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病人发生出走行为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照组与干预组研究病例分别来自我院精神科出走行为防范护理干预实施前(2015年8月—2016年7月)及实施后(2016年8月—2017年7月)各自接收的60例住院精神病病人,比较两组病人的出走事件发生率及家属满意率。结果防范护理干预前,对照组病人的出走事件发生率为25.0%,其出走原因主要有住院生活枯燥、觉得自己没有病、受到病态心理驱使、医院大门或门窗破旧损坏、对医务人员不满、外出检查管理不完善等;防范护理干预后,出走事件发生率由25.0%降为5.0%,家属满意率由80.0%上升为96.7%,P=0.002,P=0.004。结论了解住院精神病病人发生出走行为的高危因素,并给予防范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避免出走事件的发生,提高家属满意率,值得推荐。

  • 标签: 住院精神病 出走行为 原因分析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日常行为干预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观察9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不同方案护理的疗效。结果护理后观察组FBG、2hPG、HbA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满意度98.18%,远较对照组的85.45%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日常行为干预是一种科学的护理手段,能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日常行为干预 常规护理 糖尿病 血糖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45)及对照组(n=45),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遵医行为率及血糖控制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再次住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及治疗依从性,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降低再次住院率。

  • 标签: 糖尿病 遵医行为 延续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无锡市暗娼人群性病艾滋病知识、高危行为现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定额和方便抽样、滚雪球抽样方法,分别在无锡市江阴、宜兴和崇安3个地区高、中、低档场所选择1625名暗娼人群,采用国家哨点监测问卷进行调查,同时采集血清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1625名暗娼中,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80.43%。最近1次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比例为74.58%,最近3个月每次使用安全套比例为50.22%,承认有吸毒史者占1.48%。梅毒感染率为2.95%,丙肝感染率为0.18%,未检出HIV阳性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娱乐所档次、暗娼文化程度、本地工作时间、前1个工作地点、1年内是否接受过安全套宣传和发放/VCT宣传等因素与艾滋病知晓率有统计学关联(P<0.05);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1年内是否接受过安全套宣传和发放/VCT宣传、1年内是否接受过同伴教育与最近1次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有统计学关联(P<0.05)。结论无锡市暗娼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高,但高危行为仍然存在,干预工作应逐步从单一模式转向综合模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预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冲动行为,针对性的给予护理干预。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4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NOSIE量表中的激惹因子评分情况将患者分为冲动组(18例)和非冲动组(24例),观察两组患者冲动行为的发生情况。结果非冲动组患者的各项激惹因子评分均低于冲动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期间冲动组患者冲动行为发生率为83.3%,显著高于非冲动组患者的20.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惹因子评分测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冲动行为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对患者施以针对性的护理能够避免或减少冲动行为的发生。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冲动行为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研究哈尔滨市初中生上网行为与父母养育方式关系。探讨使用网络的家庭影响因素。方法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应用父母教养方式问郑(EMBU)及自行设计问卷对哈尔滨市4所中学初中1341名学生进行课堂调查。结果父母对待男生和女生的养育方式存在显着差异;父母的养育方式使学生在网络的使用目的上存在显着性差异。结论父母对孩子的养育方式影响孩子上网行为

  • 标签: 哈尔滨市 初中生 上网行为 心理状态 父亲 母亲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市某社区居民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开展社区口腔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以问卷形式对社区居民的口腔保健知识和行为进行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文化水平和居民经济水平与口腔健康知识的认知和健康行为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完善口腔保健服务体系,加大口腔健康知识教育力度,并针对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采用相应的方式施教。

  • 标签: 社区居民 口腔健康知识 行为 流行病学
  • 简介:本研究釆取随机抽样法对10个小、中、大班共258名幼儿违纪行为的发展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幼儿的违纪行为在性质上存在着性别上的差异,男性儿童在中班违纪行为检出率比小班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幼儿家长缺乏教育知识和技能是影响幼儿违纪行为的首要因素,幼儿的违纪行为与别人对他的否定态度密切相关。

  • 标签: 违纪行为 班级 幼儿园 教育知识 中班 大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50例2015年1月—2016年1月到我院就诊的广泛性焦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两组,每组25例患者。对于常规治疗组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于联合治疗组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以认知行为治疗。结果药物治疗联合认知行为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于常规药物治疗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2.0%)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7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以认知行为治疗,能够减少患者的服药剂量和对药物的依赖,缩短病程,整合人格,纠正错误认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预防复发方面有积极意义。

  • 标签: 认知行为疗法 广泛性焦虑症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以制订相应的治疗与护理对策。方法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一般资料收集,分析兴奋躁动期攻击行为相关因素。结果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发生率为27.86%,其攻击行为与精神症状密切相关。结论需要及时治疗和加强监护,减少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输液风险管理培训改善低年资护士相关知识和行为的价值。方法对门急诊40名低年资护士进行静脉输液风险管理培训14学时,包括理论培训及操作培训。分别于风险管理培训前和培训后,采用自制的相关理论知识试卷和实践操作试卷考核,满分分别为100分。结果低年资护士培训前后输液管理相关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分别为82.88±6.93分和93.30±5.29分,培训前后实践操作考核成绩分别为80.70±10.62分和90.96±8.71分。培训前后成绩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低年资护士提供静脉输液风险管理培训,可以熟练掌握静脉输液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低年资护士 静脉输液 风险管理 理论知识 实践能力
  • 简介:在人生发展的历程中,青少年时期是从童年期走向成人期的过渡阶段。在这个过渡阶段,他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疑惑,这也是他们在成长和成熟的过程中所必经的,但是倘若没有受到正确的引导,那么他们很有可能走上一条不适当的道路。我们只有清晰地了解了青少年的成长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加以预防并灌输给他们正确积极的价值观、人生观,才能帮助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 标签: 青少年时期 身心健康 成瘾性 行为 成人期 童年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分为接受社区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基础护理的对照组,各50例。对比两组社区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护理后情绪评分情况。结果组间遵医行为占有率、护理满意度、负性情绪评分对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的实施利于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提高、负性情绪的改善、护理的满意度,具有实施价值。

  • 标签: 社区护理干预 遵医行为 高血压疾病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了解护理学本科护生在当前护理行业发展大背景及学校“五改四”政策等因素影响下的就业心理与行为反应,采用质性研究的现象学研究法探讨影响护生择业及就业的具体因素,以期帮助高校护生建立正确就业观和应对就业压力的心理防御机制,也为学校开展学生教育和就业指导提供建议。

  • 标签: 就业心理 行为反应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犯罪行为行为人在其心理冲动下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该心理冲动是行为人在社会化过程中与社会发生冲突产生负面情绪不能得到缓解而产生的心理防卫冲动。与社会发生冲突的原因在于行为人的行为要么超出社会要求而感受到被社会限制,要么没有达到社会要求而感受到被社会抛弃,但都是社会归属感缺乏的表现。这种归属感的缺乏导致行为人产生异常心理防御,即用反向或者投射方式做出危害社会的行为,以满足内心的畸形平衡。因此,探究犯罪行为的心理机制,既有利于犯罪嫌疑人刻画,也有利于犯罪预防。

  • 标签: 犯罪心理 社会归属感 刻画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强迫症患者53例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我院顺利治疗的53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6例给予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27例将从对照组的基础治疗上再进行认知行为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强迫症量表评分。结果两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强迫症量表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更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应用于强迫症患者,可以改善其强迫症病情,加快治疗效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医学应用价值高。

  • 标签: 认知行为疗法 强迫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低保住院免费政策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行为的影响。方法通过回顾性组群调查,比较本院重症精神科男女病区享受桐乡市低保住院免费政策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对照组为同期桐乡市户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调查分析两者在院前症状明显持续的时间、住院床日方面、人均日费用、人均住院次数、症状缓解程度方面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前症状明显持续的时间、住院床日方面差异有显著性,人均日费用、人均住院次数无差异,症状缓解程度(PANS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低保住院免费政策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带来的益处显而易见,政府应该扩大覆盖面,使更多患者受益。

  • 标签: 低保免费政策 精神分裂症 住院行为
  • 简介:摘要简单介绍自闭症及ABA理论,通过观察行为观察体现康复训练中存在的问题、错误或过多的使用强化物造成的错误行为,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需要细致观察与分析,不同情况指定不同训练方案,提高照顾者家庭训练能力与技术。

  • 标签: 自闭症 行为观察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行为导向教学法应用于儿科护理技能教学中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某高职院校的100名学生,随机取样研究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接受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50例接受行为导向教学法,对比分析不同教学方法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满意度、理论考核平均分以及技能操作合格率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导向教学法应用于儿科护理技能教学中,可显著提高护理教学效果,对于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意义显著。

  • 标签: 行为导向教学法 儿科护理 技能教学
  • 简介:事件透视1"我没想到和熟人发生关系也会得病,周老师帮帮我。"一年轻小伙子通过防艾热线向生殖专家周生建求救时称,他和一相识女子发生一夜情后,被查出感染了艾滋病。陈力(化名),今年21岁,刚刚大学毕业,几个月前的一次冲动,他和一位"很熟"的女孩发生了关系。没有

  • 标签: 专栏意外 性行为艾滋病 意外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