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过程中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32例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 32例患者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 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 81.25%( 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尿激酶治疗过程中加强综合护理,可以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尿激酶 脑梗死 神经功能 常规护理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三叉神经痛(PTN)病人在使用加巴喷丁治疗后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6-2016.6收入32例PTN病人,用随机排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16例采用加巴喷丁治疗作为观察组,另16例采用卡马西平治疗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人实施不同治疗对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影响。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比对照组(25.00%)低(x2=5.128,P<0.05),且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QOL)评分上比对照组低(t=-11.500,P<0.05)。结论采用加巴喷丁对PTN病人展开治疗,其不仅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还能提升生活质量水平,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加巴喷丁 卡马西平 疗效
  • 简介:目的进一步提高对周围型小肺癌(SPLC)及早期肺癌的CT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直径小于等于2cmSPLC29例,经临床证实3例.全部病例先行常规扫描,病灶区再行薄层或高分辨率CT扫描,21例做了增强扫描,增强扫描前先平扫.结果32例CT均表现为单发结节,其中,实性软组织密度结节23例,中心实性周边磨玻璃密度结节5例,不均匀较低密度结节4例.病灶具有毛刺征25例,分叶征21例,胸膜凹陷征10例,血管集束征8例,棘状突起征6例,小泡征5例,支气管气相征3例,脐凹征3例,小结节堆砌征1例,高密度点条征1例.结论CT,特别是HRCT对SPLC及早期肺癌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征象出现越多肺癌的可能性越大;合理的窗技术对SPLC征象的显示有重要帮助.

  • 标签: 肺癌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增强扫描
  • 简介:目的总结腹腔镜切除胆囊术中巨大结石嵌顿的治疗经验,为基层临床治疗胆囊疾病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64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腹腔镜组(Lc组)和开腹组(OC组),每组32例,并对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及术后并发症进行评估。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指标等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t检验方法进行组间比较;患者术后并发症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LC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下床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显著少于O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4.743,t=5.228,t=5.836,t=5.845,t=5.722,t=4.867,P〈0.05)。LC组患者的术后总并发症的发生率12.50%(4/32)显著低于OC组43.75%(14/3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26;P=0.002)。结论Lc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切口较短、恢复快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胆囊结石病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生脉注射液以及黄芪注射液联合奥曲肽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共32例,依据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生脉注射液及黄芪注射液联合奥曲肽)与对照组(单独采取奥曲肽)各16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经研究得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87.5%,因此,采用综合疗法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高于单独采用奥曲肽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使用中西医综合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能显著缓解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具有很好的疗效。

  • 标签: 食管胃底静脉 综合治疗 曲张破裂 出血 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244-01
  • 简介:32届世界腔道泌尿外科大会(WCE)于2014.9.3~9.7在台北召开。《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作为特邀学术媒体采访了此次大会。会议期间我们采访了中国工程院张心湜院士,大会主席、《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副主编邱文祥教授,腹腔镜肾切除术的首位术者Clayman教授,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

  • 标签: 泌尿外科 WCE 腹腔镜肾切除术 张心湜 中国工程院 剜除术
  • 简介:目的总结AngioJet机械性血栓清除装置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因下肢深静脉血栓于复兴医院住院手术治疗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术中造影结果、术后患者症状的缓解情况,术后患肢的腿围变化来评估下肢静脉的再通情况。随访包括症状的缓解程度、下肢静脉彩超来评估吸栓后血管的通畅程度。结果32例患者均完成了吸栓/喷药-吸栓,吸栓术后行球囊扩张成形术者19例,12例行支架植入,所有患者术后即刻症状缓解明显。AngioJet血栓抽吸术联合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的技术成功率为100%(32/32),患肢腿围由术前(49±0.4)cm下降至术后(38±0.6)cm(P<0.05)。平均手术时间(1.2±0.3)小时,尿激酶平均剂量(16.1±2.2)万U。术后随访所有患者经下肢静脉彩超及下肢腿围检查均超过3个月,经评估后下肢静脉通畅。结论AngioJet是一种将药物溶栓和机械吸栓相结合的清除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非常有效的系统,具有微创、高效、简单、并发症少的优点,但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结合球囊扩张作为补充治疗,近期疗效满意,但是需要严格选择适应证,长期效果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 标签: 下肢静脉 血栓 吸栓 急性 血管成形术
  • 简介:目的研究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的3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结果32例中,恢复良好者19例,轻残6例,重残4例,死亡3例,治愈或基本治愈率达59.4%,致残率31.3%,死亡率9.4%.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可有效地降低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 标签: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 治疗 高血压性脑出血 手术 颅内血肿
  • 简介:目的对心外科围术期应用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治疗术后渗血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应用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治疗解放军总医院心外科2006年1月至2009年5月期间32例心外科手术后渗血患者,记录给药方法、剂量,观察心包纵膈引流量及凝血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平均剂量67.4μg·kg^-1(30.8~90.9μg·kg^-1),给药后28例达到止血效果,1例开胸探查,2例术后出现精神障碍,2例死亡。给药后引流量明显减少,给药后凝血功能指标明显改善。结论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对改善心外科术后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效果较好。

  • 标签: 心外科手术 凝血因子 渗血 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接受利福昔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6年5月-2017年10月,例数为64例,以区组随机化法分组,对照组接受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则接受利福昔明治疗,分析2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疗效较对照组优(P<0.05);2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治疗后的症状频率评分、症状严重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其中实验组治疗后的症状频率评分、症状严重程度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接受利福昔明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其疾病严重程度以及疾病发作次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致心律失常右室心肌病的临床和心电图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接诊的32例心律失常右室心肌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窦性心律和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时的常规体表心电图各项参数特点,并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2例心律失常右室心肌病患者中心律失常者17例,占53.12%,右心衰竭者13例,占40.62%,无症状2例,占26,25%。心电图有14例患者在V1~3导出时间Epsi-lon波,右侧胸前导联的平均QRS间期(QRS1,V1+V2+V3/3)为(0.12±0.03)s,左侧胸前导联的平均QRS间期(QRS1,V4+V5+V6/3)为(0.10±0.02)s,QRS1/QRS2≥1.2者19例,占59.37%。结论心律失常右室心肌病临床表现主要以心律失常或右心衰竭为主,右胸导联会出现Epsilon波和右侧胸前导联QRS延长,在临床中有利于致心律失常右室心肌病的诊断。

  • 标签: 心律失常 右室心肌病 心电图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单用败毒祛风丹外敷患处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32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其采用我院自製败毒祛风丹进行了治疗,并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在本研究的32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显效,其显效率为62.5%,有12例有效,其有效率为37.5%,本组患者进行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我们对本组中治疗的32例进行了6个月-1年的随访,其病情均未复发。结论。对流行性腮腺炎患者进行用我院自制败毒祛风丹治疗效果确切,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4例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2例患者采西药治疗,观察组32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78.13%,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症状积分没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得到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 胆汁反流性胃炎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早期肾癌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腹腔镜技术,术中使用超声刀、电凝钩对32早期。肾癌患者行保留肾单位手术,患者年龄31~72岁,平均49±1.8岁。肿瘤平均直径1.5±4.5cm,平均(2.8±0.8)cm。25例行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7例行经腹途径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影像学检查示32例肿瘤突出于肾脏表面,肾上极10例,肾下极13例,肾脏中部5例,近肾盂部位4例;偏背侧18例,腹侧14例。结果32例除1例转开放手术外,余31例为腹腔镜保留肾单位的肾肿瘤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105±15.4)min,平均出血量(120±21.6)ml,6例术中输血400ml。2例术后发生尿漏,予负压吸引15d后引流量小于20ml后拔出肾周引流管。术后住院时间平均7~17d,平均(9±2)d。术后病理报告:肾透明细胞癌28例,肾颗粒细胞癌3例,嗜酸性细胞癌1例。随访时间3-53个月,平均(21±4)个月,肿瘤无复发。结论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术治疗早期肾癌安全、可行。

  • 标签: 肾肿瘤 保留肾单位术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32周极低出生体重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分析佛山市顺德区妇幼保健新生儿科从2010年1月一2012年12月于NICU治疗的胎龄≤32周的极低出生体重儿96例的临床资料。BPD组21例,非BPD组75例,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研究。结果BPD组胎龄及出生体重均较非BPD组低,有羊膜绒毛膜炎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者及输血次数,吸气峰压(PIP),机械通气最高氧浓度,机械通气时间及总吸氧时间在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结果提示胎龄、出生时体重是发生BDP的保护性因素,合并绒毛膜羊膜炎、NRDS、机械通气最高氧浓度为发生BP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降低机械通气最高氧浓度是预防BPD发生的重要措施,预防早产及RDS的发生和控制感染是预防BPD的关键。

  • 标签: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高危因素 极低出生体重儿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肝切除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筛选出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于我院实施肝切除手术疗法的老年原发性肝癌32例,应用数字随机表对患者进行分组,即参照组与观察组。参照组给予基础性的护理干预,观察组运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记录、对比两组的护理结局。结果较之参照组,观察组在首次进食时间、排气恢复时间等方面的表现更佳(P<0.05),观察组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超出参照组12.50%(P<0.05)。结论对实施肝切除手术疗法的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在其围术期应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护理结局甚佳,有助于加速患者术后的康复进程,而且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肝切除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国产抗凝、溶栓药物治疗肺动脉栓塞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经CTPA诊断为肺动脉栓塞症32例,使用国产尿激酶、低分子肝素钙、华法林治疗。分别在14天后复查CTPA,观察治疗效果。结果28例肺动脉血栓完全消失;4例大部分消失,并在治疗30天后复查CTPA肺动脉血栓完全消失。结论国产尿激酶、低分子肝素钙、华法林治疗肺动脉栓塞症有效。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