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胶体液扩容预防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手术低血压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对象来自于2015年3月-2016年5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腰硬联合麻醉下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20例,根据扩容输液种类的不同分为实验组(胶体液)与对照组(晶体液),比较两组扩容效果。结果麻醉后5、15分钟,两组产妇的心率都有所上升,血压都有所下降,实验组产妇术中低血压的发生率为10%,对照组为28.3%,实验组产妇术中麻黄素使用率13.3%,对照组为31.7%,且二者间的变化比较起来,存在一定的差异,P<0.05。结论对剖宫产手术产妇在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前采用胶体液扩容,其对低血压的预防作用明显比晶体液扩容强,有效的降低了术中低血压的发生率及麻黄素的使用率。

  • 标签: 胶体液预扩容 腰硬联合麻醉 剖宫产手术 低血压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输注负荷量羟乙基淀粉或乳酸钠林格氏液对预防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腰麻后低血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择期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羟乙基淀粉组(H组)和乳酸钠林格氏液组(L组),每组20例,在麻醉前30min分别输注羟乙基淀粉和乳酸钠林格氏液8~10ml/kg,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不同时段的血压、心率、中心静脉压的变化及恶心呕吐等麻醉后不良反应及麻黄碱使用情况。结果H组MAP及CVP在T1时明显高于T0及L组(P<0.05),在T2~T4明显高于L组(P<0.05),而L组MAP在T2~T4明显低于T0(P<0.05);H组HR在T1~T2明显低于T0且在T1~T4均低于L组(P<0.05),而L组HR在T2~T4明显高于T0(P<0.05)。低血压、恶心呕吐发生率及应用麻黄碱次数L组高于H组。结论输注负荷量羟乙基淀粉能保持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腰麻后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低血压、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标签: 预扩容 髋关节置换术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肾功能衰竭伴高危出血患者采用不同冲方法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本院2014年6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肾功能衰竭伴高危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不同肝素冲技术+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一次肝素冲技术+优质护理),50例/组。对比两组的管路与透析器凝血分级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管路与透析器凝血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一次肝素冲技术配合优质护理能够使肾功能衰竭伴高危出血患者的透析效果提高。

  • 标签: 肾功能衰竭 高危出血 预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混门冬胰岛素30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98例经口服用药治疗效果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混门冬胰岛素30(诺和锐30)治疗,对照组采用混人胰岛素30R(诺和灵30R)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空腹及三餐前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比较均无较大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无较大差异(P>0.05)。结论采用混门冬胰岛素30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治疗可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易于被患者接受。

  • 标签: 预混门冬胰岛素30 2型糖尿病 预混人胰岛素30R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B与心电图的对比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53例高血压性心脏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B与心电图检查。结果B检测后患者左室壁肥厚、左室增大、左房增大、主动脉退行性改变以及左室舒张功能减低显著优于心电图组,相比差异性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采用B诊断的检出率相比于心电图较高,对患者心脏变化较为敏感,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高血压性心脏病 B超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探测颈项透明层厚度在胎儿畸形筛查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来我院妇产科例行产前检查的胎儿畸形高危性的60例孕产妇资料,并且所有孕产妇全部接受B探测颈项透明层厚度数值的检查。观察并有效评估B探测颈项透明层厚度值在胎儿畸形筛查中的特异性、敏感性及准确性。结果60例胎儿畸形高危性的孕产妇在B探测颈项透明层厚度进行胎儿畸形筛查中,有2例胎儿被发现为畸形,其畸形发生概率为3.33%;在尚未被发现的畸形胎儿中,有10例胎儿通过B测量颈项透明层厚度均≥2.5mm,有48例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2.5mm;在被发现的畸形胎儿中,有2例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均≥2.5mm。结论孕周数为11~13周的孕产妇,通过B探测颈项透明层厚度,对于胎儿畸形的筛查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性,对于优生优育具有较高价值,值得临床应用并广泛推广。

  • 标签: B超 颈项透明层厚度 胎儿 畸形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6月—2016年9月就诊的产后大出血患者32例,通过Seldinger技术,穿刺患者右股动脉并将导管鞘放置入内,在DSA引导下,行选择性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结果行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后,24例患者不再出血,其余8例患者有少量出血,但经止血药物的治疗7天后不再出血。患者中有14例出现下腹疼痛症状,5例有轻微发热症状,2例偶感下肢无力。结论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能够治疗产后大出血,其疗效较好,治疗安全,通常情况下对患者生育能力无损害,对患者生活质量无影响,因此值得应用于临床中。

  • 标签: 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 产后大出血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就彩联用经颅多普勒对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诊断效果进行了探究。方法就本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14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患者的随机分组,其中7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单一彩或者经颅多普勒进行检查,7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彩联用经颅多普勒进行检查,就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彩联用经颅多普勒的模式来进行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还具备有特异性高跟灵敏度高的优势,并能够获得良好的诊断效果,值得临床应用跟推广。

  • 标签: 彩超 经颅多普勒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儿的护理管理策略。方法对我院2016年4月4日-6月29日收治的一对孕25周早产儿双胞胎实施个性化、序贯性的“四关管理”(体温关、呼吸关、营养关、感染关)及发展性照顾。结果通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双胞胎患儿住院治疗77~86天,痊愈出院,出院时大双体质量增长到2610g,小双体质量增长到2260g,无相关并发症。结论在早产儿双胞胎护理过程中,着重从院前体温干预,入院后的四关管理,出院前“家长参与式护理”指导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超早产儿体质量的增长和存活率。

  • 标签: 超早产儿 四关管理 发展性照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彩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50例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组,同时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观察与对比两组患者的心脏彩。结果研究组患者的LVDd、LAD、LVEF、E/Ea分别为(54.21±8.85)mm、(47.96±9.65)mm、(53.87±10.19)%、(12.44±3.30)%,对照组分别为(47.09±4.40)mm、(34.91±3.88)mm、(66.96±6.56)%、(6.73±1.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同心功能分级的LVDd、LAD、LVEF、E/Ea均存在显著差异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彩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中,具备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心脏彩超 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电图和心脏彩在高血压左室肥厚诊断中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以近两年来我院接受诊治的98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为本次探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用两种检查方式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查。结果对心电图检查与心脏彩检查的检出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心脏彩检查对心室和心房等各项指标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心电图检查。结论心脏彩检查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诊断有较好的效果。

  • 标签: 心电图 心脏彩超 高血压 左室肥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B(阴道)测量卵巢体积、监测排卵应用于不孕症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3月-2017年3月于我院收治的112例不孕症患者临床资料,均行阴道B监测卵巢体积、卵泡发育及排卵,并指导性生活,观察患者受孕及排卵、卵泡直径情况。结果本组112例不孕患者中共71例受孕成功,受孕率达63.39%。卵巢体积3~6.2cm3患者的排卵率70.97%比卵巢体积<3cm3或>6.2cm324.00%高(P<0.05);Ⅰ型患者排卵的卵泡直径(19.82±1.74)cm3比Ⅱ型患者(15.31±1.52)cm3大(P<0.05)。结论不孕症患者经阴道B监测卵巢体积、排卵,可有效提高受孕成功率,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阴道B超 卵巢体积 排卵 不孕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应用心脏B诊断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9月至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所有患者进行心脏B检查,分析心脏B对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诊断效果。结果采用心脏B对8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检查,其中67例检出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灵敏度为83.3%。结论心脏B用于检查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灵敏度较高,可作为临床参考价值,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冠心病 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心脏B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接受社区护理干预后,其生活质量受到的影响情况。方法随机将我社区12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给予前者常规护理干预,后者则接受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展开对比与评价。结果经护理,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心理、社会等功能以及物质生活等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发生显著升高,P<0.05,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高血压老年患者展开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其血压,充分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老年高血压 社区护理干预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彩在下肢骨折术前深静脉血栓检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140例下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彩诊断,并选择血管造影及手术病理检查为“金标准”。记录彩检查结果。结果(1)手术病理结果发现,140例患者,64例伴术前深静脉血栓(A组),76例未发现(B组);彩检查1例漏诊,1例误诊,诊断敏感性、准确性分别为98.44%(63/64)、98.57%(138/140);(2)A组下肢静脉内径值、CDFI值与B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彩诊断下肢骨折术前深静脉血栓效果理想,它不仅可以清晰检查静脉管径以及血流充盈程度,同时还可指导临床下一步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彩超 下肢骨折 深静脉血栓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B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年7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79例为观察对象,79例乳腺癌患者均疑似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现象,对患者实施B进行诊断,最后以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观察79例疑似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的B诊断结果,观察患者的腋窝淋巴结状态。结果79例疑似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患者经B诊断后特异度为78.48%,准确性为83.54%,敏感度为92.31%,且患者腋窝淋巴结的大小及血流情况均存在差异。结论针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实施B诊断的效果显著,对于临床治疗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

  • 标签: B超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转移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作为实验的研究对象。研究中的分组通过随机数表法展开。临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方法对观察组(30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干预;临床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对照组(30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干预;治疗疗程为4周,在出院后的6个月对患者实施Barthel指数评定以及实施简易Fegl-Mevyer积分,观察对比最终结果。结果观察对比Barthel指数以及简易Fegl-Mevyer积分发现,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P<0.05)。结论对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选择早期康复护理的方法进行干预,可以将老年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 标签: 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 应用价值
  • 简介:(江西省奉新县人民医院江西奉新330700)摘要目的探讨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例巨大肝血管瘤进行选择性肝动脉栓塞,采用平阳霉素液化碘油乳剂栓塞供血动脉主干。结果血管造影复查显示碘油聚积于肿瘤内,肿瘤血供消失,供血动脉闭塞,1~2个月后复查肿瘤不同程度缩小,50%以上者8例,50%以下2例,经手术切除,见肿瘤大部分纤维化。结论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有临床症状的巨大肝血管瘤疗效肯定,认为手术切除的巨大肝血管瘤应先栓塞治疗。

  • 标签: 肝血管瘤 血管造影 栓塞 治疗性中图分类号R6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4-0020-01
  • 简介:摘要通过彩检查研究颈动脉狭窄程度和斑块形态与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8月之间于我院治疗的脑卒中200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于我院行体检、常规超声及心电图检查且结果均正常的健康者200例,设为对照组,对两组行彩检查,观察并评价颈动脉狭窄程度与斑块形态。结果观察组中颈动脉狭窄程度≥50%者所占比例为73.0%,高于对照组(3.5%),颈动脉板块形态不规则者所占比例为86.0%,高于对照组(10.5%),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健康者相比,脑卒中患者的颈动脉较为狭窄,且多存在不规则斑块,通过彩可清晰观察到,有助于做出临床诊断和实施治疗。

  • 标签: 脑卒中 颈动脉斑块形态 彩超 狭窄程度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彩引导下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对最近一年来我院接受诊治的38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结果在手术完成后两周的彩复查中发现,大隐静脉主干10厘米以上未闭合患者4例,对此4例患者的患肢进行再次注射4毫升泡沫硬化剂,在再次注射一个月后的彩复查中显示大隐静脉主干闭合效果良好;有4例患者在复查中出现静脉曲张未痊愈有可见残余现象,对该4例患者进行局部1毫升泡沫硬化剂注射,在1个月后的复查中发现静脉曲张已痊愈。结论彩引导下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方式能很好的控制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且通过彩检测能够很好的监测泡沫硬化剂注入后的流向。

  • 标签: 彩超 泡沫硬化剂 静脉曲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