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鼻咽原发和鼻咽受累结外鼻型 NK/T 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病理特征和预后。 方法: 选择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结外鼻型 NK/T 细胞淋巴瘤患者 124 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鼻咽受累组)和对照组(鼻咽原发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病理特征、治疗、预后上的异同。 结果: 在临床病理特征比较中,两组患者在 LDH 升高、 PTI 、 NKTCL-PI 上存在明显差异,在治疗疗效比较中,初始化疗后两组完全缓释患者和肿瘤进展患者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 5 年总生存和无进展生存情况比较中,两组患者不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鼻咽原发和鼻咽受累结外鼻型 NK/T 细胞淋巴瘤患者在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上存在相似的特点,但是在放疗的近期疗效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 标签: 鼻咽 结外鼻型 NK/T 细胞淋巴瘤 病理特征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18F-FDG PET-CT显像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前区域淋巴结诊断及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 6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前 PET-CT及 CT对肺门、纵隔淋巴结的诊断及分期结果,并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64例患者共清扫淋巴结 280组 (828枚 ),其中 34组 (39枚 )病理证实为转移。 PET-CT术前正确诊断阳性淋巴结 25组,阴性淋巴结 237组; CT术前正确诊断阳性淋巴结 9组,阴性淋巴结 243组。两种检查方法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PET-CT较 CT对 N2分期的正确率与 CT比较虽呈明显增高态势,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PET-CT较 CT对 NSCLC术前区域淋巴结转移诊断和分期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诊断时需要结合临床及其它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淋巴结转移 氟代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断层与计算机断层成像 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联合检测 血常规、血清高敏 C反应蛋白( CRP)、红细胞沉降率( ESR)水平在诊断和鉴别诊断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 2017 年 6 月至 2018 年 1 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急性期患儿 80 例作为研究 组,将同期我院收治的 支气管肺炎非急性期患儿 80 例作为观察组 ,另外,选择 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儿童 80 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所有观察对象的 血常规、 ESR及 CRP水平。结果 研究组和观察组患儿的 ESR 、 WBC 、 N 以及 CRP 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研究组患儿的 ESR 、 WBC 、 N 以及 CRP 水平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联合检测 血常规、血清高敏 CRP、 ESR水平可以准确的诊断小儿支气管肺炎,并可以鉴别疾病的急性期与非急性期,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较高。

  • 标签: 血常规 血清高敏 C反应蛋白 红细胞沉降率 小儿支气管肺炎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与替米沙坦对急诊心衰患者心功能和细胞分化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2月-2022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名患有心衰症状的患者,并根据治疗的方法不同将60名患者平均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内,每组30名。其中可以给对照组患者采用卡维地洛口服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可以联合卡维地洛联合替米沙坦来治疗。两组患者都需要根据服用的方法来服用相关药物。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更高。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正不断地朝着好的方向发展,E值明显上升,A值明显下降,与治疗之前相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卡维地洛 替米沙坦 心衰患者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皮炎湿疹的疗效及对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从收治的湿疹患者中选取7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以糠酸莫米松软膏治疗,观察组以他克莫司软膏治疗。比较治疗疗效、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Th1、Th2细胞因子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皮炎湿疹的效果令人满意,可有效调节Th1/Th2细胞因子的平衡,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他克莫司 皮炎 湿疹 皮肤病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别接受罗沙司他与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对患者肾性贫血的效果。方法 对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研究(共计100例),根据治疗方法进行分组,采用罗沙司他治疗的患者分在研究组(50例),采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的患者分在参照组(50例),对比治疗效果,统计患者治疗前后贫血指标、不良反应各项数据。结果 统计两组数据,治疗前患者贫血相关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患者贫血指标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患者不良反应对比,研究组少于参照组(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别接受罗沙司他与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其结果显示,罗沙司他可有效改善肾性贫血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罗沙司他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肾性贫血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益气解毒活络中药组分配伍对高糖高脂环境下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PPAR- γmRNA及蛋白表达影响,探讨益气解毒活络中药有效成分防治糖尿病肾病的可能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肾小球系膜细胞株 (GMC),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高脂模型组、中药组 (第 1组、第 2组、第 3组 ), qRT- PCR法检测各组 24、 48hPPAR- γmRNA的表达, 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 24、 48hPPAR- γ蛋白活性的表达。结果 :(1)各组 24、 48hPPAR- γmRNA表达比较 :24h: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及中药配伍组均有显著差异 (P< 0.01),与模型组比较各中药配伍组 PPAR- γmRNA表达均明显上升,且有显著差异 (P< 0.01),各中药配伍组组间比较发现第 1组 PPAR- γmRNA表达最高 (P< 0.01)。 48h:与正常组比较除去第 1组未见明显差异 (P> 0.05),模型组及其余各用药组均有显著差异 (P< 0.01);与模型组比较各中药配伍组 PPAR- γmRNA表达均明显上升,且有显著差异 (P< 0.01);各中药配伍组组间比较发现第 1组 PPAR- γmRNA表达最高 (P< 0.01)。正常组 24、 48h两时间点 PPAR- γmRNA表达未见显著差异 (P> 0.05),模型组及第 1、 2、 3组 48hPPAR- γmRNA表达显著高于 24hPPAR- γmRNA表达 (P< 0.01)。 (2)各组 24、 48hPPAR- γ蛋白表达比较 :GMC细胞 24hPPAR- γ蛋白表达比较 :模型对照组 PPAR- γ蛋白低表达,各中药配伍组均能够调高 PPAR- γ的表达,各中药配伍组组间比较发现第 1组调高 PPAR- γ作用最显著。 GMC细胞 48hPPAR- γ蛋白表达比较 :模型对照组 PPAR- γ蛋白低表达,各中药配伍组均能够调高 PPAR- γ的表达,各中药配伍组组间比较发现第 1组调高 PPAR- γ作用最显著。结论 :益气解毒活络中药有效成分可能是通过上调 PPAR- γ表达水平的作用来保护受损的 GMC,从而起到减缓糖尿病肾病病程进展,保护受损肾脏的作用。

  • 标签: 益气解毒活络中药 糖尿病肾病 肾小球系膜细胞 PPAR - 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