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金安区一般人群妇幼保健服务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取金安区7个乡镇的一般人群及保健院孕妇学校的孕产妇/丈夫,以无记名面对面的问卷访谈形式,共收回有效调查问卷269份。结果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婚前医学检查、育龄妇女增补叶酸、住院分娩补助、新生儿疾病筛查、妇女病筛查等各项妇幼保健服务知晓率均在70%以上,且各项妇幼保健服务知晓率女性均高于男性。结论辖区内一般人群知晓率较高,对妇幼保健服务项目信息掌握较好,但在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中,还应该进一步提高针对性和适宜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介入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昌吉州中医医院心内科2013年1月—2015年11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经急诊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冠脉血栓负荷病变的患者80例,根据数字表随机分配,分为血栓抽吸+梗死相关动脉内注射替罗非+PCI组(观察组40例)和血栓抽吸+PCI组(对照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前术后梗死相关动脉的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术后90分钟心电图ST段回落率、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最高值,随访30天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经(LVEDD)及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和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PCI术后冠脉造影TIMI3级血流获得率、ST段回落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KMB峰值、cTnT峰值、30天后LVEDD均低于对照组,30天后LVEF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住院期间心脏不良事件、出血事件发生率方面无差异(P>0.05)。结论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能明显改善患者术后TIMI血流,减少心肌细胞梗死量,改善心功能并且出血风险小,安全有效。

  • 标签: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血栓抽吸 替罗非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未行早期介入治疗的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替罗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44例未行早期介入治疗的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的医学研究对象。采用抽签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个研究小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个小组均有22例患者。观察组在术前24~72小时持续为进行静脉泵入替罗非,术前以及术后每天均需要服用300mg的阿司匹林以及75mg的氯吡格雷,并且术前需要皮下注射5000U低分子肝素钙(1次/12h),适当用β受体阻断剂、ACEI以及他汀类调脂药物。对照组患者则除不用替罗非外,其余药物均与观察组相同。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刺穿处皮下出血、消化道出血、心绞痛以及二次心肌梗死)。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为9.09%,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为36.36%,两个小组的最终数据产生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未行早期介入治疗的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替罗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 标签: 未行早期介入治疗 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替罗非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应用阿加曲和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对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的改善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本组7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以单纯阿加曲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用阿司匹林与氯呲格雷治疗。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与生活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三种药物联用治疗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与生活能力的改善具有显著的作用。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阿加曲班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 简介:摘要本文检测血浆中血浆肿瘤型M2丙酮酸激酶(TUM2-PK)的含量水平,评价其做为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在恶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这种方法作为一个新的肿瘤标志物TUM2-PK在恶性肿瘤的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显示出较为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恶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围手术期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行急诊PCI治疗的76例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2017年1月—2018年8月)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经静脉注射应用替罗非,观察组经冠状动脉应用替罗非,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肌酸激酶同工酶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TIMI血流分级。结果(1)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肌酸激酶同工酶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两组治疗后的TIMI血流3级例数均较治疗前增多,差异显著(P<0.05),而在治疗后,组间各级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围手术期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其疗效和肌酸激酶同工酶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静脉注射替罗非,其安全性良好,冠状动脉内给药可加快患者心肌酶恢复,使其早日出院。

  • 标签: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替罗非班 给药途径
  • 简介:摘要依据第次全国人口普查年龄别人口和死亡数据,利用人口年龄移算方法测算了2011-2050年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据;结合该普查老年人口主观失能率测算了2011-2050年失能老人数量;然后根据失能老人照护需求、老人与照护人员之比测算了相应年份的失能老人机构床位需求量、照护人员需求量。研究发现,我国养老机构床位存量与失能老人对机构床位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本研究结果对制定养老机构发展规划、照护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标签: 失能老人 老年护理 长期照护 机构床位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分析替格瑞洛+小剂量替罗非应用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患者治疗效果,探究替格瑞洛+小剂量替罗非治疗对心功能情况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30日—2017年11月30日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04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常规组52例进行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替罗非治疗;实验组52例患者进行替格瑞洛+阿司匹林+替罗非治疗;对比常规组和实验组的患者疗效、心功能展开分析。结果常规组PCI术后梗死相关动脉TIMI3级明显低于实验组,组间数据对比存有明显的差异(P<0.05)。在术后一周左心室射血分数对比之中,实验组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数据对比存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进行急诊PCI术前使用替格瑞洛+小剂量替罗非进行治疗,可保障患者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可对血小板聚集产生抑制,改善患者的心肌灌注,值得推广。

  • 标签: 替格瑞洛 急性心肌梗死 小剂量替罗非班 心功能 PCI