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细节护理对提高儿科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3月间进行静脉穿刺的80例小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40例/组。对照组静脉穿刺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静脉患者穿刺进行细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一次穿刺成功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5.00%相对比于对照的75.00%,差异明显(P<0.05);护理满意度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77.50%(P<0.05)。结论细节护理能够有效减少静脉穿刺患儿多次穿刺的痛苦,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适合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 标签: 细节护理 静脉穿刺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其患者的死亡率很高。在患者接受了及时有效的治疗之后,绝大部分患者仍不能完全恢复健康,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身体功能性障碍,影响患者行为能力,带给患者家庭以及社会沉重的负担。rt-PA(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公认的有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药物,本文对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时间窗进行了研究分析,综述了急性脑梗死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进展,旨在为提升急性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水平以及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一些思路。

  • 标签: rt-PA静脉溶栓 急性脑梗死 护理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磁共振技术(MRI与MRV)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科室在既往3年内接诊的21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磁共振诊断资料,并就磁共振成像进行分析总结,以探析磁共振技术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21例患者中17例患者经常规磁共振成像(MRI)确诊,4例漏诊患者后经磁共振静脉成像(MRV)确诊。在成像方面,MRI可清晰的将患者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直接征象表现出来,而MRV则可更好的将阻塞性静脉窦显现出来。结论临床在面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时,应用MRI、MRV联合进行诊断,可以明显的提高诊断符合率,此外,这两种检查结合还具有无创性,因此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磁共振 闹静脉窦血栓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护理措施探析。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31例患者(高血压脑出血并发深静脉血栓),收治时间为2016年2月18日至2017年2月19日,对所有患者进行全方位综合性护理,并对临床资料进行记录。结果31例患者中,优秀21例(67.74%),良好8例(25.81%),差2例(6.45),护理效果为93.55%(29/31)。结论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减少意外的发生。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并发深静脉血栓 护理措施探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芬太尼用于静脉术后镇痛和临床麻醉中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收的92例全身麻醉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n=46例),其中对对照组使用常规的麻醉方式,而观察组则使用舒芬太尼对患者进行麻醉工作,进而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经过麻醉手术后的VAS评分(2.03±1.12)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过麻醉手术后的VAS评分(3.88±2.88)分,并且观察组经过麻醉后的效果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舒芬太尼运用于需要进行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的麻醉工作之中,拥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舒芬太尼 术后镇痛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行肝胆手术后开展静脉持续自控镇痛患者中所实施的护理措施效果。方法抽取时间区间段为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肝胆手术治疗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抽签法随机将其分为参照组和护理组,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组采取综合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护理组患者的各时段疼痛评分均低于参照组患者(P<0.05);护理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参照组患者对比,存在差异(P<0.05)。结论在行肝胆手术后开展持续静脉自控镇痛中,综合性护理干预方法效果显著,缓解了患者的疼痛不适,减少了不良反应事件,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 标签: 肝胆手术 持续静脉自控镇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探究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04月~2017年04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60例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VAS评分、VDS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67%)与对照组患者(80.00%)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对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进行积极有效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好。

  • 标签: PICC置管 静脉血栓 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超声在胎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10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胎儿的超声心动图特点,同时观察胎儿产后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或引产后尸检结果。结果在10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胎儿中,心上型5例,心内型3例,心下型2例;其中4例为单发畸形,6例合并心内或心外畸形。超声心动图诊断出9例,诊断准确率为90.0%(9/10),漏诊1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声像图特征具有典型性,主要表现为四腔心切面中右心大于左心,无肺静脉开口,肺静脉在左房后方汇入共同肺静脉干,并经血管进入右房,且引流血管出现扩张改变。结论产前超声检查对于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有助于孕妇做出科学的选择。

  • 标签: 产前超声检查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PICC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接受PICC置管术患者资料100例,根据随机法对所选100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湿热敷,研究组患者提高健康教育、局部湿热敷、完善术前准备工作,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研究组患者产生静脉炎的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临床中针对接受PICC置管术治疗患者,在护理工作中提高健康教育、完善术前准备工作、湿热敷可以显著预防静脉炎的出现,应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PICC置管术 机械性静脉炎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切除术后护理体会。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1年2月到2014年7月期间,我院共收治了98例脾切除术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完善各项检查,重视营养支持,严格肠道管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加强疼痛管理,重视健康指导,合理检查用药。对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前后门脉高压脾切除术后患者门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人均费用支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后,门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平均住院天数,人均费用支出明显下降(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门脉高压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加快病床周转率,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 标签: 脾切除 门静脉高压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颅内静脉正常血流。方法从健康人群中选取90例检测对象,将他们按照年龄分为1、2、3组,使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其颈静脉颅内段进行检测。结果颈静脉的血流动力学结果与年龄有很大的关系,并且受到呼吸的影响。结论颈静脉的正常血流情况受到呼吸、年龄等因素的影响,以颈静脉为例对颅内静脉进行检测所得的正常指标,将对临床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

  • 标签: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 颅内静脉 正常血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术后镇痛和临床麻醉中舒芬太尼的应用效果,以为临床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手术日期,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芬太尼进行麻醉与术后镇痛,观察组患者给予舒芬太尼进行临床麻醉和术后镇痛。比较两组患者麻醉与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VAS评分相对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静脉术后镇痛和临床麻醉中,运用舒芬太尼的临床效果相对较好,既能够保证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又能够缩短其定向力恢复时间,且在镇痛效果上存在一定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静脉术后镇痛 临床麻醉 舒芬太尼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开颅减压手术治疗恶性脑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90例在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与我院接受治疗的恶性脑静脉血栓患者,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给予观察组患者开颅减压手术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抗凝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92.50%vs52.50%,P<0.05);VA、BA值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开颅减压手术是治疗恶性脑静脉血栓的有效途径,推荐使用。

  • 标签: 开颅减压手术 恶性脑静脉血栓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各种深静脉置管感染相关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580例深静脉置管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从年龄、体质、置管环境、置管部位、留置深度、留置时间、维护、临床观察等方面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580例深静脉置管患者,发生感染者35例,感染率为4.66%,CVC(中心置管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颈外静脉、股静脉)感染率为4.83%,PICC(经外周中心置管)感染率为1.21%;急诊置管感染率为3.96%,择期置管感染率为2.07%;恶性肿瘤患者置管感染率为5.52%,其他患者置管感染率为0.51%;病室内置管感染率为4.67%,穿刺室内置管感染率为1.37%.结论各种深静脉置管感染的发生与置管部位、置管时期、机体免疫功能、无菌操作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在临床工作中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可有效预防各种静脉导管感染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控制医院感染。

  • 标签: 深静脉置管 感染 原因分析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ntravenousleimyomatosis,IVL)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0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妇科收治的1例IVL患者进行临床诊治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经期延长,月经量多,贫血(65g/L),下腹部可扪及一肿物。术前诊断为“子宫平滑肌瘤”.入院宫腔镜检查可见宫腔内充满白色“蠕虫”样小肿块.腹腔镜下见子宫左侧壁充满灰白色条索状肿物,延至阔韧带宫旁组织,行全子宫及双侧输卵管切除术.病理诊断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伴大片玻璃样改变.结论子宫IVL发病少见,具有良性组织学特征和低度恶性潜能。主要通过手术治疗,辅助激素治疗。

  • 标签: 子宫静脉 内平滑肌瘤病 病理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穿刺在妇产科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进行急救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头皮针穿刺,观察组患者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比较两组患者液体外渗率、穿刺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液体外渗率(33.33%)明显高于观察组(10.00%),1次穿刺成功率(63.33%)明显低于观察组(90.00%),并发症发生率(30.00%)明显高于观察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穿刺在妇产科急救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显著降低外液渗出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首次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节约抢救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穿刺 妇产科急救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月份——2016年5月份未开展护理风险管理期间收治的实施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患儿150例为本次对照组,2016年6月份——2017年12月开展护理风险管理期间收治的实施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患儿150例为本次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穿刺疼痛情况,不良事件发生率,并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两组患儿家长开展护理满意度比较。结果观察组风险时间发生率为3.33%(5/150),较比对照组10.67%(16/150)的发生率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达到97.33%(146/150),较比对照组85.33%(128/150)的满意度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有效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减轻患儿痛苦,家长护理满意度大大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骨创伤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和体检的50例骨创伤患者、50例骨创伤后发生深静脉血栓(DVT)的患者以及50例体检的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称为骨伤组、DVT组及健康组。对此三组研究对象的D-二聚体含量(D-D)、纤维蛋白原含量(FIB)以及C-反应蛋白(CRP)含量进行检测和对比。结果骨伤组、DVT组的D-D、FIB以及CRP含量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DVT组的D-D、FIB以及CRP含量显著高于骨伤组(P<0.05)。DVT组治疗后,D-D、FIB以及CRP含量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D-二聚体含量、纤维蛋白原含量以及C-反应蛋白含量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要想避免深静脉血栓形成就必须降低以上三种危险因素的含量避免血栓形成,促进血栓消退。

  • 标签: 骨创伤 深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加分段剥脱术3年内复发率。方法分析总结36位病人42肢体行分段缝扎手术的大隐静脉曲张病人手术后3年静脉曲张的复发率。结果传统手术比分段缝扎手术有更低的3年复发率,相互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隐静脉曲张传统高位结扎加分段剥脱术仍然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有效的手术方式。

  • 标签: 静脉曲张 传统手术 分段缝扎术 复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