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拇指桡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外伤后创面的治疗方法和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近年来关于拇指桡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外伤的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根据拇指桡背侧解剖,在拇指桡背侧设计相应皮神经营养的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末节创面。结论拇指桡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操作简便,符合就近修复原则,是修复拇指末节创面的有效方法之一。

  • 标签: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皮瓣 拇指末节创面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neurotrophicfactor,CNTF)的影响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观察组)和正常健康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检测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CNTF差异,分析不同临床病理因素、严重并发症及治疗后结局中CNTF差异。结果缺血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CNTF显著低于正常健康人(P<0.05)。缺血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CNTF在病灶体积和NIHSS评分中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05)。有严重并发症及死亡患者血清CNTF显著低于无严重并发症及存活患者(均P<0.05)。危险因素分析表明CNTF<10.2ng/mL为有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OR>1,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CNTF影响因素为病灶体积和NIHSS评分,可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病情及预后评估。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睡眠障碍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影响因素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体会,研究修复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对24例运用该皮瓣修复踝关节周围骨折后骨外露并感染,骨不连,踝关节开放性骨折脱位,肌腱外露足跟部皮肤缺损,跟腱断裂,踝关节及胫腓骨下段皮肤溃疡等病例进行分析。结果除2例远端皮缘少许坏死,其余皮瓣全部成活。骨折愈合,外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该皮瓣不损伤重要血管,血供丰富,是修复踝关节周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术后带感觉神经可恢复皮瓣的感觉,有助于踝关节功能的重建及恢复。

  • 标签: 腓肠神经 外科皮瓣 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植修复小腿下段及足部软组织缺损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对18例腓肠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植修复小腿下段及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观察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出该病护理要点。结果护理要点包括术前准备、体位的要求、皮瓣的观察、血管危象的观察与护理、疼痛的护理。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移修复术手术成功率高,加强对皮瓣的观察与护理是该手术护理重点。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使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法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操作方法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以我院2009年3月—2011年3月治疗的16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使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术进行治疗,根据患者蒂部的损伤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并对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16例研究对象中,皮瓣全部成活,3例患者术后皮瓣远端出现坏死,经处理后康复;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修复足踝软组织缺损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和优势,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腓肠神经 外科皮瓣 修复
  • 简介:摘要冷链药品对储运条件要求高,温湿度超出规定范围极易造成不良后果及经济损失。药品批发作为冷链药品整个生命周期中最长的环节,影响药品质量的风险因素众多,因此必须采用风险管理确保冷链药品质量。

  • 标签: 新版GSP 冷链药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当小隐静脉被阻断时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科20例小腿中下部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均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治疗,将其中13例对小隐静脉结扎,剩余7例不予任何处理。结果阻断小隐静脉病例皮瓣成活良好,部分感觉恢复。未行小隐静脉处理病例中有2例远端坏死,经换药愈合,3例色素沉着。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中阻断小隐静脉,能显著改善静脉回流,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皮瓣成活率。

  • 标签: 皮瓣 腓肠神经 小隐静脉 静脉回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修复方法。方法筛选从2008年5月至2013年8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8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结果28例中全部成活25例,3例部分坏死,其中2例经换药愈合,1例经植皮后愈合。经半年随访,皮瓣无萎缩、破溃,无色素沉着,与受区交界处恢复部分感觉,功能、外观均满意。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具有质地良好,解剖恒定,血供可靠、无需吻合血管,成活率高,是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理想的方法。

  • 标签: 外科皮瓣 腓肠神经 营养血管 手术修复 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感染性休克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感染性休克患者78例,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测量表(MoCA)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结果将其分为两组认知功能正常组(NC组)和认知功能障碍组(CD组)。采取患者外周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反应(ELISA)检测外周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结果与NC组相比,CD组MoCA和MMSE评分及血清BDNF含量显著下降(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MoCA评分与BDNF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感染性休克可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血清BDNF的含量下降有关,且检测BDNF可用于感染性休克伴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

  • 标签: 感染性休克 认知功能障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相关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介绍小腿、足部深度创面致局部肌腱、骨外露合并糖尿病的治疗方法。方法术前控制血糖,术中利用同侧腓肠神经营养皮瓣转移修复,术后继续监测血糖、局部抗炎、换药、制动等对症处置。结果10例患者其中7例术后皮瓣成活良好,2例出现皮瓣静脉回流障碍经处理正常愈合,1例出现远端皮瓣边缘坏死,经多次换药延期愈合。

  • 标签: 踝关节周围 小腿下段 深度创面 糖尿病 肌腱 骨外露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粘膜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心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实验组选取2017年5月至2017年10月来我院消化内科就诊并符合罗马Ⅲ标准的FD患者。对照组选自来我院例行体检未发现异常者。所有参与者均用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HAMM/HAMD)自评量表测评患者精神症状,BDNF在胃黏膜中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采用Image-Proplus6.0软件计算表示细胞染色强度的平均光密度值(OD值)。结果FD患者均普遍存在焦虑、抑郁。BDNF在FD患者胃黏膜中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有显著升高(P<0.05);BDNF在合并精神症状FD患者胃黏膜中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强(P<0.05)。结论FD患者胃粘膜中BDNF浓度明显升高,可能在FD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而焦虑、抑郁在FD的发病中也起到重要作用。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拇指背侧逆行皮神经营养筋膜皮瓣修复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2010年9月在我科采取拇指背侧逆行皮神经营养筋膜皮瓣修复治疗的23例拇指末节部分缺损及指腹皮肤缺损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结果本组23例患者,皮瓣均成活,成活率100%。23例患者中,优19例,良3例,差1例,总优良率为95.65%。全部患者均在术后4~7月皮瓣外形接近正常,且质地良好,未见皮肤创面感染及皮瓣坏死病例。结论拇指背侧逆行皮神经营养筋膜皮瓣修复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具有疗效好、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是目前修复拇指末节软组织损伤的一种较佳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拇指末节软组织损伤皮神经营养筋膜皮瓣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Bosworth法跟腱翻转延长+自体植骨修复足跟后区软组织及跟骨跟腱附着部分缺损的足功能恢复。方法2004年2月~2010年9月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Bosworth法跟腱翻转延长+自体植骨修复足跟后区皮肤软组织及跟腱附着部分跟骨缺损8例,皮瓣面积8cm×4cm~10cm×15cm。于患者髂骨取自体骨,固定修补跟骨缺损部分。Bosworth法翻转延长腱膜并固定跟腱膜于再植骨。结果本组8例皮瓣、跟腱、植骨全部存活,经术后随访,皮瓣均生长较满意,再植骨成活,跟建功能存在。行走功能可。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跟后区创面具有成功率高,与创面皮肤形态,功能相近的优点,覆盖跟腱及再植骨后令受创组织有良好生长环境。Bosworth法翻转延长跟腱于再植骨手术方法简单,跟腱功能存在,良好地保存了足部的行走功能。

  • 标签: 腓肠神经 皮瓣 跟腱缺损 足跟后区 跟骨缺损 软组织缺损 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