行测定分析。结果(1)接尘作业工人(观察组)的高血压患病率、心肌缺血的发生率高于无接尘史的行政后勤工作人员(对照组);(2)接尘15年以上工人与对照组比较,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0)、最大呼气中段流速(MMEF)、50%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量与25%肺活量时最大呼气流量的比值(V50/V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尘15年以下工人与对照组比较,仅MMEF、V50/V25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尘工人心血管及肺功能有损伤,其中接触粉尘对肺功能的小气道指标影响更明显。

  • 标签: 接尘 肺功能 血压 心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