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本论文探讨神经外科护理中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措施。神经外科手术风险较高,患者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包括感染、脑脊液漏、颅内压增高等。为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需从术前、术中和术后多个方面加强护理。术前需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体检和影像学检查,确保手术适应症和患者状态良好。术中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减少手术创伤,避免脑组织损伤。术后应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神经功能,早期发现并处理并发症。此外,加强术后康复护理,减少并发症后遗症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通过综合应用上述预防和处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神经外科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 标签: 神经外科护理 并发症 预防 处理措施 手术安全性
  • 简介:【摘要】与医院各科室的治疗或护理工作相比,医疗废物处理工作常常备受冷落,因此不少医院的医疗废物处理工作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分析了基层医院医疗废物处理工作中存在基础设施、垃圾分类、素质意识、制度流程四个方面的不足,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对策,以供医院参考。

  • 标签: 基层医院 医疗废物处理 现状 对策
  • 简介:1.病史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部队训练常见伤的处理方法以及相应护理干预措施。方法:研究中共选取3200名士兵进行对比实验,以时间为分隔线,将其分为实施前的对照组与实施后的观察组两个组别,每组随机抽取1600例患者,前者未采取护理措施,后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处理分析,并给予对于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实际干预效果。结果:经研究表明,观察组训练伤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同时住院时间大幅度缩短(P<0.05)。结论:对于部队士兵而言,采取有效护理措施不仅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训练伤的发生,对士兵康复效率的提升也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 标签: 部队训练 训练伤 处理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幼儿CT增强扫描中使用增强对比剂的情况,出现不良反应时,结合患儿病情及不良反应程度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筛查出切实有效的处理措施,从而更好地保障幼儿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安全用药。方法:在此次的研究过程中提取来我院进行检查的幼儿患者2086例,通过对这些幼儿患者进行C T增强扫描过程中使用对比剂所出现的情况进行记录,并对其中产生不良反应的32例幼儿患者进行及时的干预治疗,避免不良后果的产生。结果:通过此次CT增强扫描的观察中,能够发现幼儿患者的年龄、心理状态,以及在扫描过程中对对比剂使用的量和流率都有重要的影响。结论:幼儿在进行CT增强扫描时,应密切观察增强对比剂的使用情况,出现不良反应时,结合患儿病情及不良反应程度,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更好地控制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CT增强扫描 幼儿儿不良反应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科精密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的方法及技巧。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该时间段眼科的精密器械70件,将其分为甲乙两组,甲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管理,乙组患者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方式进行管理,观察不同管理方式的效果。结果:研究显示,乙组医护使用满意度高于甲组,乙组管理后器械处理质量得分高于甲组。两组研究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质量改进的方式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处理眼科精密器械中,其效果显著,值得推荐。

  • 标签: 眼科精密器械 消毒供应中心 集中处理 方法 技巧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部队训练中最常见训练伤的处理与护理干预研究。方法:2023年1月-2023年12月,选取200例部队参训官兵,以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观察两组训练伤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训练伤发生机率的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P<0.05。结论:综合护理下有助于预防部队训练中出现受伤的情况。

  • 标签: 部队 训练伤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中线导管是指通过穿刺进入周围静脉管腔,为病人提供长期的药物输入治疗,并可在血管内留置,也叫中型导管,其长度20.0-30.0 cm。对于成年人来说,中线导管可以保留7-28天,这是一个非常安全和便捷的静脉通道。由于导管末端并不位于中央静脉,所以不需要做 X线胸片,所以可以在病床边由一名专科护士进行穿刺。中心静脉置管能减轻病人多次穿刺所带来的疼痛,同时又能保护周围的血管,以适应治疗的要求。但是,中线导管的穿刺点感染、渗液、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也有一定的风险。血栓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一旦出现血栓,不但加重了病人的身体与精神上的折磨,还会导致病人的住院天数延长、医疗成本上升、生活质量下降。所以,对于中心线插管的病人,要了解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和体征,尽早治疗,防止发生静脉血栓。对于有静脉血栓的病人,要及时进行抗凝、溶栓治疗,同时要注意有没有出血的可能,病人要卧床1-2周,将患肢抬到高于心脏的位置,不要进行任何的按摩、热敷等,同时要注意局部的红肿、皮肤温度的改变。对于已有出血病史的病人,在不能使用溶栓抗凝药物的情况下,往往会发生意外的拔管。本文报告了一例在中心线插管后出现静脉血栓,经适当的时机后,成功地将其拔除。现将其报告如下。

  • 标签: 中线导管 静脉血栓 处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截瘫患者长期留置导尿过程中的相关护理问题及预防措施。方法:针对于院内截瘫患者进行选择,共计60例,对于患者的护理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制定护理措施,统计并发症发生率,分析护理效果。结果:经过预防处理措施,患者当中仅发生1例尿路感染,无导尿管阻塞、拔管困难、漏尿等情况产生。结论:截瘫患者中应用导尿预防护理措施可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导尿过程中的不适感受。

  • 标签: 留置导尿 截瘫 预防处理 护理问题
  • 作者: 王明苍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12-14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第19期
  • 机构:文山州西畴县第一人民医院,云南文山663500
  • 简介:目的:探究骨外科临床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相应的处理措施。方法:选取80例于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收治的骨外科疾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分别给予针对性护理与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骨外科疾病患者进行护理治疗中,可对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骨外科;护理;不安全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血液透析中,护理时易出现的问题,以及问题出现之后的紧急处理方法。方法 选择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至我院所收治的989例次血透治疗的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对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一记录并总结,探究了对应的处理方法。结果 通过紧急处理之年,患者的血透护理未受影响,基本顺利完成。结论 在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时,对于一些常见的问题及时采用针对化的处理方法,可以确保血液透析治疗的顺序进行,并达到良好的透析效果。

  • 标签: 血液透析 护理操作 常见问题 紧急处理
  • 简介:[目的]应用品管圈活动降低单个医嘱处理缺陷发生率,促进用药安全。[方法]按品管圈理论的步骤进行计划、实施、确认和处置,分析导致单个医嘱处理缺陷发生的真因,探讨解决对策并实施,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单个医嘱处理缺陷率由活动前的0.025%降低至活动后的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有效提升护士综合素质,降低单个医嘱处理缺陷率,保证护理安全。

  • 标签: 品管圈 单个医嘱 医嘱处理 护理安全
  • 简介:癌症伤口也称为恶性皮下伤口,一般定义为上皮组织的完整性被恶性癌细胞破坏。癌症伤口可以是来自皮肤局部的,常是因癌症的皮下转移,即癌症细胞随着淋巴、血液浸润皮肤所造成;也可以是由局部或远处转移而来。癌症伤口具有创面易于出血、渗液、恶臭和疼痛等特性。

  • 标签: 乳腺癌 皮肤破溃 伤口处理
  • 简介:为维护学术研究的严谨性和纯洁性,同时也为了维护《现代临床护理》的声誉和广大读者的利益,尊重编辑人员及审稿专家的劳动,本刊现就稿件一稿两投的处理声明如下。

  • 标签: 一稿投 临床护理 处理郑重
  • 简介:目的观察搓揉结合反复回抽处理PICC血栓性堵管的效果。方法对39例PICC体外段见血凝块的完全血栓性堵管患者应用搓揉结合反复回抽法处理。结果34例导管完全通畅,4例部分通畅,1例拔管。结论PICC发生血栓性堵管可采用搓揉结合反复回抽方法。

  • 标签: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血栓性堵管 搓揉结合反复回抽
  • 简介:目的:探讨肩难产处理新模式在预防新生儿产伤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2年5月在我院阴道分娩出现肩难产产妇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在清理新生儿呼吸道后实施协助压前肩,托后肩的娩肩法;试验组则采取肩难产新措施,同时启动肩难产的HELPEER抢救流程。结果:实施肩难产处理新模式后,试验组新生儿产伤的发生率明显降低,试验组肩难产的胎头到胎肩的娩出时间较对照组缩短。结论:肩难产处理新模式从根本上规范肩难产的评估与诊断,防止因过早干涉导致对新生儿造成的伤害,且证实在肩难产的处理中,俯卧位是一个简单有效的措施。

  • 标签: 肩难产 新生儿 产伤 俯卧位
  • 简介:摘要: 目的 围绕血液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症形成原因及其相关处理对策展开深入分析。 方法 选取我科2019年1月到2019年12月所收治的90例血液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并对患者穿刺化疗后各类并发症情况加以比较。 结果 首次接受化疗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最高的是局部渗血16例,发生率最低的为导管脱出,仅1例;二次化疗患者局部渗血6例,送管困难最高达10例。 结论 在血液肿瘤患者中积极引入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不但可降低患者各类并发症发生几率,且可根据患者自身恢复情况制定详细的治疗计划,合理安排治疗进度,确保导管使用期限的有效延长,故具有广泛的临床推广价值及意义。

  • 标签: 血液肿瘤 PICC置管 并发症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的提升,同时生活节奏也在不断加快,生活压力持续提升,导致社会中安全风险也在随之提升。由于我国有着较大的人口基数,因此公共安全事故发生率居高不下,这对我国医疗体系造成了很大的挑战。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面对相关事件时,医院往往能做出及时反应,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但是依旧会出现意外情况,这很容易导致医患纠纷发生。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一难题,有必要分析应急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关键要素。

  • 标签: 急诊 公共卫生 应急处理 存在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截瘫患者长期留置导尿过程中的相关护理问题及预防措施。方法:针对于院内截瘫患者进行选择,共计60例,对于患者的护理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制定护理措施,统计并发症发生率,分析护理效果。结果:经过预防处理措施,患者当中仅发生1例尿路感染,无导尿管阻塞、拔管困难、漏尿等情况产生。结论:截瘫患者中应用导尿预防护理措施可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导尿过程中的不适感受。

  • 标签: 留置导尿 截瘫 预防处理 护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