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畸形牙齿的正畸与修复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40例畸形牙齿的青少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治疗方法,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40例患者成功修复37例,失败3例,成功率为92.5%;失败病例包括牙列稀疏1例,牙列拥挤1例,前牙深覆盖1例。37例成功修复患者牙齿位置稳定、间隙正常,咬合关系良好,咀嚼功能正常。结论在治疗前必须要对患者的缺牙部位、数目、类型以及错畸形程度进行仔细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正畸与修复措施,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青少年 畸形牙齿 正畸与修复
  • 简介:摘要观察大学生口腔正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正畸科收治的大学生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9例,对照组采用方丝弓矫正技术,观察组采用大学生修复口腔正畸矫正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治愈率93.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矫正治疗疗效显著,可以显著提高正畸有效率,改善牙齿的美观度,使大学生患者的主诉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大学生 口腔 修复 正畸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拇外翻矫正患者疼痛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本实验研究的对象来源于我院在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接受拇外翻治疗的患者,共选取患者例数为240例,按照患者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接受护理干预的干预组(n=120)和接受常规护理的常规组(n=120)。结果干预组患者疼痛严重程度明显轻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为拇外翻矫正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中,护理干预的运用明显的减轻了患者的疼痛严重程度,构建了良好的护患关系,促进了患者的更好治疗和康复,值得予以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拇外翻矫正 疼痛严重程度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成人修复口腔正畸矫正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成人口腔正畸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需行口腔正畸矫正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直丝矫正方式,实验组采用正畸后修复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牙齿排列及咬合状况改善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05%(32例),实验组达到94.87%(37例),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后修复方式治疗成人口腔正畸矫正疗效明显,患者治疗后牙齿咬合及排列均可明显改善,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成人 口腔 正畸矫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眉下联合眉上外缘切口提眉术矫正上睑皮肤松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8例诊断有眉下垂或上睑皮肤松弛的受术者,从眉内侧下缘向外上至眉峰外上再向外下做6-8cm梭形皮肤切口线,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去除多余皮肤,于切口内外侧将上睑皮下组织及眼轮匝肌固定于眉部骨膜,可使眉部位置上提,鱼尾纹明显改善。结果术后198例受术者眉下垂、上睑皮肤松弛及鱼尾纹明显改善。结论眉下联合眉上外缘切口提眉术可有效改善上睑皮肤松弛及鱼尾纹,纠正眼部功能障碍。手术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切口瘢痕不明显,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上睑皮肤松弛 眉下联合眉上外缘切口 提眉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鼻中隔偏曲矫正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16例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保守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2.07%,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38%,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3.79%,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2.07%,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变应性鼻炎患者应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能够获得显著的临床疗效,且并发症少,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鼻中隔偏曲 矫正治疗 变应性鼻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飞秒激光角膜微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矫正近视的早期治疗效果。方法研究资料均为本院于2015年10月到2016年10月治疗的近视患者,共160例320眼,依据手术方式分组,对照组采用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观察组行飞秒激光角膜微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治疗,评价两组视力恢复情况及干眼症状的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至6个月,两组视力评价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个月和3个月观察组干眼症状各指标比较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干眼症状各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近视手术治疗中选择飞秒激光角膜微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具有高效、安全等优势,可以减少对角膜神经纤维的损伤,大大减少术后干眼症的发生,获得较好的视觉质量,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飞秒激光 角膜微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 矫正近视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在儿童保健服务项目中增加矫正儿童行为偏离服务的可行性,探讨建立以儿童保健医生提供服务的多元社区(基层)服务形式,将矫正儿童行为偏离知识向家庭普及,以促进儿童身体发育和心理行为全面发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哈尔滨市所辖的7个村,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1~3岁儿童采取横向对照与纵向监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本次研究初步探索出了增加矫正儿童行为偏离服务的服务方法及组织实施形式,初步整理出一套矫正儿童行为偏离的适宜方案。结论通过对社区(基层)儿童保健医生进行矫正儿童行为偏离知识培训是可以增加矫正儿童行为偏离服务工作的,儿童保健服务项目中增加矫正儿童行为偏离服务是切实可行的。

  • 标签: 儿童保健服务项目 矫正 行为偏离 可行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上睑下垂矫正术后预防患者出现暴露性角膜炎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从2014年3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4例行上睑下垂矫正术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预防并发症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上睑下垂矫正术后患者进行护理时,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对并发症的预防以及全面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减少病症导致的痛苦,促进患者的早日恢复,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上睑下垂矫正术 暴露性角膜炎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儿童保健服务项目中增加矫正儿童行为偏离服务的可行性,探讨建立以儿童保健医生提供服务的多元社区(基层)服务形式,将矫正儿童行为偏离知识向家庭普及,以促进儿童身体发育和心理行为全面发展。方法以广西容县罗江中心卫生院为研究基地,将罗江镇的7个村委会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1~3岁儿童采取横向对照与纵向监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本次研究初步探索出了增加矫正儿童行为偏离服务的服务方法及组织实施形式,初步整理出一套矫正儿童行为偏离的适宜方案。结论通过对社区(基层)儿童保健医生进行矫正儿童行为偏离知识培训是可以增加矫正儿童行为偏离服务工作的,儿童保健服务项目中增加矫正儿童行为偏离服务是切实可行的。

  • 标签: 儿童保健服务项目 矫正 行为偏离 可行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FemtoLDV和IntraLaseFS飞秒激光仪制瓣的LASIK矫正近视眼的屈光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接受飞秒激光制瓣LASIK的近视眼患者共204例(408只眼),应用FemtoLDV(LDV组)和IntraLaseFS(IntraLase组)制瓣各102例(204只眼),再使用WaveLight准分子激光仪行基质切削。记录术后7天、1个月及3个月的裸眼远视力(UDVA)、矫正远视力(CDVA)及屈光状态。结果术后3个月时,两组间的评估指标结果相近,包括CDVA不变或有提高的术眼百分比、UDVA不差于术前CDVA的术眼百分比、等效球镜(SE)在±0.50D范围内的术眼百分比、术后3个月与1个月的SE差值在±0.50D范围内的术眼百分比(P>0.05)。结论FemtoLDV和IntraLaseFS飞秒激光仪制瓣的LASIK矫正近视眼具有同样良好的安全性、有效性、准确性和稳定性。

  • 标签: 飞秒激光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近视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睑皮肤松弛矫正术应用于老年性上睑下垂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上脸皮肤松弛矫正术的30例老年性上脸下垂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入院时间为2016年5月-2017年2月期间,将其依据单双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单号)与观察组(双号),每组各15例患者,对照组行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行上脸皮肤松弛矫正术,对比2组之间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老年性上脸下垂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0.00%,对比明显可见,观察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上睑皮肤松弛矫正术应用于老年性上睑下垂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上睑皮肤松弛矫正术 老年性上睑下垂 临床治疗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鼻骨折患者采用鼻中隔矫正术联合鼻内镜下鼻骨骨折整合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84例外伤致鼻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分别开展常规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与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联合鼻骨骨折整合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通气功能、外形表现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且通气功能、外形表现以及临床疗效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骨折患者给予鼻中隔矫正术联合鼻内镜鼻骨骨折整合术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通气功能及外形表现。

  • 标签: 鼻中隔矫正术 鼻内镜下鼻骨骨折整合术 鼻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丁硼乳膏与含氟牙膏交替使用治疗青少年牙齿正畸固定矫正中牙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20例接受牙齿正畸固定矫正治疗同时合并牙龈炎的青少年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患者采用丁硼乳膏与含氟牙膏交替使用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丁硼乳膏与普通牙膏交替使用方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硼乳膏与含氟牙膏交替使用治疗青少年牙齿正畸固定矫正中牙龈炎取得较好效果,有效预防牙龈炎,发挥了含氟牙膏的优势,提高了有效率,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丁硼乳膏 含氟牙膏 牙龈炎 正畸固定矫正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内直肌巩膜缝线后固定术对矫正成人屈光调节性内斜视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0-1~2013-4收治的成人伴有屈光参差的屈光调节性内斜视患者23例(男9例,女14例);年龄24-41岁(平均29岁);单眼高度远视+4.75D~+8.00D(平均+6.05D±0.79),矫正视力0.05-0.4(平均0.24),内斜+23Δ~45Δ(平均+32.21Δ±6.05Δ),同视机法测量AC/A除外非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行患眼内直肌巩膜后固定术或联合内直肌后徙术矫正内斜视。结果23例术后内斜视均明显好转,斜视角(他觉)0Δ~+8Δ(平均+3.65Δ±2.20Δ),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及社交能力大为改善。结论对于成人伴有伴有屈光参差的屈光调节性内斜视的患者,患眼内直肌巩膜后固定术或联合内直肌后徙术可以有效的控制由于高度远视产生的调节性内斜视。

  • 标签: 成人,屈光性调节,屈光参差,内斜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