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环磷酰胺与雷公藤多甙片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并分析其有效性及安全性,以期为临床上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自2012年05月~2015年10月期间我院所接收患有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共180例为此次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对象分为A组与B组,每组中各9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首先给以常规疗法进行治疗,如降压、利尿消肿等。A组患者给以环磷酰胺注射治疗,B组患者给以环磷酰胺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分别检查患者肾功能。结果A组与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6.67%、91.11%,经比较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低于B组患者,且两组间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检查相比,两组患者肾功能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除A组血浆白蛋白外)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改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B组患者与A组肾功能指标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磷酰胺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难治性肾脏综合征,具有显著临床效果,同时显著改善了患者肾功能。

  • 标签: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环磷酰胺 雷公藤多甙片
  • 简介:目的:建立一种稳定、可操作性强家兔心脏骤停模型,以满足研究药物对心肺复苏评价需求.方法:取健康成年家兔28只,雌雄不拘,体重2.0~2.5kg;耳缘静脉注射3%戊巴比妥钠(1.2ml/kg)麻醉;行气管切开、颈外动脉插管,监测有创动脉血压,以气管夹闭窒息法致心脏停搏,观察窒息至心脏停搏时间及平均动脉压(MAP)变化,并行心肺复苏,研究各种方法对心肺复苏成功率影响.结果:气管夹闭前MAP为102.000±7.091mmHg;夹闭后平均动脉压升高峰值128.750±6.453mmHg,高峰出现时间1分47.500秒±10.351秒,MAP明显下降时间2分51.875秒±20.343秒,降至50mmHg时间3分48.125±33.374秒,5分钟时MAP27.125±12.495mmHg,7分钟时8.000±3.817mmHg,自主循环恢复25例,失败3例,成功率89%.结论:该模型具有满意可操作性及可重复性,能够满足心肺复苏实验研究.

  • 标签: 气管夹闭窒息法 家兔 心脏骤停 动物模型
  • 简介:目的:研究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喘息发作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3年12月期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诊断为MP感染291例临床资料。结果:对喘息发作有显著性影响因素是年龄(P=002)和哮喘病史(P=007),年龄0R值0.91<1,认为年龄因素可能是喘息发作保护性因素。既往无哮喘病史OR值0.0005<1,可认为既往无哮喘病史是喘息发作保护性因素,即既往有哮喘病史是喘息发作危险性因素。结论:年龄因素是喘息发作保护性因素,即年龄越大喘息发作机会越小。既往有哮喘病史患儿在MP感染后更容易有喘息发作。

  • 标签: 儿童 肺炎支原体 喘息 回顾性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在心肺复苏过程中静脉输注高氧液对心跳停搏患者作用,评价其在心肺复苏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心跳停搏患者46例,分为高氧液组和常规组,每组其他抢救措施相同,高氧液组输入高氧液。观察记录复苏过程中患者自主循环恢复率、存活率、脑复苏率、血气分析和SpO2恢复平均时间、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自主循环恢复率、存活率高氧液组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脑复苏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气分析及SpO2恢复平均时间高氧液组均短于常规组(P〈0.05),高氧液组治疗后高、低切粘度与复苏即刻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心肺复苏过程中静脉输洼高氧渡对心跳停搏患者复苏有一定作用.是一种辅助治疗手段。

  • 标签: 心肺复苏术 氧气 高氧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照顾者负担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患者及照顾者信息背景问卷调查和照顾者负担量表对新疆医科大学综合心脏内科101例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调查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净化在急诊科治疗高龄急性重症胰腺炎价值,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从2014年2月到2015年11月,选取我院急诊入院80例高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传统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采用在传统疗法基础上进行血液净化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一周后细胞因子改善水平以及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且调查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一周后细胞因子改善水平比较,观察组患者经过1周治疗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4以及白细胞介素6等细胞因子指标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改善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通过血液净化治疗治疗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以及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等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采用血液净化治疗高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无并发症占比95.00%(38/4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采用传统疗法治疗72.50%(29/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液净化治疗急诊高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疗效好、并发症发生率低、优化细胞因子水平高。具有安全性高、临床效果好等特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高龄急性重症胰腺炎 血液净化 急诊 疗效分析
  • 作者: 周雅丽
  • 学科: 医药卫生 > 急诊医学
  • 创建时间:2022-12-22
  • 出处:《护理前沿》2022年第11期
  • 机构:京山市人民医院,湖北京山431800
  • 简介:目的:探讨优化急诊分诊流程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效果影响。方法:从本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间收治急诊胸痛患者中,随机抽选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组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分诊流程,实验组采用优化急诊分诊流程。结果:在临床指标方面,实验组急诊停留时间、分诊评估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发面,实验组总发生率2.50%,对照组总发生率15.00%,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胸痛患者抢救过程中,优化急诊分诊流程,有利于提升患者抢救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改善患者预后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优化急诊分诊流程;急诊胸痛;抢救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疗效观察。方法中西医结合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西药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只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结果两组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治疗后WBC、CRP均下降,PLT、FG升高,PT、TT、APTT均缩短,APACHEⅡ评分,血乳酸均下降,中西医结合组患者28天病死率较西药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 标签: 血必净注射液 脓毒症 瘀血证 凝血功能障碍 活血化瘀法
  • 简介:目的:探讨冠心病并心房颤动患者凝血系统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对比研究,检测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冠心病并心房颤动患者(研究组)30例和同期健康者(对照组)30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分别为(13.06±1.04)s、(26.96±4.12)s和(12.86±1.13)s、(25.26±3.87)s,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研究组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分别为(3.34±1.02)g/L、(476±82.1)ug/L,显著高于对照组(2.63±0.85)g/L、(149±37.6)ug/L,差异明显,P〈0.01。结论:冠心病并心房颤动患者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增高,易并发血栓性栓塞,须积极防治。

  • 标签: 冠心病 心房颤动 凝血酶原时间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汽化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94例经病理活检证实表浅性膀胱癌患者,采用单盲随机方式,运用钬激光(HOLBT)治疗40例、选择性绿激光(PVBT)治疗32例、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PKRBT)治疗22例,对三种手术方法术中出血、术中操控准确度、闭孔神经反射、膀胱穿孔、手术时间、术后继发出血、肿瘤复发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三种手术方法对膀胱表浅性肿瘤治愈率及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HOLBT组及PVBT组均无闭孔神经反射及膀胱穿孔等并发症发生,PKRBT组发生闭孔神经反射8例,其中膀胱穿孔2例。术中出血及术后继发出血情况PKRBT组>HOLBT组>PVBT组。术中操控准确易控PVBT组优越HOLBT组及PKRBT组。较小肿瘤(直径<2cm)手术时间三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较大肿瘤(直径大于2cm)手术时间PKRBT组明显优于HOLBTA组PVBT组(主要是肿瘤组织清除时间)。结论浅表性膀胱肿瘤PVBT在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面较HOLBT和PKRBT更好,尤其在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方面更具优越性。

  • 标签: 膀胱癌 等离子双极电切术 选择性绿激光 钬激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超声造影对老年人胃病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超声科接受胃超声造影检查患者160例,均予以胃部造影剂并给予患者相同超声检查,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用spss10.0进行分析。结果以病理检查结果为对照,胃超声造影检查总准确率为90.41%,其中胃炎检查结果准确率为95.24%,胃溃疡检查结果准确率91.89%,胃息肉检查结果准确率86.96%,胃癌检查结果准确率为87.56%。结论老年人胃病灶各指标变化与胃超声造影具有密切联系,临床上可用于老年人胃病灶诊断,且具有较高准确度,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胃超声造影 老年人 胃溃疡 胃癌
  • 简介:目的:评价纤支镜引导插管在急诊困难气管插管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困难气管插管患者经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26例临床资料。结果:所有喉镜明视下经口插管失败患者改用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均获成功。结论:纤支镜引导插管对急诊困难气管插管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困难插管 纤维支气管镜 经鼻气管插管
  • 简介: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糖尿病患者血糖变化及护理要点、注意事项。方法:用CGMS监测仪对26例糖尿病患者进行72h动态血糖监测,同时进行相关知识教育与护理。结果:26例患者均顺利地完成CGMS,无不良反应。结论:合理应用CGMS,能及时了解糖尿病患者血糖变化特点,为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同时指导糖尿病护理。

  • 标签: 糖尿病 动态血糖监测 护理
  • 简介:目的:了解C反应蛋白(cRP)对儿童急性肺部感染鉴别及疗效判断价值。方法:检测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急性肺部感染患儿与正常对照组(无感染)儿童血清CRP。结果:(1)急性肺部感染患儿血清CRP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疾病恢复期CRP迅速下降。结论:检测儿童急性肺部感染血清CRP浓度对鉴别细菌和非细菌感染、疴隋变化及疗效判断具有一定价值。

  • 标签: 肺部感染 C反应蛋白 鉴别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外伤性结肠、直肠破裂等诊断和处理方法,提高确诊率和治疗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6月~2005年6月期间113例结肠、直肠破裂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早期确诊103例,110例结肠、直肠破裂采用一期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术中应用全胃肠道灌洗,腹腔清创,术后上下双管减压,结合营养评估营养支持,限制性液体复苏,合理应用抗生素等,结肠、直肠破裂一期手术治疗是可行

  • 标签: 结肠 直肠 破裂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胎心宫缩监护(CTG)计算机分析系统中短变异(STV)参数临床界值及意义,评价其对胎儿窘迫预测价值。方法:对1018例产妇进行产前或产时胎心率监护,计算机分析分娩前3563个CTG图形STV值,并对其中256例取脐带血测定其脐动脉血气pH值,结合分娩时羊水性状和新生儿出生后1minApgar评分情况,分析它们之间关系。结果:(1)pH〈7.20组其STV值为(2.93±1.45)ms,明显低于pH〉7.20组[(3.80±1.21)ms;(4.52±1.30)ms],差异有显著性,P〈0.05-0.001;(2)新生儿重度窒息组STV值为(2.02±0.63)ms,低于轻度窒息组(2.731±。14)ms和正常组(4.12±1.35)ms,差异有显著性,P〈0.01-0.001;(3)STV值〉3.5ms无窒息发生;STV值〈2.0ms时可能为终末期胎心图表现,预示胎儿即将死亡。结论:STV值是一个判断胎儿宫内窘迫敏感指标,与新生儿1minApgar评分、脐带血气pH值有显著相关性;STV〈3.5ms对胎儿宫内窒息有较高临床预测价值。

  • 标签: 胎心宫缩监护 短变异 宫内窒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价手术治疗开放性跟骨关节内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至2006年6月23例27足开放性跟骨关节内骨折进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临床资料。结果:平均随访18个月,按Kerr跟骨骨折评分系统评估术后功能,优8例,良13例,差6例,优良率为78%。结论:积极处理软组织损伤,精确复位,合适内固定,是手术治疗开放性跟骨关节内骨折获得满意疗效关键。

  • 标签: 跟骨骨折 内固定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