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的经验及预防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并长期留置颈内静脉导管患者36例的临床资料,对其血栓率、感染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均一次性置管成功,血流量为250~300ml/min,本组病例中8例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22.22%,血栓经溶栓后完全治愈;有5例发生导管感染,发生率为13.89%,治疗有效率为100%,导管感染多发生在长期导管留置1年后。结论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理想的选择,正确使用和维护留置导管,可降低血栓形成、感染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维持性血透 颈内静脉留置导管 并发症
  • 简介:摘要中医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在历史的长河中经久不衰,经过数千年的传承仍然采用传统技法,有着西医无法比拟的先天优势。本文就中医的经皮给药和中药的皮吸收进行比较,研究经皮给药和皮吸收之间的方法和关系,有助于中医经皮给药的治疗技法的推广和发展,以及中药的皮吸收药剂的研制和开发。

  • 标签: 中医 中药 经皮给药 透皮吸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采用血室护理管理措施对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并对这种方法进行评估。方法实验组的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本院接受过规范性血室院内感染控制护理管理的血液透析患者105名。对照组的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本院接受过常规血室院内感染控制护理的血液透析患者105名。对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的护理措施之后的感染情况、并发症、卫生指标、护理满意度四项指标结果进行统计。结果对照组105例中3例(2.86%)发生感染,观察组105例中1例(0.95%)发生感染。实验组的护理满意的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52%满意度,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室的护理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的效果很好,应该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 标签: 血透室 护理管理 医院感染 效果 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室护理流程管理在提高护理质量方面的应用价值,总结些许医学经验,从而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9月—2011年9月这些年内在护理方面出现的问题,根据上述事件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完善血室护理中的各种制度、流程。选取我院从事血液室透视工作的护士长1名,护士5名,由她们实施血室护理流程的管理措施。然后观察和记录下实施流程管理之后影响护理质量因素的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对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实施护理流程管理之后,影响护理质量因素的发生率降低了0.35%,患者满意度为97.3%,较以前有所上升(P<0.05)。结论实施血室护理流程管理之后护理质量明显提高,且明确了护士职责,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患者的透析安全,值得推广。

  • 标签: 血透室护理流程管理 护理质量 效果
  • 简介:摘要头穴治疗脑病历史悠久,后世在头穴基础上逐渐发展为各种头针疗法。本文对东氏头穴刺法近20余年治疗急性中风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其基本内容,临床有效性、安全性及相关实验研究,并初步提出头穴效应机理。

  • 标签: 东氏头穴透刺 临床研究 实验研究 头穴机理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血液透析室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归纳总结血液透析室风险管理的相关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本院血液透析室所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对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归纳总结;以此为依据,提出血液透析室护理风险管理的相关对策,对比风险管理对策实施前后,血液透析室风险事件的发生率频率。结果血液透析室护理风险管理对策实施后,风险事故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策实施前,数据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院对血液透析室常见护理风险因素的分析,通过提高护理人员技术水平和护理管理水平等措施,降低了风险事故的发生率,促进了血液透析室临床护理水平的提高。

  • 标签: 血液透析室 护理管理 风险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通量血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效果。方法从2017年5月—2018年5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中,选取180例患者作为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透析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则采用高通量血透析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各项数据较对照组好,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治疗中,相较于常规透析治疗,高通量血液透析能够更加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情况,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常规血透 高通量血透 终末期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音乐疗法对持续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中高血压的影响效果。方法30例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且存在透析中高血压并发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所有患者在透析上机后开始进行音乐疗法;对照组常规行血液透析治疗及护理,不予音乐干预。透析中每半小时用水银血压计监测并记录血压1次,同时记录患者的心率。6个月后比较患者透析中的平均血压及心率。结果经过6个月的音乐疗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透析中的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的血压水平无显著变化。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音乐治疗是一个简单、易行且有效的减少透析中高血压并发症的方法,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肝素 抗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妇年龄、孕周、产次、多次人工流产术、羊水浑浊与产后盆腔炎的关系。方法以产后盆腔炎调查表的形式,对127例产后盆腔炎患者高危因素进行调查,选择同期分娩的产妇127例作对照。结果产后盆腔炎组中有刮宫史和羊水浑浊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产后盆腔炎组孕妇的平均年龄、产次、孕周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后盆腔炎组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Jp<0.01)。结论多次人工流产术和羊水浑浊是产后盆腔炎的主要原因之一,高龄多产和过期妊娠也易导致产后盆腔炎。因此,应做好计划生育宣传,尽力做到首次妊娠分娩,以防止产后盆腔炎。

  • 标签: 多次人工流产术 羊水浑浊产后盆腔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管理模式在门诊药房配药内干预中的实践效果。方法自2014年起在我院门诊药房内实施微管理模式,以平行法进行现场抽样调查,将配药处方量、内发生率等指标与2013年同期进行对比,分析统计结果。结果较2013年而言,我院门诊药房在实施微管理模式后5~6月份的总配药处方量同期增长了20.1%,而内发生率由0.68%下降至0.21%。结论门诊药房实施微管理模式可使得处方调配量明显上升,并降低内发生率,可对本次微管理模式的作用进行肯定。

  • 标签: 微管理模式 门诊药房 配药内差 干预 实践
  • 简介:摘要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症状以持续性蛋白尿和肾功能进行性下降为主要特征,早期常缺乏明显的特异症状和体征,而患者一旦进入临床肾病期,此时肾脏损害已不可逆转,因此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至关重要,目前许多研究都在探索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预测方法。触诊组织量化技术(VirtualTouchQuantificationVTQ)是一种新型的分析组织弹性和顺应性的超声技术,通过测量组织横向剪切波速度,可有效评价组织弹性,应用于糖尿病肾病,可定量分析肾脏组织弹性变化情况,旨在为该类疾病的诊断提供新视界。

  • 标签: 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 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维常规超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在颈部淋巴结疾病中的诊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我院所收治的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107例(淋巴结179枚),年龄11~68岁,平均年龄45.7岁。行二维常规超声检查,记录颈部淋巴结的边界、回声特征、长径、短径、血液信息、钙化灶有无和坏死情况等。再行ARFI技术检查,包括触诊组织成像(VTI)技术和声触诊组织定量(VTQ)技术,从而获取病灶的VTQ值。结合病理结果将179枚淋巴结分为恶性和良性两组,绘制患者的ROC曲线,并确定VTQ的诊断临界值。分析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对颈部淋巴结的诊断的效果。结果经过检验,在检测的颈部淋巴结中,良性组VTQ值为(2.11士0.94)m/s,恶性组(4.65土2.36)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计算VTQ诊断界值为2.601m/s,用ROC曲线和VTQ临界值得到其诊断敏感度为82.8%,特异度为92.9%,ROC曲线下面积为0.907。结论ARFI技术在诊断颈部淋巴结方面具有可行性,并有助于判断颈部淋巴结的良、恶,从而为淋巴结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 标签: ARFI技术 颈部淋巴结 VTQ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嘶的病因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76例采取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嘶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在分析发生嘶的病因的基础上,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价值进行分析评估。结果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发现嘶的病因包括肺癌29例(38.16%)、慢性咽喉炎17例(22.37%)、喉癌11例(14.47%)、喉结核8例(10.53%)、肺结核7例(9.21%)、声带良性肿瘤4例(5.26%)。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嘶,可明确嘶的相关病因,为进一步的诊疗工作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声嘶 病因 临床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流程管理对血室工作质量的实际提升效果。方法选取于2014年7月到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血室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度对照组知识进行一般额管理,观察组则实施一定的护理流程管理,之后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大小。结果与对照组10.00%的不良发生率相比,观察组的2.00%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98.00%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00%(P<0.05)。结论血室中实施流程管理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血透室 流程管理 工作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患者的个体化健康教育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2015年3月—2018年3月来我院血室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随机抽取50例,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小组,实验组患者采用个体化健康教育进行护理,而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监测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出现率为12%,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32%,实验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血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护理,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出现率,在临床护理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标签: 血液透析 个体健康教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老年透析患者低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40例患者200人次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人次,对照组100人次。观察组予10%葡萄糖注射液20ml+黄芪注射液30ml予透析时从静脉端持续泵入,维持整个透析过程。对照组在低血压发生时给予50%G.S40ml静脉注射,观察两组透析过程中血压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复发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可显著提高老年透析患者透析期间相关性低血压的临床疗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定向药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16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中药定向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针灸推拿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周后评价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78.8%,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O.05)。观察组较对照组疗效更加显著。结论中药定向药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疗效显著,较传统疗法疗效更加确切。

  • 标签: 定向药透疗法 急性腰扭伤 针灸推拿
  • 简介:摘要癌症患者应用芬太尼皮贴剂止痛的效果观察及护理,选取我科100例出现中重度疼痛的癌症患者均使用4.2mg/贴的芬太尼皮贴剂,观察患者治疗后疼痛缓解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使用芬太尼皮贴剂时进行正确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止痛效果及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癌症患者 疼痛 芬太尼
  • 简介:摘要认为培养专科护士是目前的趋势,通过有计划,有目标,有针对性的对于没有接触过血液透析工作及系统培训的新入职护士进行思想素质,专科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上的全面规范化培训1,使其尽快熟悉血液透析室各种工作程序及职责,掌握血液透析技术,能够胜任各个班次的护理工作,为透析病人提供安全的透析及有效的护理。

  • 标签: 血液透析室 专科护士 新入职护士 规范化培训 培训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