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难治性消化溃疡利用四疗法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难治性消化溃疡患者28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利用三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选择四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64.29%;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半年以及1年Hp根除率分别为92.86%、85.71%、78.57%,对照组78.57%、71.43%、64.29%;观察组治疗后半年以及1年复发率分别为7.14%、21.43%,对照组21.43%、42.86%。结论四疗法用于难治性消化溃疡治疗中效果更显著,能够减少复发,值得推广。

  • 标签: 难治性消化溃疡 四联疗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铋剂四疗法根治糖尿病幽门螺旋杆菌(HP)的疗效以及对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影响。方法将98例糖尿病合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随机分成三组,除常规降糖治疗外,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三疗法1周,A组给予铋剂四疗法1周,B组给予铋剂四疗法2周。停药1月后复查C14-尿素酶呼气试验;开始抗HP治疗前及治疗后2月检测HbA1c。结果对照组、A组和B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84.4%,90.9%和96.7%。对照组与另外两组患者对比其根除率均明显要低,对比有显著性差异性(P<0.01);A组和B组患者对比,则A组患者的根除率要低于B组患者,两组对比有差异(P<0.01)。各组HbA1c均有所下降,但B组HbA1c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2周铋剂四疗法根治糖尿病幽门螺旋杆菌有更高的根治率,更有助于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

  • 标签: 糖尿病 幽门螺旋杆菌 铋剂 四联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V三法对诊断细菌性阴道病(BV)的临床价值。方法分别采用Amsel金标法和BV三快速诊断试验对1750例妇科门诊病例进行细菌性阴道病诊断的比较研究。结果采用BV三法检测阳性率为14.11%,Amsel法检测阳性率为15.31%,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方法符合率为95.82%。与Amsel法比较,BV三法检测诊断细菌性阴道病的敏感性为82.46%,特异性为98.25%。阳性预测值为89.47%,阴性预测值为96.87%。结论BV患者的阴道微生态发生改变,由阴道加德纳菌及其他厌氧菌破坏了正常状态下的乳酸杆菌所维持的微生态平衡;BV三快速检测法是一种新型、简便、快速、经济的方法,可用于临床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值得推广。

  • 标签: BV三联快速法 Amsel法 细菌性阴道病 诊断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含呋喃唑酮的四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含呋喃唑酮的四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对240例未根除过幽门螺杆菌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随机分三组,分别给予PPI+铋剂+阿莫西林联合呋喃唑酮,PPI+铋剂+阿莫西林联合克拉霉素,PPI+铋剂+阿莫西林联合乳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疗程14天后观察疗效。结论PPI+铋剂+阿莫西林联合呋喃唑酮治疗,根除率高,是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HP感染有效可行的方法。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歧三活菌胶囊用于治疗肝硬化腹泻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内科门诊就诊的肝硬化腹泻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3例)和研究组(n=43例)。两组患者予以饮食调整、保肝利尿和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加用双歧三活菌胶囊口服420mg/次,3次/d。对照组患者除不使用双歧三活菌胶囊外余治疗与研究组相同。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并比较其临床效果。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ALT和AST较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研究组下降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76.74%)(χ2=4.44,P<0.05)。结论双歧三活菌胶囊辅助治疗肝硬化腹泻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其腹泻症状,促进患者肝功能的恢复。

  • 标签: 肝硬化 腹泻 双歧三联活菌胶囊
  • 简介:摘要目的对酶免疫法(ELISA)与化学发光免疫法对AFP的检测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二者的方法学性能。方法利用酶免疫法与化学发光免疫法同时对临床送检的90例AFP血清标本进行检测,通过对比试验、线性试验及精密度试验,分析两组试验结果的准确性。结果对比试验表明,两种试验方法对AFP检测无明显差异(P>0.05),线性试验表明在5~400ng/ml和2~900ng/ml的范围内,酶免疫法与化学发光免疫法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试验表明病理高值化学发光优于酶免疫法。结论在对AFP的检测中,化学发光免疫法具有高精密度和高准确性,较ELISA具有明显优势

  • 标签: 酶联免疫法 化学发光免疫法 APF检测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三疗法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中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研究对象共80例,均为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患者,为我院2014年2月份到2015年5月份所收治。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阿莫西林、甲硝唑、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实验组则应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以及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2.5%,比对照组的总有效率的75%要高,差异性较大且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实验组的Hp根除率相比对照组要高,差异性较大且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实验组的IL-6以及IL-8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性较大且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结论应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以及奥美拉唑三疗法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进行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效果好,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荐。

  • 标签: 三联疗法 幽门螺杆菌 胃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莫西沙星三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治疗失败的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112例,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6例患者给予莫西沙星三疗法治疗,对照组56例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三疗法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HP清除率。结果观察组治愈42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与HP根除率均为89.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与HP根除率为71.43%,观察组疗效与HP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莫西沙星三疗法可显著提高HP清除率,是二线治疗HP感染性溃疡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莫西沙星 三联疗法 HP感染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评价双歧四活菌片治疗婴幼儿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婴幼儿湿疹的患儿分为2组,2组患儿采用的综合性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双歧四活菌片口服,每次1片,一天二次(<1岁);或每次1片,一天三次(1﹣2岁),疗程10天,并根据评定标准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经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双歧四活菌片治疗婴幼儿湿疹疗效好,可将双歧四活菌片用于临床治疗湿疹。

  • 标签: 双歧四联活菌片 婴幼儿 湿疹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阿莫西林三疗法与左氧氟沙星三疗法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平行研究的方法进行试验,将选取的5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运用阿莫西林三疗法进行治疗,B组采用左氧氟沙星三法进行治疗,观测两组临床疗效及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77.78%,B组总有效率为88.89%;A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达到了77.78%,B组根除率为88.89%。结论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左氧氟沙星三疗法效果更为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三联疗法 疗效
  • 简介:摘要过敏性紫癜又称亨~舒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以全身血管病变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皮肤、粘膜、胃肠、关节等部位的毛细血管壁,使其渗透性和脆性增加,造成出血症状,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的主要症状为皮肤出现皮疹和紫癜、关节疼痛、腹痛、血尿、和便血等。该病多见于6~14岁学龄儿童,男女发病比例为21,以发病急为特点,,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以冬春季多见,一般预后良好。

  • 标签: 过敏性紫癜 临床分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小儿护理中应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的效果观察。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4月到2015年10月的小儿危重病患儿共计102例,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均为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的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不良反应率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总有效率为80.39%,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仅为58.82%,两组比较观察组的护理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好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死亡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护理中应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的效果显著,且患儿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护理 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 临床效果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子宫切除术(TVH)在基层医院开展的可行性。方法在我院2014年3月到2016年3月的患者120例行改良经阴道(TVH),结果所有的患者在随访时,都恢复良好.平均手术时间平均98分钟(54~150分钟)、平均出血量75(50~100ml)、一例术后出血,再次经阴道缝合止血。2例膀胱损伤于术中发现修复。肛门排气时间≤49小时.结论改良TVH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排气早,术后病率低,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腹部不留疤痕,无需昂贵手术器械。适于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非脱垂子宫 经阴道子宫切除术 基层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烧伤患者急救期输液及营养的路径护理方法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重度烧伤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实施路径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重复建立输液通道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为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63%和12.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重症烧伤患者输液及营养支持的路径护理,不仅能够促进患者恢复,还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重度烧伤 急救期 路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并科学探讨临床病例分析盆腔炎性疾病的一系列诊断和相关的治疗方法,探讨喹诺酮类药物联合甲硝唑(氧氟沙星或左氧氟沙星加甲硝唑)以及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甲硝唑(头孢呋辛钠或头孢曲松钠加甲硝唑)的治疗效果,为解决盆腔炎性疾病患者的相关疾病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方法在2014年1月~2015年7月,选择在我院因为患有盆腔炎性疾病的120例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60例。实验组接受的是头孢菌素类药物(头孢呋辛钠或头孢曲松钠加甲硝唑)联合治疗,对照组接受喹诺酮类药物联合甲硝唑(氧氟沙星或左氧氟沙星加甲硝唑)的相关治疗。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达到92.1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达到71.25%,两组数据比较有较大差异,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甲硝唑(头孢呋辛钠或头孢曲松钠加甲硝锉唑)的治疗疗效明显比喹诺酮类药物联合甲硝唑(氧氟沙星或左氧氟沙星加甲硝锉唑)的治疗更理想。

  • 标签: 头孢呋辛钠或头孢曲松钠加甲硝唑 氧氟沙星或左氧氟沙星加甲硝唑 盆腔炎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夫利西单抗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9月-2014年8月收治的50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夫利西单抗实施治疗过程,临床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实施临床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晨僵时间、疼痛指数、肿胀指数以及握力大小都发生了明显改变,相比于对照组治疗后各项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夫利西单抗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用药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英夫利西单抗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讨论子宫的恢复护理训练对正常的分娩产妇在产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依据分娩方式分为观察组(正常分娩)和对照组(剖宫产),每组各43例产妇,给予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进行子宫恢复训练,比较2组产妇的月经恢复时间、母乳喂养持续以及性生活恢复时间等情况。结果对于产妇自主独立洗脸,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但是统计学无意义。而对于母乳喂养持续、月经恢复期和性生活恢复期,正常组显著优于剖腹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恢复护理训练正常组产妇,其各个方面得恢复都要优于剖腹产组,而且对医疗的服务满意度优于剖腹产组。

  • 标签: 子宫恢复训练 分娩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三抗栓治疗在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94例为对象,根据数字随机列表法分。对比组47例患者行双抗栓法治疗,研究组47例患者行三抗栓法治疗。比较两组的出血率、心血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比组治疗后出血率为12.76%,低于研究组的17.02%,差异不显著(P>0.05);对比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53%,高于研究组的8.51%,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行三抗栓法进行治疗,能使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有效降低,在具体应用中应对INR严格检测,并与患者具体情况相结合,合理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 标签: 房颤 冠心病 三联抗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幽门螺旋杆菌(HP)患者行以多西环素四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116例幽门螺旋杆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雷贝拉唑+枸橼酸铋钾四治疗,实验组患者则行以多西环素+阿莫西林+雷贝拉唑+枸橼酸铋钾四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HP根除率、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以及用药成本。结果实验组的HP根除率54例(93.10%)显著高于对照组41例(70.69%)。且对照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实验组的临床有效率56例(96.55%)显著高与对照组40例(68.97%)。实验组发生不良反应发生几率7例(12.07%)显著低于对照组21例(36.21%)。实验组用药成本(386.2±98.3)元显著低于对照组(668.2±100.2)元。结论通过行以多西环素四治疗,不仅能够提高HP的清除率和治疗效果,还能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用于HP的治疗过程中。

  • 标签: 幽门螺旋杆菌 多西环素 四联方案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