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青年高血压并急性脑梗死使用银杏达莫注射液后血流变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的合并有高血压的中青年脑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胞二磷胆碱注射液治疗,观察组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检测两组患者血清流变学结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前血流变与对照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流变检出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方面意义。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对中青年高血压并脑梗塞患者血流变有改善。

  • 标签: 银杏达莫 中青年 高血压 脑梗死 血流变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青年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与生活能力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择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6月接收的中青年脑梗塞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奇偶法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试验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变化以及神经功能恢复、生活质量改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日常生活功能与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p<0.05);试验组血清Hcy、hs-CRP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青年脑梗死患者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Hcy、hs-CRP指标,促使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梗塞 银杏达莫注射液 神经功能 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MPCNL)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青年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收治的90例青年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联合组和MPCNL组各45例,比较分析两组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在碎石手术成功后,观察组清除结石率为97.78%,对照组清除结石率为75.56%,观察组的清除结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02%,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07%,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CNL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青年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经皮肾镜碎石术 输尿管软镜 嵌顿性 输尿管上段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中青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伴勃起功能障碍的血清睾酮水平。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7年7月我院中青年男性2型糖尿病伴勃起功能障碍的患者40例、糖尿病无勃起功能障碍患者4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血糖、血脂、黄体生成素、血清睾酮等进行测定,观察测定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HDL-C、LDL-C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LH、FSH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患者的FT、cFT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青年男性2型糖尿病伴勃起功能障碍与血清睾酮水平无明显的关系。

  • 标签: 2型糖尿病 勃起功能障碍 血清睾酮 中青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青年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使用银杏达莫注射液后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的中青年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胞二磷胆碱注射液治疗,观察组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清Hcy、CRP,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前血清Hcy、hs-CRP检出值与对照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Hcy、hs-CRP检出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方面意义。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能改善中青年脑梗塞患者血清Hcy、CRP水平。

  • 标签: 银杏达莫 中青年 脑梗死 急性期 同型半胱氨酸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治疗联合利培酮应用于中青年精神分裂症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86例中青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仅给予利培酮片进行治疗;研究组加用心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显效18例、有效19例、无效6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6.05%;对照组治疗后,显效8例、有效20例、无效15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5.12%;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28%,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53%,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症状轻微,经处理后缓解。结论心理疗法联合利培酮应用于中青年精神分裂症临床治疗中,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中青年 利培酮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