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肠外营养中应用PICC的价值及护理效果及方法。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7月我院诊治的29例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且所有患者均经PICC置管辅助治疗,对29例患者术后进行肠外营养,观察PICC在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肠外营养中的应用效果。结果29例患者经PICC置管穿刺成功率为100.00%;无1例出现并发症、营养不良。结论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肠外营养中应用PICC置管,在此期间对患者给予护理干预,不仅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或消除营养不良发生概率,同时还可以为保证营养液以匀速滴注,减少因穿刺次数过多而出现静脉损伤,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PICC 消化道肿瘤 术后 肠外营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胃肠瘘患者普外手术后行肠外营养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98例胃肠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9例患者,参照组患者行肠内治疗,实验组患者行肠外营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胃肠瘘患者普外手术后行肠外营养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在统计学上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讨论价值(P<0.05)。结论对胃肠瘘患者普外手术后行肠外营养治疗更具有安全性,进而能够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胃肠瘘 普外手术 肠外营养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患有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同时给予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与柴芩承气汤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2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7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主要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成为基础组与联合组,基础组患者接受常规干预,联合组患者则在上述治疗的同时接受早期肠内营养与柴芩承气汤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案治疗之后的主要指标以及相关指标恢复时间等。结果联合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各项指标都要优于基础组患者,且相关指标的恢复时间更快,住院时间也更短,两组患者具体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意义(P<0.05)。结论对于患有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而言,同时接受柴芩承气汤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早期肠内营养 柴芩承气汤 联合 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危重患者中应用早期胃肠营养干预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接收90例危重患者作为这次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其中45例患者给予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命名为对照组;另外的45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胃肠营养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的各项营养指标。结果在干预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前白蛋白、血红蛋白、胆固醇量的浓度接近,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经干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营养指标均呈现上升的趋势,且对治疗前比较,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541,P<0.05)。结论在ICU危重患者中应用早期胃肠营养干预,明显改善患者的各项营养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临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ICU危重患者 早期胃肠营养干预 预后 相关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在ICU危重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7年3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72例ICU危重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ICU常规护理,实验组开展综合护理干预,评估两组喂养耐受程度、喂养不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21例患者耐受良好,13例耐受度一般,2例耐受度较差,对照组13例耐受良好,15例耐受一般,8例耐受度较差,实验组耐受良好率更高,耐受度较差者所占比重更低,卡方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喂养不足发生率更低,腹痛腹泻、胃残余量过多以及胃食管反流发生率更低,卡方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结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ICU危重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情况,降低喂养不足率及肠内营养支持相关性不良反应,对患者预后改善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患 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 综合护理干预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经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方法本研究中的研究对象均为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抽取的66例患者分为两组。33例实施常规营养支持和护理者为常规组,33例经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和护理干预者为观察组。就两组患者住院时、住院后20d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变化进行比对分析。结果住院后20d,观察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经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支持并加用护理干预的效果可观,具有推荐应用价值。

  • 标签: 经鼻空肠管 肠内营养 护理 重症急性胰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外科ICU患者实施营养支持对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效果的影响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期间我院外科ICU收治的患者22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n=113例),对照组实施外科常规干预,观察组则联合给予营养支持,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免疫水平、预后情况进行评定比较。结果干预后各组内CD3+、CD4+、IgA、IgG水平均显著升高,观察组各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外科ICU患者给予营养支持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免疫水平,缩短ICU住院时间,提高预后效果。

  • 标签: ICU 外科 免疫水平 营养支持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足踝部组织缺损创面修复中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自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足踝部组织缺损患者中选取94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胫后动脉后踝上穿支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腓动脉外踝上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手术指标情况,手术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后各项手术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术后临床症状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在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修复治疗中效果明显,能够提升手术质量,提高治疗效果并且降低不良情况的发生率。

  • 标签: 胫后动脉后踝上穿支术 腓动脉外踝上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 足踝部创伤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胃癌患者予以集束化护理对于预防肠内营养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于2013年10月到2015年10月收治的胃癌患者148例,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各74例。常规组行基础护理,护理组行集束化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总体满意度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结果护理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总体满意度72例(97.29%)显著高于常规组60例(81.08%)。P<0.05,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护理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并发症几率3例(4.05%)显著低于常规组15例(20.27%)。P<0.05,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结论对胃癌患者予以集束化护理对于预防肠内营养并发症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减少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改善肠内营养的整体效果,预后效果显著,可广泛用于临床护理的过程中。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胃癌患者 肠内营养 并发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运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简易肠道准备营养支持,分析其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2月我科收治的无急性梗阻的结直肠癌患者100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除了一般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治疗、护理外,同时运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简易肠道准备营养支持,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术前准备和术后治疗、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长、治疗费用、停止输液时间、进食时间;患者术前术后白蛋白以及体重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44.80±12.56)h、术后住院时长(10.40±1.64)d、治疗费用(2.62±0.30)万元、停止输液时间(8.05±1.43)d、进食流食时间(1.45±0.76)d、进食半流质食物时间(3.70±1.08)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前体重、术后清减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d白蛋白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切口感染、腹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18.00%),差异显著(P<0.05)。结论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简易肠道准备营养支持有利于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病情恢复,可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长和降低治疗费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结直肠癌 快速康复外科 围手术期 肠道准备 营养支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空肠内营养联合谷氨酰胺在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9例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EN加谷氨酰胺,n=31)和对照组(TPN,n=28)完全接受肠外营养。统计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患者症状治疗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和营养学指标(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血红蛋白(Hb))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营养代谢指标、患者症状治疗指标、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早期给予EN联合谷氨酰胺治疗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可明显缩短老年重症胰腺炎恢复时间,缩短住院日,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整体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营养状态及化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本次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5月住院部收治的胃癌患者40例;将其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2组,观察组20例(整体护理干预),对照组20例(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营养指标(PA、HCB、BMI)、化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营养指标(PA0.35±0.10g/L、HCB126.65±12.15g/L、BMI20.77±2.15g/L)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化疗依从性(完全依从13例、部分依从30例、不依从1例)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明显处于优势(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的意义重大,能有效的提高其营养指标和化疗依从性,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整体护理干预 胃癌 营养状态 化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营养护理干预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营养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白蛋白、体质量均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水平评分相比,观察组患者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营养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营养护理干预 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 生活质量 营养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分析及饮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116例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参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对患者实施饮食护理。结果血液透析患者的C-反应蛋白指标高于透析充分,而清蛋白、三酰甘油酐、纤细胞、血尿氮素血液不透析患者低于透析充分患者(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平均蛋白质水平、热能水平指标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98.28%高于参照组的79.31%(P<0.05)。结论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实施饮食护理有着重要意义,可调整机体营养失衡的状态,利于机体早日康复,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营养状况 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 饮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营养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所收治的8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接受营养治疗,对照组患者不接受专门的营养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临床症状都有所缓解,其中,试验组患者感染、早产、羊水过多、酮症酸中毒、妊娠期高血压等发生率都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且试验组血糖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实验结果表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接受营养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值,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营养治疗 妊娠期糖尿病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大连市区敬老院群居老人的营养及健康状况。方法通过微型营养评定(MNA)问卷调查,结合人体测量学指标,包括体质指数(BMI)、握力、三头肌皮褶厚度等,对1178名大连市区敬老院群居老人进行营养评估。结果MNA总分<23.5,属于营养不良或营养不良高危状态;应用BMI评估,营养不良的检出率为100人(8.49%),肥胖检出率为479人(40.66%)。结论敬老院老年人中营养过剩和营养低下并存,必须加强营养干预。

  • 标签: 微型营养评定 人体测量学 社区退休居民〔中图分类号〕R153. 3〔文献标识码〕A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应用于老年肠内营养支持对其胃肠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于本院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老年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肠胃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0.91%)低于对照组(27.27%),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肠内营养支持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护理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效果好,且并发症发生情况少。

  • 标签: 综合护理 肠内营养支持 高龄 肠胃功能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早期肠内营养在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的应用及护理对策。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该院自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据患者来院先后顺序均分两组,予以早期肠内营养的患者设为参实验组,予以肠外营养的患者设为参照组,最后对两组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肠功能恢复时间、排气时间同参照组比对明显较短,从血糖水平改善情况来看,实验组相对较优,组间数据结果经统计工具检验后呈现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应用早期肠内营养效果理想,不仅加快肠道功能恢复速度,同时可以使患者的血糖得以控制,与此同时护理干预对患者治疗效果起到促进作用。

  • 标签: 早期肠内营养 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 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2型糖尿病护理中应用个体化营养护理干预在改善病人糖脂代谢方面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开展2型糖尿病治疗的患者共260例纳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实施前后患者的营养指标及糖代谢变化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实施后患者的相关营养指标均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糖代谢各指标均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通过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个体化营养干预方法,在改善患者的营养指标及糖脂代谢方面有积极的作用,可在临床中加大应用范围。

  • 标签: 个体化营养护理 2型糖尿病 糖脂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个体化营养护理干预,分析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作2组,参照组与研讨组,各组有46例患者。参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而研讨组采用个体化营养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糖脂代谢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研讨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参照组;糖脂代谢4项指标比较,研讨组更为优良。结论通过两种护理方式比较,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个体化营养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更理想,应广泛推广。

  • 标签: 个体化营养护理 2型糖尿病 糖脂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