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普外急腹症临床诊治经验进行总结。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1月所接诊的68例急腹症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患者均顺利接受治疗,并痊愈出院,2例因同时伴随有较为严重内科疾病,故术后转至内科继续接受治疗,除有部分病例切口感染外无其它并发症。结论针对急腹症患者要及时明确诊断,进行正确治疗,在手术中严密监护和观察,积极治疗并存并及并发症,且术后做好相关护理工作,才能有效确保患者生命安全,提高治愈率。

  • 标签: 普外科 急腹症 诊治 开腹
  • 简介:摘要分析25例胃癌患者的外科临床资料。采用根治性全胃切除和姑息性全胃切除及其他方法进行胃癌外科治疗,行根治性全胃切除21例,姑息性全胃切除4例;其他并行脾切除4例,并行脾、胰体尾切除3例,并行肝左叶部分切除1例。并行部分横结肠切除1例。随访18例,其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9%、42%和21%。术后出现并发症7例,其中肺部感染和胸腔积液3例,吻合口漏2例,膈下感染1例,粘连性肠梗阻1例。手术死亡1例(4%),死于吻合口漏并重症腹腔感染。

  • 标签: 胃癌 外科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从外科伤口评估技术、新型敷料发明、新型护理技术等三个方面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外科伤口护理的研究进展。针对不同的伤口时期和类型对应的合适的敷料和护理方式进行分析探讨,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护理服务,使外科伤口护理实践变得更加科学、有效。

  • 标签: 外科伤口 护理 伤口评估 敷料
  • 简介:摘要介绍疼痛概念和发展以及外科术后疼痛对机体的影响,如何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针对外科术后患者疼痛,护士应如何进行治疗和护理。

  • 标签: 外科术后 疼痛评估 疼痛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腰椎不稳症已经成为现在多发病,然而其治疗方法仍有很多争论。争论的焦点主要在于融合固定与非融合固定技术。本文对腰椎不稳的外科治疗现状进行综述,并预测其将来的发展前景,对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腰椎不稳 腰椎运动节段 非融合固定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心脏外科手术护理中的运用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心脏外科手术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心脏外科患者48例,按照护理措施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观察组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拔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术后两组患者在术后拔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心脏外科手术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显著,缩短了患者的拔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 心脏外科手术护理 运用分析
  • 简介:摘要妇女产后的护理历来为中国人所重视,并有一个月足不出户,休养生息的调理期,即为俗称的“坐月子”,本文旁征博引特从产后调护,合理调养,注意事宜等方面来倡导的妇女产后“坐月子”的科学性。

  • 标签: 坐月子 产后护理 注意事宜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显微镜下输精管附睾吻合术的手术配合护理。方法运用手术室临床护理服务全过程完成15例梗阻性无精症病人的手术配合。结果无一例因术前准备不充分或术中配合不当而影响手术进展。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手术配合和显微镜的操作,严格的无菌操作、优质的护理服务是手术顺利进行的保证。

  • 标签: 梗阻性无精症 显微镜 输精管附睾吻合术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经前路颈椎间盘切除与椎间融合术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从2014年1月—2015年1月40例行显微镜直视下经前路颈椎间盘切除及椎间融合术患者,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手术时间为31min~159min,每个节段平均为(44.56±10.34)min;术中出血量为51ml~601ml,每个节段平均为(150.24±54.56)ml。术前JOA评分平均为(10.45±3.23)分,术后为(14.13±2.54)分,手术前后JOA评分有明显差异(P<0.05)。本组40例患者中,术后采取影像学检查发现患者手术部位彻底减压。结论显微镜直视下经前路颈椎间盘切除及椎间融合术效果明显,损伤小,并发症少,可改善患者脊髓功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椎间融合术 经前路颈椎间盘切除 显微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立体定向联合显微手术治疗丘脑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预后效果。方法以2014年12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80例丘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对象,通过抽签的形式,平均分为2组,即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直接行外科手术治疗,治疗组,立体定向联合显微手术治疗,对比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比手术各项指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对比血肿情况,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对比并发症情况,治疗组发生率为7.5%,对照组为20%,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丘脑高血压脑出血,联合立体定向与显微手术治疗,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立体定向 显微手术 丘脑 高血压脑出血 临床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显微镜及超声技术处理后牙弯曲钙化根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3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53例后牙弯曲钙化根管患者,共有71颗患牙,78个弯曲钙化根管,所有患者均在显微镜下利用超声技术将髓腔与根管中上段的钙化组织去除,再采用,CC+锉联合EDTA凝胶对根管进行疏通,观察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共有55个弯曲钙化根管疏通,疏通率为70.51%。不同牙位之间的疏通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钙化部位之间的疏通情况差异明显(P<0.05)。结论后牙弯曲钙化根管在显微镜下进行超声技术处理,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后牙弯曲钙化根管 显微镜 超声技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以积累经验,指导临床工作。方法1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共90例,应用显微手术联合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共90例,单纯应用显微手术治疗,分析二种方法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随访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显微手术联合盐酸纳洛酮注射液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明显,可以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高血压 脑出血 纳洛酮 显微手术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NGHX(尿液干化学分析)设备和urinalmicroscopialexamination(显微镜手工法)检验Urineroutine结果,在此基础上深化检验结果的精准度。方法尿液干化学分析在未对病人的尿样标本予以检验时,要先实施质量控制,通过离心管提出部分标本,将试纸渗透至样本内三秒钟,在此基础上从试管内取出,通过滤纸拭去余存的尿液,避免其出现交叉污染的问题。同时遵循尿液干化学分析设备的操作指标予以操作,先将设备进行调试,完成调试后可自动检测结果。显微镜手工法通过离心管提出部分标本,在此基础上通过离心机上进行五分钟的离心,同时将清液拭去,通过一次性尿吸管吸取充入,依附于标准程序,经尿沉渣镜予以检测,通过高倍镜,计十个视野中的所有细胞数,同时进行细致的记录。结果NGHX所检测的红细胞NGHX要超过urinalmicroscopialexamination检测;NGHX检测的尿蛋白TPR及白细胞TPR较之urinalmicroscopialexamination检测要低一些,两者对比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且P>0.05。结论在医院的实际工作环节,NGHX与urinalmicroscopialexamination均为Urineroutine检验有效的方式,两者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我们需针对病人的临床特性,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检验结果,将两种检验方式综合运用,方可深化尿常规检验结果的精准性。

  • 标签: 尿液分析仪 显微镜手工法 尿常规 结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和传统显微镜镜检在尿常规检测中的差异性,以引起对显微镜镜检的高度重视。方法对1300份尿液同时用尿干化学分析仪和显微镜尿沉渣检测,将红细胞和白细胞的结果作比较,寻找差异原因。结果两种方法红细胞敏感性(TP)97.6%,特异性(TN)93.0%,漏诊率(FN)2.4%,误诊率(FP)7.0%;白细胞敏感性(TP)84.3%,特异性(TN)98.3%,漏诊率(FN)15.7%,误诊率(FP)1.7%。结论尿干化学分析仪的检测结果只能作为一般尿液的初步筛查试验,临床尿常规项目必须报告沉渣显微镜镜检结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显微镜直视下经外路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非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43例(43眼),术前在三面镜下检查裂孔和变性区位置、大小及脱离范围,术中在显微镜直视下行裂孔及变性区定位,在裂孔周围及变性区行视网膜冷凝,放出视网膜下液,作外加压和环扎带。视眼压情况,玻璃体腔内注入消毒空气。术后观察视力、前房、眼压、葡萄膜反应及视网膜复位情况。结果43只眼全部一次视网膜完全复位。视网膜下积液1-3d吸收者31眼,3-7d吸收者12眼。随访3-9个月,复视1眼,复发1眼。术后视力提高38眼。结论显微镜直视下经外路视网膜脱离手术视野清晰,操作简便,手术效果良好。

  • 标签: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显微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