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程健康教育应用于内分泌护理管理中的实施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内分泌 2017年 9月至 2018年 9月期间收治的 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对照组,每组各 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全程健康教育。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改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满意度 93.75%高于对照组的 75.0%,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前,两组患者血糖指标相比差异不明显, 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均低于护理前,且实验组血糖指标低于对照组,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内分泌护理管理中采取全程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血糖指标改善,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个体化护理 老年 高血压 血压 并发症
  • 简介:【内容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实践来分析我国全医疗护理模型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其价值。研究分析全护理模式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价值。方法:随机纳入去年我院2019年2月至2020年9月期间累计收治的2型急性糖尿病临床患者68例,随机数据采用各种数字化临床医疗护理表现方法进行划分后作为两个研究组、对照组(各34例),均分别接受了二型糖尿病患者常规护理治疗与长期护理,研究组同时组织开展了糖尿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的临床管理,干预6个月后再次随机进行两组针对病人的实际血糖正常水平、生活量及饮食活动质量等的临床综合功能评估进行比较。结果:临床护理后检查研究组两名患者的每日空腹与餐后2h监测血糖均明显显著低于其他对照组,生理及精神心理等多种健康方面的日常生活用品质量指标差异评分均高于其他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全科护理模式 糖尿病 管理 血糖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吸入激素治疗哮喘患者采用全治疗与专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1年5月期间在我院治疗哮喘的患者83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临床中均采用激素吸入方式进行治疗,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具体采用信封随机抽取的方式,对照组41例,探究组42例,对照组进行全治疗,探究组予以专科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依从度。结果:数据分析结果:探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治疗与专科治疗在吸入激素治疗哮喘患者中运用,能够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度,有显著的临床治疗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全科治疗 专科治疗 吸入激素 哮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呼吸护理人员对疑似及确诊艾滋病病人的应急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3月对于30例确诊及疑似艾滋病人的应急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总结,从而制定相对完善的护理应急措施。结果:呼吸的护理工作人员采取应急护理对策,能够有效的降低护士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结论:对于疑似及确诊艾滋病病人采取有效的护理方式,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做好病情的普及以及防护。对于病房内进行有效的防护措施,并且采取消毒隔离制度,可以有效的降低医院源性感染的发生。

  • 标签: 呼吸科 艾滋病 应急护理 护理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乡镇卫生院门、急诊患者抗菌药的不合理使用情况,为基层医院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几家乡镇卫生院共1800张门诊处方进行抗菌药物的使用状况分析。结果:1800张处方中有771张处方使用抗菌药物,其中350张处方存在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主要表现为用法用量不合理、适应证不明确、给药途径不适宜、用药疗程过长、联合用药不合理等。结论:杭菌药物使用不合理,存在问题较多,需加强医务人员业务知识培训,强化管理,促进杭菌药物合理使用。

  • 标签: 乡镇卫生院 全科门诊 抗菌药物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为深入探究全护理模式在对于高血压人群的健康方式引导促进方面所起到的效果,给高血压患者护理提供一个参考。方法:选取 2019年 11月到 2020年 01月间就诊的 72例患者,随即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 36例,对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模式,对于观察组则采取全护理模式,并对两组患者经护理过后的疗效情况,血压恢复情况作出对比。结果:在对高血压的控制效果方面,观察组要优于对照组,且 P< 0.05,差异具有显著性;在血压恢复情况和方案实施方面,观察组好于对照组,且 P< 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在对于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阶段,采取全护理模式可以达到很好的护理效果。

  • 标签: 全科护理 高血压 健康生活
  • 简介:摘要: 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的不断提高,老年患者占整个外科手术患者的比例也日益增加,高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和死亡率是年轻人的 3倍,其中 2%与手术麻醉有关。但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与年龄相关的解剖学、生理学和药理学发生变化 ,造成心、肺、脑等重要器官的代偿功能下降或失代偿 ,增加了手术麻醉期的风险性。这对麻醉而言,无疑是个新的挑战,本文结合 2013年以 来某院 的 976名 65岁以上老人麻醉进行总结,认为年老因素不是手术麻醉的禁忌症。关键在于充分术前估计与准备,合理选择麻醉方法,正确实施麻醉,围术期密切监测与处理,以及预防麻醉并发症。这些综合处理对保证老年病人的安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老年 麻醉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内分泌住院DM患者血糖管理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0月于我院内分泌住院治疗的非重症DM患者900例,采用Population、Patient、Patient‐day3种模型分析患者床旁快速血糖数据。结果共收集到43106个血糖数据,平均血糖为(9.60±4.30)mmol/L(Population模型)、(8.71±2.13)mmol/L(Patient模型)及(9.34±2.59)mmol/L(Patient‐day模型),严格、一般及宽松控制率的总和为80%以上。高血糖、严重高血糖、低血糖和严重低血糖发生率Population模型为11.4%、4.9%,0.9%和0.1%,Patient模型为22.6%、57.4%、23.7%和5.2%,Patient‐day模型为8.0%、16.8%、4.3%及0.6%。结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人性化护理对精神患者生活质量、疾病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精神收治的病患7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法分为研究组(37例)及对照组(37例),对照组患者开展传统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就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疾病控制效果等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SF-36量表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研究组患者各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疾病控制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有助于提高精神患者生活质量及疾病控制效果,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精神科 生活质量 疾病控制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先天性缺牙病患实施正畸方法联合口腔修复进行治疗并对其产生效果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随机抽选74名先天性缺牙病患进行研究,抽选时间为2018月2月~2020年6月,按照其进院序号分为X组(观察组)与Y组(对照组),每37名病患分为一组。X组进院序号为奇数,对其实施正畸方法联合口腔修复进行治疗;Y组病患进院序号为偶数,对其使用常规的口腔修复治疗方式。将X组与Y组病患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对比X组与Y组病患临床疗效,X组恢复效果良好病患占比为97.30%,高于Y组,差异含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正畸方法 先天性缺牙 临床疗效 口腔修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研究全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选取的时间是2019年8月~2020年5月,研究选取的对象是在我院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将88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根据患者接受的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基础组和全科组。基础组给予基础性护理,全科组给予全护理,比对两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护理满意评分、肺功能以及气血指标。结果:全科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均明显优于基础组,P<0.05;全科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气血指标情况显著优于基础组,P<0.05。结论:全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和肺功能,提升患者的认知水平和满意程度,因建议将全护理优先推广。

  • 标签: 老年慢阻肺 基础性护理 全科护理 肺功能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患者中生活自理能力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0月在康复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0例,分为察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康复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护理工作中,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前后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患者健康知识的合格率以及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出院时两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入院时, 并且研究组评分高于对照组 。出院前研究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的合格率及护理质量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结论 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提高康复脑梗死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健康教育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脑梗死 自理能力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 有效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急诊护理管理措施。方法:该医院急诊护理团队从患者就疑似病例管理、环境消毒管理及防护物资管理等方面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实施了患者入口通道、患者出口通道、医护人员专用通道的三通道管理,增加了发热诊断室、发热抢救室,设置了专职岗位,设立了护理人员应急库,对护理人员、工勤人员、护理学员均进行专业培训,设置了多个功能制小组,按防疫级别来分配防疫物资,对病区环境、医疗垃圾进行严密管理,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咨询服务,还成立了护理科研团队。结果:该医院急诊的人力资源得到了合理分配,防护物资得到了有效利用,就诊患者得到了科学诊治,各项工作得到了有序开展,确诊的18 例患者均得到妥善治疗,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未出现交叉感染病例。结论:科学、全面的护理管理,对提高就诊速度、降低交叉感染率、提升疫情救护能力。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急诊科管理 疫情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DCA循环管理法在提高药剂药学服务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从医院2020年1月-12月未实施PDCA循环管理方法前使用的处方中抽取210张使用的药品中抽取360件作为对照组,从2021年1月-12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后使用的处方中抽取210张使用的药品中抽取360件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不合格药品报损率、药品有效使用率、药品去向明确率、重复给药率、超说明书适应症用药率、不合理用药率、给药频次不合理率。结果:观察组中不合理用药率、给药频次不合理率、重复给药率、超说明书适应症用药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PDCA循环管理法 药剂科 药学服务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DCA循环管理法在提高药剂药学服务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从医院2020年1月-12月未实施PDCA循环管理方法前使用的处方中抽取210张使用的药品中抽取360件作为对照组,从2021年1月-12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后使用的处方中抽取210张使用的药品中抽取360件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不合格药品报损率、药品有效使用率、药品去向明确率、重复给药率、超说明书适应症用药率、不合理用药率、给药频次不合理率。结果:观察组中不合理用药率、给药频次不合理率、重复给药率、超说明书适应症用药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PDCA循环管理法 药剂科 药学服务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检验微生物检验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并且对病原菌耐药性情况进行研究。方法 将 2018年 5月到 2019年 1月我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的 102例患儿的相关检验报告作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研究所有患儿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的状况,并且对患儿病原菌的耐药性检测结果进行评价和分析总结。结果 通过对检验报告的分析总结而得出,检验结果准确的检测报告 92例,检验结果错误的报告 10例;对导致检验微生物检验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主要存在检验人员因素 2例,标本因素 4例,操作因素 2例,其他因素 2例;对于病原菌的耐药性进行调查,大肠埃希菌标本 56例,耐药青霉素 0,耐药头孢噻吩 18例,耐药氨苄西林 3例,耐药红霉素 0, 46例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药青霉素 44例,耐药青霉素 42例,耐药头孢噻吩 39例,耐药氨苄西林 28例,耐药红霉素 29例。结论 当前检验的微生物检验质量会受到检验人员、检验标本、检验操作等相关因素的干扰,因此应针对这些因素强化相关检验工作,降低差错事件的发生;此外我市妇幼保健院的大肠埃希菌主要对头孢噻吩具有耐药性,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多种抗生素普遍存在耐药性,临床干预时应予以控制。

  • 标签: 检验科 微生物质量检验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在高血压患者的慢病管理中实施全医生远程监控血压模式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4月期间本院登记治疗的慢性病高血压患者120例,依照随机数字法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健康教育模式和随访管理,观察组在传统健康教育模式和随访管理的基础上增加全医生APP远程监控模式。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

  • 标签: 高血压 全科医生 APP远程监控 慢病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