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护士长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指导作用十分重要,主要表现在教育护理人员认识对医院感染的危害因素,增强她们的自我防护意识,提高有效应对能力;自觉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及消毒隔离制度;激发护士主动参与控制医院感染的积极性;掌握控制医院感染病例及感染环节关键,从而能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护士长 指导作用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术室护理过程中细节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采取随机法抽取2019年4月-8月期间的80例米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对其进行平均分组护理。在分组期间,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细节护理。护理工作结束后,科室内医护人员比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机率及护理满意度程度。结果:与对照此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情况存在显著优势,P<0.05。结论: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应用细节护理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机率,使护理满意度得以提升,该护理方法应推广使用。

  • 标签: 手术室 细节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我科于2002年7月-2004年6月对51例失血性休克病人尝试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为休克病人迅速打开静脉通道,及时补充液体,赢得了时间,提高了休克病人的抢救成功率,现介绍如下。

  • 标签: 颈外静脉 留置针 休克 治疗方法 穿刺技术 护理技术
  • 简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医疗保健服务趋向市场化,医院行业进入市场、参与竞争。门诊作为医院的窗口,涉及面大,影响面广,接触的病人多,如何有效地将医院的技术、设备、服务向社会宣传,这也是医院参与竞争的重要手段。2005年2月开始我院门诊部对门诊服务导医台人员实行每周信息交流制,通过信息收集、交流、考核、宣教,取得明显成效。

  • 标签: 门诊 导医服务 信息交流
  • 作者: 邱桂红乔玲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6-11-21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年第11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护士分层培训在提高护理质量方面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176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工作年限的不同将其分为N0、N1、N2、N3、N4五个层级,依次对其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分层培训,时间3个月,比较分层培训前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患者满意度三个方面的差异。结果:分层培训前,护理质量的各项评分依次为(93.57±2.66)分、(95.43±1.97)分、(95.70±2.04)分、(95.51±1.80)分,培训后为(98.03±1.02)分、(98.34±0.98)分、(98.61±0.88)分、(98.1±1.03)分,分层培训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得分有显著提高(P<0.05);分层培训前,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的各项评分依次为(91.17±4.07)分、(90.81±5..11)分、(91.91±5.36)分、(91.06±4.22)分、(91.33±5.57)分,培训后为(93.86±3.45)分、(94.50±2.97)分、(94.86±2.28)分、(94.38±3.23)分、(94.01±3.87)分,明显高于培训前的得分(P<0.05);分层培训前,患者满意度情况为:满意70例,39.77%,一般76例,43.18%,不满意30例,17.05%;培训后为:满意95例,53.98%,一般78例,44.32%,不满意3例,1.70%,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分级培训能够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简介:在现有护理质量的基础上不断加以突破和提高,将质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这个过程就是持续质量改进。持续质量改进是护理质量管理的灵魂,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的目标。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改进问题、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过程。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护理管理人员不仅是一个新的责任,也是对护理管理风格的一种变革。通过持续质量改进不断满足病人的需求,向他们提高优质的护理服务,可以提高病人满意度,提升医院的形象。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护理质量管理 管理层 护理服务质量 护理管理人员 病人满意度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急诊专科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将 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析组采用特殊护理程序,常规组采用传统护理程序,以患者预后和急救效果为目标。结果:分析组急救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尤其是神经损伤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预后方面,分析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 P<0.05)。结论:根据目前对脑梗死患者的研究,按照急诊特殊护理流程进行急诊治疗,有利于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预后。在临床实践中,应用铁航急诊特护流程可以显著提高急诊治疗的效率,对脑梗死患者急诊治疗后的预后也会有很大的改善,具有实际的参考价值。

  • 标签: 急诊特殊护理流程 生存质量 脑梗死 神经功能缺损
  • 简介:循环管理(PDCA)是由美国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戴明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其运转的基本方式是以计划(plan)、执行或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4个阶段的科学工作流程进行管理,是具有大环扣小环、螺旋式上升循环特点的管理过程。

  • 标签: 供应室 质量控制 循环管理
  • 简介:探讨中医情志因素与疾病康复的内在联系,阐述了《内要》提出“五神脏”与“五志论”的具体内容,实例说明情志因素对患者康复的指导作用,提出了“情志致病、亦能治病,调畅所机、情药并施”的全新康复理念。

  • 标签: 中医情志因素 疾病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肾移植术后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医院接受的肾移植失功血液透析的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n=16例)和对照组(n=1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干预后,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的护理后的满意度评分以及护理前后SAS、SDS评分的变化。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经过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健康教育满意度和服务态度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SDS和SA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肾移植失功血液透析的患者时,使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不良临床情绪,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肾移植失功血液透析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对院内感染进行控制时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间收治的住院患者128例,按照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n=64)和观察组(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n=64),在护理完成后,对两组患者出现新感染及原感染扩散的患者数量进行统计并算出概率,同时对患者的护理舒适度进行调查。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舒适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出现新感染及原感染扩散概率的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住院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住院期间被感染的概率,提升其被护理的舒适度。

  • 标签: 控制 院内感染 护理干预 措施 作用
  • 简介:摘要 医患沟通是指在医疗卫生和保健工作中,医患双方围绕疾病诊疗护理,以医方为主导,通过信息的多途径交流,使医患双方形成信任合作关系并形成共识,达到维护患者健康的目的。医患沟通是避免医疗纠纷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有效途径,沟通中的方式方法技巧都影响事物的进展方向,影响着彼此身心健康。

  • 标签: 沟通 医患 身心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温馨助产护理对产妇分娩及产后出血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接收的82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表法将其随即均分为调查组与对照组,两组产妇各41例。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护理,调查组产妇采取温馨助产护理,对比两组孕妇产后24h内的出血量以及总产程。结果:调查组产妇总产程为(7.12±1.27)h,产后24h出血量为(146.72±9.36)ml,低于对照组的(9.31±1.44)h、(184.36±12.37)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的分娩中,采取温馨助产护理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产后24h出血量,并且缩短产程,减少分娩给产妇带来的痛苦和危险,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分娩 温馨助产护理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士分层级管理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7-2020.7月在职的76名护理人员,按照双盲法的方式将所有护理人员分为观察组(38名,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对照组(38名,实施常规管理),观察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管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评分以及病房护理评分均要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评分以及病房护理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护理人员进行护士分层级管理后,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口腔诊疗操作直接接触患者的唾液、血液,使诊疗操作过程中器械、环境、医护人员手污染严重。近年来,因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监测不到位而导致传播HBV、AIDS等血液传播性疾病和消化道传染病的情况已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调查证实。口腔器械、诊疗环境中污染细菌不仅数量大且致病菌多。以牙钻手机为例,染菌量可达5×10^4~5×10^6cfu/cm^2。由此可见。控制口腔医院门诊感染至关重要,而对感染控制进行监测能为其质量提供有效的保证。

  • 标签: 医院感染控制 口腔门诊 感染监测 血液传播性疾病 消化道传染病 诊疗操作
  • 简介: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医学模式的转变,环境污染和各类菌株的变异,使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成为医疗活动的重点。为此,WHO提出以消毒、隔离、灭菌、灭菌技术、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监测和通过监测进行效果评价,作为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而质量控制护士在预防医院感染中担负着重要的责任,为此,我院就如何发挥质控护士的作用而制定如下规范。

  • 标签: 质量控制护士 医院感染 预防 护理
  • 作者: 王学芹张敏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6-11-21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年第11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压疮管理小组在压疮护理中的作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开始实施压疮管理小组前后各计9884例和1356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压疮管理小组前后2年的高危压疮上报率、压疮量表使用率和高危压疮病人的压疮发生率。结果:压疮管理小组未成立前,9884例患者中共计上报高危压疮31例,高危压疮上报率为0.31%,压疮管理小组成立后,13567例患者中共计上报192例,高危压疮上报率为1.42%,显著高于前者,其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9884例患者中共计使用压疮量表3233例,压疮量表使用率为32.71%,13567例患者中共计使用压疮量表10854例,压疮量表使用率为80.00%,显著高于前者,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31例高危压疮患者中共计有11例患者发展为压疮,高危压疮病人压疮发生率为35.48%,192例高危压疮患者中共计有15例患者发展为压疮,高危压疮病人压疮发生率为7.81%,显著低于未成立时,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压疮管理小组在压疮护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显著提高高危压疮上报率和压疮量表使用率,降低高危压疮病人的压疮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简介:【 摘要 】 随着生物 -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不孕症患者心理与行为表现越来越被重视,为不孕症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度过漫长的治疗期。对人工辅助生殖技术助孕的不孕症患者心理特点的分析,通过早期、多次地给与心理干预,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可以获得理想的妊娠结局。

  • 标签: 不孕症 患者 心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